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749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包括多个储存罐,多个所述储存罐上从上至下均依次设置有第一水路连接口、第二水路连接口、第三水路连接口;本设备通过设置加料机构、水泵和5号进水管道,分别通过水泵叶轮与搅拌机构进行两次搅拌混合,一方面在加入微量原料时也能够有效的混合均匀,另一方面能够加快混合搅拌速度,缩短加料混合的工作时间;当加料箱内空箱时,通过泵的负压吸力,调节加料管道上8号加料开关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控进气量的多少对罐内进行布气,增加罐内氧气含量;本装置整体的混合效果更加均衡,减少了工业污染、大大提高了液体的整体混合效果。高了液体的整体混合效果。高了液体的整体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液体混合生产
,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液体混合的生产过程中,液体混合已经是不可缺少的程序,而且也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且在混合过程中有时需要箱储存罐内添加原料或者辅料;但是现有的加料装置结构复杂,大多都是在罐体顶部打来罐盖进行加料,一般的储存罐较高大,罐盖较高,加料需要借助外力爬高进行,影响工作效率;如何有效的提高加料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人工成本,是目前消毒液生产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包括多个储存罐,多个所述储存罐上从上至下均依次设置有第一水路连接口、第二水路连接口、第三水路连接口;
[0004]所述第一水路连接口连接有2号水路管道,所述2号水路管道上设置有1号三通阀,且2号水路管道通过1号三通阀连接有1号净水管道;所述1号净水管道远离储存罐的一端设置有增压泵;
[0005]所述第二水路连接口连接有3号水路管道,且所述3号水路管道上设置有2号三通阀,且所述3号水路管道与2号水路管道通过2号三通阀连通;所述3号水路管道和1号净水管道之间连通设置有连通管道;所述第二水路连接口处储存罐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
[0006]所述第三水路接口连接有4号水路管道,所述4号水路管道远离储存罐的一端设置有出液机构,且通过出液机构连接有罐装设备;所述4号水路管道靠近储存罐的一端设置有3号三通阀,且所述4号水路管道通过3号三通阀连接有5号水路管道;所述5号水路管道位于4号水路管道的低位;所述5号水路管道上安装有5号三通阀,所述5号三通阀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排液管道,所述5号三通阀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排水装置;所述抽排水装置的进水管与5号水路管道连通,所述抽排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3号水路管道连通;其中,所述抽排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6号三通阀,所述6号三通阀安装在所述抽排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上,所述6号三通阀的中间开口处安装有加料管道,所述加料管道远离6号三通阀的一端安装有加料箱,且所述加料管道安装在所述加料箱的底端。
[0007]优选的,所述1号净水管道设置有1号净水管道开关阀门;2号水路管道上设置有2号水路开关阀门;3号水路管道上设置有3号水路开关阀门;4号水路管道上设置有4号水路开关阀门;5号水路管道上设置有5号水路开关阀门;所述排液管道上设置有6号排液开关阀门;所述连通管道上设置有7号连通开关阀门;所述加料管道上设置有8号加料开关阀门。
[0008]优选的,所述抽排水装置为水泵。
[0009]优选的,所述加料箱的顶部为开放式开口,所述加料箱的下端为漏斗状。
[0010]优选的,所述一号净水管道、2号水路管道、3号水路管道、4号水路管道、5号水路管道、排料管道、连通管道、加料管道、水泵的出水管路均为PE管路。
[0011]优选的,所述5号水路管道上设置有采样机构;所述采样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5号水路管道上接近储存罐一端的4号三通阀,且所述4号三通阀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采样水龙头。
[00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设备通过设置加料机构、水泵和5号进水管道,分别通过水泵叶轮与搅拌机构进行两次搅拌混合,一方面在加入微量原料时也能够有效的混合均匀,另一方面能够加快混合搅拌速度,缩短加料混合的工作时间;当加料箱内空箱时,通过泵的负压吸力,调节加料管道上8号加料开关阀门的开度,进行调控进气量的多少对罐内进行布气,增加罐内氧气含量;本设备通过在多个储存罐上设置的一号净水管道、2号水路管道、3号水路管道、4号水路管道、5号水路管道、水泵以及水泵的出水管路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有效的将多个罐体内部的液体进行调配、混合均匀,本装置所有管道均为PE材质也有效的避免了液体在运送过程中出现的污染;本装置整体的混合效果更加均衡,减少了工业污染、大大提高了液体的整体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的水路布置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加料箱的正视图。
[0015]附图中:1-储存罐、2-第一水路连接口、3-第二水路连接口、4-第三水路连接口、5-2号水路管道、6-1号三通阀、7-1号净水管道、8-3号水路管道、9-2号三通阀、10-4号水路管道、11-出液机构、12-3号三通阀、13-5号水路管道、14-1号净水管道开关阀门、15-2号水路开关阀门、16-3号水路开关阀门、17-4号水路开关阀门、18-5号水路开关阀门、19-水泵、20-5号三通阀、21-增压泵、22-4号三通阀、23-采样水龙头、24-排液管道、25-6号排液开关阀门、26-连通管、27-7号连通管开关阀、28-加料管道、29-加料箱、30-8号加料开关阀门、31-6号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7]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9]实施例1
[0020]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包括多个储存罐1,多个所述储存罐1上从上至下均依次设置有第一水路连接口2、第二水路连接口3、第三水路连接口4;
[0021]所述第一水路连接口2连接有2号水路管道5,所述2号水路管道5上设置有1号三通阀6,且2号水路管道5通过1号三通阀6连接有1号净水管道7;所述1号净水管道7远离储存罐
1的一端设置有增压泵21;
[0022]所述第二水路连接口3连接有3号水路管道8,且所述3号水路管道8上设置有2号三通阀9,且所述3号水路管道8与2号水路管道5通过2号三通阀连通9;所述3号水路管道8和1号净水管道7之间连通设置有连通管道26;所述第二水路连接口3处储存罐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
[0023]所述第三水路接口4连接有4号水路管道10,所述4号水路管道10远离储存罐1的一端设置有出液机构,且通过出液机构连接有罐装设备;所述4号水路管道10靠近储存罐1的一端设置有3号三通阀12,且所述4号水路管道10通过3号三通阀12连接有5号水路管道13;所述5号水路管道13位于4号水路管道10的低位;所述5号水路管道13上安装有5号三通阀20,所述5号三通阀20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排液管道24,所述5号三通阀20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排水装置;所述抽排水装置的进水管与5号水路管道13连通,所述抽排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3号水路管道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混料装置的加料布气机构,包括多个储存罐(1),多个所述储存罐(1)上从上至下均依次设置有第一水路连接口(2)、第二水路连接口(3)、第三水路连接口(4);所述第一水路连接口(1)连接有2号水路管道(5),所述2号水路管道(5)上设置有1号三通阀(6),且2号水路管道(5)通过1号三通阀(6)连接有1号净水管道(7);所述1号净水管道(7)远离储存罐(1)的一端设置有增压泵(21);所述第二水路连接口(3)连接有3号水路管道(8),所述3号水路管道(8)上设置有2号三通阀(9),且所述3号水路管道(8)与2号水路管道(5)通过2号三通阀(9)连通;所述3号水路管道(8)和1号净水管道(7)之间连通设置有连通管道(26);所述第二水路连接口(3)处储存罐(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机构;所述第三水路接口(4)连接有4号水路管道(10),所述4号水路管道(10)远离储存罐(1)的一端设置有出液机构(11),且通过出液机构(11)连接有罐装设备;所述4号水路管道(10)靠近储存罐(1)的一端设置有3号三通阀(12),且所述4号水路管道(10)通过3号三通阀(12)连接有5号水路管道(13);所述5号水路管道(13)位于4号水路管道(10)的低位;所述5号水路管道(13)上安装有5号三通阀(20),所述5号三通阀(20)的一端连通设置有排液管道(24),所述5号三通阀(20)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排水装置;所述抽排水装置的进水管与5号水路管道(13)连通,所述抽排水装置的出水管路与3号水路管道(8)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排水装置的进水管路上设置有加料机构,所述加料机构包括6号三通阀(31),所述6号三通阀(31)安装在所述抽排水装置的进水管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涛徐娟任炜杰江宇瀚
申请(专利权)人:全方位菏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