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属于洗气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的两个进气孔均设置有第一集气壳,且两个第一集气壳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气装置的下表面与排气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通过壳体位于观察壳内。该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通过设置风机、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进行洗气,且由于洗气液的便利性,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反复清洗筛板,且实验时空气内的残留物可以保留在观察壳内,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实验残留物进行观察,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洗气装置
,具体为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碳同位素气体分析的实验过程中,需要使用洗气装置多空气进行清洗过滤,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洗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使用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随后通过多个过滤板对空气进行过滤,这种过滤方式不仅过滤效果较差,且工作人员不方便观察清洗后的残留物,从而降低了实验的检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的洗气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使用通过风机将空气吸入随后通过多个过滤板对空气进行过滤,这种过滤方式不仅过滤效果较差,且工作人员不方便观察清洗后的残留物,从而降低了实验效果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气装置,所述吸气装置的两个进气孔均设置有第一集气壳,且两个第一集气壳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气装置的下表面与排气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通过壳体位于观察壳内,所述观察壳的上表面与壳体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排气管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支撑杆,且两个支撑杆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内套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叶,所述扇叶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与搅拌轴的顶端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搅拌轴的底端与旋转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观察壳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观察壳内设置有筛板和第二集气壳,所述第二集气壳位于筛板的上方。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集气壳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集气壳的上表面均与出气管的底端相连通,两个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外表面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气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观察壳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壳体内壁的正面和观察壳内壁的正面分别开设有注水孔和排水孔,所述注水孔和排水孔的背面均设置有阀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套接有密封圈。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吸气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下表面与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两个进风孔分别与两个第一集气壳的相对面相连通,所述风机的出风孔与排气管的顶端相连通。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观察壳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与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该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通过设置风机、排气管、第一集气壳、搅拌轴、支撑杆、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当工作人员需要对外界的空气进行洗气时,只需启动风机,使得风机通过两第一集气壳将外界的空气吸风机内,随后通过排气管注入洗气液内,且空气在排气管内流动时,扇叶就会在空气的挤压下出现旋转的情况,使得连接杆带动搅拌轴旋转,此时观察壳内的洗气液就会与空气进行混合,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进行洗气,且由于洗气液的便利性,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反复清洗筛板,且实验时空气内的残留物可以保留在观察壳内,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实验残留物进行观察,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0015]2、该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通过设置风机、排气管、扇叶和搅拌轴,当工作人员启动风机时,风机就会将吸入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注入观察壳内,此时空气在通过排管时,扇叶就会带动搅拌轴进行旋转,使得工作人员更加方便的通过搅拌轴带动空气与洗气液进行混合,且不需要配备较多的电力设备,不仅节约了大量的能源,且提高了该洗气装置的适用性。
[0016]3、该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通过设置密封圈,使得增加该洗气装置美观性的同时,降低了壳体与观察壳连接的部分出现渗水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壳体、2吸气装置、21风机、22固定座、3第一集气壳、4排气管、5支撑杆、6第一第一转轴、7第一轴承、8扇叶、9连接杆、10搅拌轴、11旋转装置、111第二轴承、112第二轴承、12观察壳、13通孔、14筛板、15第二集气壳、16出气管、17底座、18排水孔、19注水孔、20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气装置2,吸气装置2的两个进气孔均设置有第一集气壳3,且两个第一集气壳3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吸气装置2的下表面与排气管4的顶端相连通,排气管4通过壳体1位于观察壳12内,观察壳12的上表面与壳体1的下表面相连通,排气管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支撑杆5,且两个支撑杆5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轴承7,第一轴承7内套接有第一转轴6,第一转轴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叶8,扇叶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连接杆9的底端与搅拌
轴10的顶端固定连接,通过设置风机21、第一轴承7和第二轴承112,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进行洗气,且由于洗气液的便利性,使得工作人员不需要反复清洗筛板14,且实验时空气内的残留物可以保留在观察壳12内,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对实验残留物进行观察,方便了工作人员的使用。
[0023]具体的,如图2所示,搅拌轴10的底端与旋转装置11的顶端固定连接,旋转装置11卡接在观察壳12内壁的下表面,观察壳12内设置有筛板14和第二集气壳15,第二集气壳15位于筛板14的上方,因设置有筛板14,当壳体1和观察壳12内存在较多空气时,进入洗气液内的空气就会在洗气液过滤后再次通过筛板14的过滤在排出壳体1外,使得排出壳体1外的空气不易附着较多的杂质,第二集气壳15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集气壳15的上表面均与出气管16的底端相连通,两个出气管16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外表面相连通,排气管4的外表面开设有若干个通孔13,因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3,使得空气在进入壳体1和观察壳12时,可以通过通孔13充分与洗气液进行混合,不易出现较大的气泡,观察壳12的下表面设置有底座17,壳体1内壁的正面和观察壳12内壁的正面分别开设有注水孔19和排水孔18,因设置有底座17,使得该洗气装置在放置时更加平稳,且不易因搅拌轴10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吸气装置(2),所述吸气装置(2)的两个进气孔均设置有第一集气壳(3),且两个第一集气壳(3)的下表面通过两个支撑块与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吸气装置(2)的下表面与排气管(4)的顶端相连通,所述排气管(4)通过壳体(1)位于观察壳(12)内,所述观察壳(12)的上表面与壳体(1)的下表面相连通,所述排气管(4)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设置有支撑杆(5),且两个支撑杆(5)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第一轴承(7),所述第一轴承(7)内套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扇叶(8),所述扇叶(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底端与搅拌轴(10)的顶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10)的底端与旋转装置(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装置(11)卡接在观察壳(12)内壁的下表面,所述观察壳(12)内设置有筛板(14)和第二集气壳(15),所述第二集气壳(15)位于筛板(14)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同位素气体分析仪动态洗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气壳(15)的数量为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换粉,熊轶,梁明川,鲁夏晨,赵中雄,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敢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