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75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以及安装于其内部的输入轴、输出轴、行星齿轮排组、联接构件组和扭矩传递装置,行星齿轮排组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排、第二行星齿轮排、第三行星齿轮排和第四行星齿轮排,第四行星齿轮排为双行星轮齿轮排。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与变速器外壳固连。其中扭矩传递装置能够以三个的组合形式进行选择性接合,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九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九挡自动变速器的速比范围大,各挡位的传动比之间的速比阶跃符合变速器要求。变速器要求。变速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0002]自动变速器已逐渐取代手动变速器占据了主要汽车市场,在现代汽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汽车上最为复杂的总成之一,自动变速器变速结构的设计一直是国际科技界追逐的热点。目前市面上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数大多在4-8之间,只有个别高级车辆使用9挡的自动变速器,然而一般来说,自动变速器的挡位数越多,其换挡会更加平滑,换挡冲击也会随之减少,油耗也会相对减少。所以多挡位的自动变速器将会是自动变速器未来的发展趋势。
[0003]目前市场上能大量接触到的挡位数最多的自动变速器是9挡自动变速箱。然而市面上的9挡变速箱产品数量有限,可供选择少。
[0004]专利CN 205383227 U公开了一种九挡自动变速器传动机构,具体采用拉维娜机构和辛普森机构组合成的四排行星轮系,配合四个制动器和三个离合器得到九个前进挡和三个倒挡。但是该方案的控制元件个数相对较多,变速箱换挡控制方面稍为复杂。专利CN 205064722 U公开了一种九挡自动变速器,具体采用两个辛普森机构组合成的四排行星轮系,配合三个制动器和三个离合器得到九个前进挡一个倒挡。上述技术中的自动变速器均是使用四排行星齿轮系、离合器和制动装置来组成并实现多个传动比,换挡控制复杂。
[0005]随着汽车在社会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对高挡位数的自动变速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开发新型传动比范围更大且阶跃比更加稳定的高挡位数的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减小减速器体积、降低控制难度的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内部的输入轴、输出轴、行星齿轮排组、联接构件组和扭矩传递装置,所述行星齿轮排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排、第二行星齿轮排、第三行星齿轮排和第四行星齿轮排,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均与变速器外壳固连,其中:
[0008]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排由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组成,所述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旋转支撑在第一行星架上;
[0009]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排由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组成,所述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
二行星轮旋转支撑在第二行星架上;
[0010]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排由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轮和第三齿圈组成,所述第三太阳轮和第三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和第三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旋转支撑在第三行星架上;
[0011]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排为双行星轮齿轮排,由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长行星轮、短行星轮和第四齿圈组成,所述第四太阳轮和短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长行星轮和第四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长行星轮和短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长行星轮和短行星轮分别旋转支撑在第四行星架上;所述第四齿圈与输出轴连接;
[0012]所述联接构件组包括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第四联接构件、第五联接构件和第六联接构件;
[0013]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将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互连,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将第一行星架和第二齿圈互连,所述第三联接构件将第二行星架和第三太阳轮互连,所述第四联接构件将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互连,所述第五联接构件将第三齿圈和第四齿圈互连,所述第六联接构件将第三行星轮与长行星轮互连;
[0014]所述第一制动器将第二齿圈与变速器外壳互连,所述第二制动器将第一齿圈与变速器外壳互连,所述第三制动器将第四太阳轮与变速器外壳互连;
[0015]所述第一离合器将输入轴与第一太阳轮互连,所述第二离合器将输入轴与第一齿圈互连,所述第三离合器将输入轴与第四行星架互连;
[0016]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及第三制动器选择性地接合,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九个前进挡速比和一个倒挡速比,其中包括四个减速挡、一个直接挡和四个超速挡。
[0017]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一挡传动比。
[0018]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二挡传动比。
[0019]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制动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三挡传动比。
[0020]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三离合器和第三制动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四挡传动比。
[0021]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五挡传动比。
[0022]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离合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六挡传动比。
[0023]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一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三离合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七挡传动比。
[0024]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二制动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三离合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八挡传动比。
[0025]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二离合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三离合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九挡传动比。
[0026]进一步地,通过接合所述第三制动器、第一制动器和第二离合器,以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建立倒挡传动比。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九挡自动变速器采用行星轮系传动,四个行星齿轮排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较轻,采用拉维娜机构与其他行星齿轮排结合,制造工艺成熟;
[002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九挡自动变速器的扭矩传递构件个数少,采用了六个扭矩传递构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变速器控制难度与相应的体积;
[003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九挡自动变速器各个挡位的控制只需要结合三个控制元件(离合器或制动器),且相邻挡位之间变换时只需要更换一对扭矩传递构件的结合与断开,控制简单;
[003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九挡自动变速器速比范围达到13.18,超速挡阶跃比小,高速行驶时换挡更稳定。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0034]请参考图1,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3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3内部的输入轴1、输出轴2、行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比范围大的九挡自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外壳以及安装于变速器外壳内部的输入轴、输出轴、行星齿轮排组、联接构件组和扭矩传递装置,所述行星齿轮排组包括从前往后依次安装的第一行星齿轮排、第二行星齿轮排、第三行星齿轮排和第四行星齿轮排,所述扭矩传递装置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第三离合器、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第三制动器,所述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均与变速器外壳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星齿轮排由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组成,所述第一太阳轮和第一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和第一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一行星轮旋转支撑在第一行星架上;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排由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组成,所述第二太阳轮和第二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行星轮和第二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行星轮旋转支撑在第二行星架上;所述第三行星齿轮排由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轮和第三齿圈组成,所述第三太阳轮和第三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和第三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第三行星轮旋转支撑在第三行星架上;所述第四行星齿轮排为双行星轮齿轮排,由第四太阳轮、第四行星架、长行星轮、短行星轮和第四齿圈组成,所述第四太阳轮和短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长行星轮和第四齿圈内啮合传动,所述长行星轮和短行星轮外啮合传动,所述长行星轮和短行星轮分别旋转支撑在第四行星架上;所述第四齿圈与输出轴连接;所述联接构件组包括第一联接构件、第二联接构件、第三联接构件、第四联接构件、第五联接构件和第六联接构件;所述第一联接构件将第一太阳轮和第二太阳轮互连,所述第二联接构件将第一行星架和第二齿圈互连,所述第三联接构件将第二行星架和第三太阳轮互连,所述第四联接构件将第三行星架和第四行星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华锋柯涛龚宸杨林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