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提高人造景观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
技术介绍
通过人造场景来模拟真实的场景是一项新的科技,人造场景需要在20-30米的室内封闭空间内真实再现室外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空间跨度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所发生的场景,如何将各种距离上的场景进行调整是一个难题,例如,对于需要模拟原始森林方圆数公里虚拟场景中几十年、几百年的生态环境的变迁的场景,人造的场景是在22米×20米×10米的三维空间以及8~10分钟的有限时间与空间内让参与者通过视觉、听觉以及身体感知来体验。人造场景的实现难度在于空间与时间的高压缩比可能会给体验者带来不真实的感受。时间的压缩通过媒体手段较易实现,而消除空间的压缩引起的不真实感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动态的、观众可参与的展项有它的特殊性,更加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以实现在有限空间中模拟广阔的自然场景。根据本法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其将场景分成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保持原来大小,中景和远景进行缩小,近景与中景衔接处利用人造地形进行透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场景分成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保持原来大小,中景和远景进行缩小,近景与中景衔接处利用人造地形进行透视线的遮掩与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场景分成近景、中景和远景,近景保持原来大小,中景和远景进行缩小,近景与中景衔接处利用人造地形进行透视线的遮掩与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远景可放置在一天幕上表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部分中景也在所述天幕上表现以改善中、远景衔接效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人造场景视觉逼真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幕设置在距离观察点20米的距离;调整近景、中景、远景在20米纵深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学增,梁兆正,许永顺,顾洁燕,忻歌,王吉良,黄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科技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