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钱海洋专利>正文

一种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及吸收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008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涉及空气样品玻璃液体吸收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进气管与出气管不易分辨采样时易接错以及接错后发生吸收液吸入采样仪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管体,管体上设置扩口部以及肚容部,肚容部与管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配合现有多孔玻板和大泡等类型吸收瓶使用,还可以配合本申请提供外瓶体使用,扩口部的设置可以方便使用者区分进气口与出气口,肚容部可以容纳回流的吸收液,间接的避免使用者将采样仪器接到进气口上发生吸收液回流进仪器内部,造成仪器损坏以及吸收液浪费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及吸收瓶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样品玻璃液体吸收瓶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及吸收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依据HJ/T375-2007《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479-2009《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等标准生产的大气采样器吸收瓶均采用吸收瓶和直通式进气管相配合结构。该吸收瓶能够较好的满足空气中化学物的采样富集与采样进气,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由于采用直通式进气管,其进气口与出气口靠近,尤其是采用进气管与出气管为弯管时,该两个管口靠的更近,在采样点进行采样时,尤其是在采样点较多、样品量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将进气口与出气口接反,将吸收瓶进气口与采样仪进气口连接,而致使吸收瓶中的吸收液被吸进采样仪。由于以上缺点,一方面导致吸收液浪费,另一方面导致采样仪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及吸收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进气管与出气管不易分辨采样时易接错以及接错后发生吸收液吸入采样仪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设置扩口部,所述扩口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管体的直径,所述管体上设置第一肚容部,所述第一肚容部与所述管体连通,所述扩口部与所述管体连通,所述扩口部内可拆卸的设置密封塞。
[0006]优选地,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所述第一肚容部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连通,所述扩口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或所述第二管体上远离所述第一肚容部的一端。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肚容部外壁为圆锥台形弧面,所述第一肚容部的直径远离所述扩口部一端小于靠近所述扩口部的一端。
[0008]优选地,所述密封塞包括密封部以及把手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扩口部密封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把手部上设置提拉绳。
[0010]本技术提供的吸收瓶,包括上述的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
[0011]优选地,还包括外瓶体,所述外瓶体的顶端设置密封母头,所述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穿设在所述外瓶体内,所述管体远离所述扩口部的一端穿设至所述外瓶体的底部。
[0012]优选地,所述密封母头的内壁设置成倒锥台形弧面,所述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穿设在所述外瓶体内部时,所述第一肚容部外壁与所述密封母头内壁抵紧。
[0013]优选地,靠近所述密封母头的所述外瓶体上设置第二肚容部,所述第二肚容部与
所述外瓶体连通。
[0014]优选地,还包括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肚容部的外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二肚容部的内部连通。
[0015]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管体,管体的一端设置扩口部来达到容易区分外瓶体上的出气管与进气管的目的,管体上设置第一肚容部,肚容部与管体内部连通,肚容部可以防止将进气管口接到采样仪器上,发生液体回流的问题,回流的液体会先流进肚容部内,避免液体直接流入采样仪器内部造成仪器的损坏。
[0016]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至少还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密封塞包括密封部以及把手部,密封部与扩口部密封连接,密封塞与扩口部的密封连接可以在进行大气检测之前使瓶体内部的吸收液处于密封状态避免被外部的环境污染造成检测不准的问题;
[0017]把手部上设置提拉绳,通过提拉绳可以将密封塞更易打开;
[0018]第一肚容部外壁为圆锥台形弧面,对应的外瓶体顶端设置的母头内壁设置成倒锥台形弧面,第一肚容部与母头配合将外瓶体进行密封,进一步避免吸收液在检测前被污染;
[0019]外瓶体上设置第二肚容部,避免仪器初始启动工作时气流量较大,外瓶体内部的吸收液容易回流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吸收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管体;2-扩口部;3-第一肚容部;4-密封塞;5-第一管体;6-第二管体;7-密封部;8-把手部;9-提拉绳;10-外瓶体;11-密封母头;12-第二肚容部;13-出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5]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包括管体1,管体1的一端设置扩口部2,扩口部2的直径大于管体1的直径,目前使用的吸收瓶进气口与出气口均为相同直径的管口,在需要大量采样使用时,可能会因为同样的管口而发生接错的问题,而本申请的扩口部2将进气管的进气口处扩大以实现与出气口的区分;扩口部2与管体1连通,且在扩口部2上可拆卸的设置一个密封塞4,密封塞4的作用可以在取样前实现进气口位置的密封,避免外部的气体提前进入与内部的吸收液发生反应,从而使采样不准确;为了进一步的避免吸收液的回流,还可以在管体1上设置第一肚容部3,第一肚容部3与管体1的内部连通,当本申请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穿设到现有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大
泡吸收瓶等现有的吸收瓶外瓶体上,或者与本申请提供的外瓶体10配套使用时,若使用者将扩口部2错误的接到仪器上并且已经启动仪器,此时外瓶体10内部的吸收液会被仪器吸收沿着管体1向上移动,当移动到第一肚容部3位置时,会暂时存储在第一肚容部3内,由于第一肚容部3直径设计的较大可以储存全部的吸收液,此时吸收液便不会在继续向上移动被吸入仪器内部造成仪器的损坏。
[0026]为了实现第一肚容部3能暂时储存吸收液还能在停止仪器工作后吸收液能完全的回流进入外瓶体10内部,管体1包括第一管体5和第二管体6,第一肚容部3的一端连通第一管体5,另一端连通第二管体6,扩口部2设置在第一管体5或者第二管体6远离第一肚容部3的一端,例如附图1所示,扩口部2设置在第一管体5远离第一肚容部3的一端,第一肚容部3为筒状结构,第一肚容部3的直径大于管体1的直径,较大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外瓶体10内放置的吸收液;第一肚容部3的外壁设置为圆锥台形弧面,第一肚容部3的轴线方向上外壁呈倾斜设置,且第一肚容部3的直径从远离扩口部2的一端至靠近扩口部2的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一端设置扩口部(2),所述扩口部(2)的直径大于所述管体(1)的直径,所述管体(1)上设置第一肚容部(3),所述第一肚容部(3)与所述管体(1)连通,所述扩口部(2)与所述管体(1)连通,所述扩口部(2)内可拆卸的设置密封塞(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包括第一管体(5)与第二管体(6),所述第一肚容部(3)一端与所述第一管体(5)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管体(6)连通,所述扩口部(2)设置在所述第一管体(5)或所述第二管体(6)上远离所述第一肚容部(3)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肚容部(3)外壁为圆锥台形弧面,所述第一肚容部(3)的直径远离所述扩口部(2)一端小于靠近所述扩口部(2)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倒吸吸收瓶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塞(4)包括密封部(7)以及把手部(8),所述密封部(7)与所述扩口部(2)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海洋钱梓韵陈燕钱洁
申请(专利权)人:钱海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