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功能障碍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运动功能障碍识别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运动功能障碍是一种主要由外力伤害、脑损伤或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受损,进而导致神经肌肉系统功能异常的疾病,临床表现多为:1.不自主动作;2.动作缺失或缓慢而无瘫痪;3.姿势及肌张力异常。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原因众多,比如神经性疾病导致,包括癫痫、帕金森、脑瘫、小儿麻痹症以及外力伤害致神经系统受损;也可由外力因素造成运动器官受损导致;还有随着年龄增长造成的运动器官功能改变,骨骼肌量减少、肌力减弱等等。它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如不及时进行干预治疗,轻则导致患者运动失能,重则危及患者生命。
[0004]目前,随着全球范围的老龄化,老年人数众多,年龄增长是诱发运动功能障碍的一大因素;同时,身患运动神经性疾病的病人数量也是不计其数。因此,由于运动功能障碍需要长期管理与康复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功能障碍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检测件,多个所述检测件均通过信号线与无线传输机构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机构与监控终端无线连接,能够将多个传感器采集的信号传输给监控终端,所述检测件及无线传输机构均连接有绑带,能够通过绑带与患者的身体设定部位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功能障碍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包括内部具有空腔的检测件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传感器芯片,所述传感器芯片与设置在外壳内的第一电源连接,第一电源用于对传感器芯片进行供电;进一步的,所述检测件外壳粘结固定有压板,压板与检测件外壳之间设有绑带,压板将绑带压紧在检测件外壳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功能障碍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件外壳包括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所述第一外壳部和第二外壳部插接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功能障碍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机构包括无线传输模块外壳,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外壳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将无需传输模块外壳内部空间分为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安装有无线传输模块,第二空间内安装有第二电源,第二电源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用于对无需传输模块进行供电;进一步的,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外壳固定有至少两个U型板,绑带穿过U型板与无线传输模块外壳之间的空间,实现绑带与无线传输模块外壳之间的连接。5.一种运动功能障碍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模块:其被配置为采集患者多维运动信息;图建模模块:其被配置为根据采集的患者的多维运动信息,建立多个不重叠时间段多维运动信息对应的均值图模型;健康指标计算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国梁,许云泉,陈子旭,尚伟,谢兆宏,许峰,张红,刘震,王尚,王莉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