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刁海丰专利>正文

单体苗钵及钵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9122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体苗钵及钵盘,包括:钵体和底盘;其中,钵体为中空壳体,钵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底盘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二开口的形状及大小相互匹配;在底盘设置于第二开口时,底盘与钵体形成一体结构的单体苗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从而使破坏粉碎后的单体苗钵及钵盘能够更快地被降解;并且由于其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因此,其不会限制秧苗根系的生长,且能够将破坏粉碎后的材料作为养料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对环境友好,保护了环境,同时其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体苗钵及钵盘


[0001]本技术涉及育苗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单体苗钵及钵盘。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种植用制品,以普通塑料苗钵和钵盘为例,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需要将苗钵与秧苗或者钵盘与秧苗分离,而以上分离工作的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并且,废弃后的苗钵和钵盘如果处理不善,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苗钵和钵盘应运而生。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有多种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苗钵和钵盘,例如:玉米秸秆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甘蔗渣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等,虽然这些苗钵和钵盘很好地解决了废弃后的苗钵和钵盘的处理问题,避免了环境的污染,但是,采用这些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强度和降解速度之间的矛盾,即材料用量太少使用强度不足,而保证了使用强度往往又不能满足降解速度,以至于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因此,科研工作者研发出了采用聚乳酸与核桃壳粉混合的复合材料以及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复合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4]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聚乳酸与核桃壳粉混合的复合材料以及其他具有类似性质的复合材料制作的苗钵和钵盘大多结构及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昂,不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且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不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以提高降解的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且对环境友好的可降解苗钵及钵盘,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苗钵和钵盘由于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不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而不易于被快速降解的问题。
[000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单体苗钵,包括:钵体和底盘;其中,
[0007]钵体为中空壳体,钵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底盘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二开口的形状及大小相互匹配;
[0008]在底盘设置于第二开口时,底盘与钵体形成一体结构的单体苗钵。
[0009]可选地,底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孔;和/或,钵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孔。
[0010]可选地,钵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棱柱体、圆台体、棱台体或者球体。
[0011]可选地,该单体苗钵还包括: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其中,
[0012]支撑钵体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钵体的内侧或者设置于钵体的外侧;
[0013]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底盘朝向钵体的一侧或者设置于底盘远离钵体的一侧。
[0014]可选地,支撑钵体的形状与钵体的形状相同,且支撑钵体的大小与钵体的大小相互匹配;和/或,支撑底盘的形状与底盘的形状相同,且支撑底盘的大小与底盘的大小相互
匹配。
[0015]可选地,在支撑钵体和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钵体的内侧和底盘朝向钵体的一侧时,支撑钵体与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0016]或者,在支撑钵体和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钵体的外侧和底盘远离钵体的一侧时,支撑钵体与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
[0017]可选地,支撑底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三透孔;至少一个第三透孔的垂直投影与至少一个第一透孔的垂直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0018]可选地,该单体苗钵还包括:营养缓释体和/或农药缓释体;其中,营养缓释体,设置于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的内部,和/或,设置于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的表面;农药缓释体,设置于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的内部,和/或,设置于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的表面;
[0019]和/或,该单体苗钵还包括:至少一个破坏结构,至少一个破坏结构设置于钵体上,用于破坏钵体;优选地,至少一个破坏结构包括:位于第一开口位置的钵体上的至少一个缺口结构;优选地,至少一个缺口结构的形状为三角形、半圆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0020]可选地,钵体和/或底盘的材料为聚乳酸与核桃壳粉混合的复合材料。
[0021]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钵盘,包括:多个上述单体苗钵;多个单体苗钵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的钵盘;优选地,多个单体苗钵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形成一体结构的钵盘。
[0022]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从而使破坏粉碎后的单体苗钵及钵盘能够更快地被降解;
[0024](2)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由于在秧苗移栽的过程中能够同时被破坏粉碎,因此,其不会限制秧苗根系的生长,并且能够将破坏粉碎后的材料作为养料促进秧苗根系的生长;
[0025](3)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及钵盘,对环境友好,保护了环境,同时其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的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a为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的实施例二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b为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的实施例二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c为本技术提供的单体苗钵的实施例二的又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3a为本技术提供的钵盘的实施例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3b为本技术提供的钵盘的实施例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充分了解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效,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详细说明,但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此。
[003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单体苗钵,该单体苗钵包括:钵体和底盘;其中,钵体为中
空壳体,钵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底盘的形状及大小与第二开口的形状及大小相互匹配;在底盘设置于第二开口时,底盘与钵体形成一体结构的单体苗钵。
[0034]进一步地,底盘上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孔;和/或,钵体上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孔。其中,至少一个第一透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透孔不仅能够促进秧苗根系的排水透气,也能够为秧苗的根系生长提供更多的生长空间,同时还减少了制作材料的使用,降低了制作成本。具体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仅在底盘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透孔;或者可以仅在钵体上设置至少一个第二透孔;或者可以同时在底盘和钵体上分别对应设置至少一个第一透孔和至少一个第二透孔。
[0035]另外,底盘上设置的第一透孔的数量、形状、大小和/或设置位置,和/或,钵体上设置的第二透孔的数量、形状、大小和/或设置位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此处不作限定。
[0036]在本技术中,钵体的形状可以为圆柱体、棱柱体、圆台体、棱台体或者球体。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其他形状的钵体,此处不作限定。
[0037]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本技术的单体苗钵还包括: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其中,支撑钵体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钵体的内侧或者设置于钵体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包括:钵体和底盘;其中,所述钵体为中空壳体,所述钵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底盘的形状及大小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形状及大小相互匹配;在所述底盘设置于所述第二开口时,所述底盘与所述钵体形成一体结构的单体苗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透孔;和/或,所述钵体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透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钵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棱柱体、圆台体、棱台体或者球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钵体的形状为圆柱体、棱柱体、圆台体、棱台体或者球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苗钵还包括: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其中,所述支撑钵体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或者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苗钵还包括: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其中,所述支撑钵体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或者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苗钵还包括: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其中,所述支撑钵体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或者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体苗钵还包括:支撑钵体和/或支撑底盘;其中,所述支撑钵体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或者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设置于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或者设置于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钵体的形状与所述钵体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钵体的大小与所述钵体的大小相互匹配;和/或,所述支撑底盘的形状与所述底盘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底盘的大小与所述底盘的大小相互匹配。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钵体的形状与所述钵体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钵体的大小与所述钵体的大小相互匹配;和/或,所述支撑底盘的形状与所述底盘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底盘的大小与所述底盘的大小相互匹配。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钵体的形状与所述钵体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钵体的大小与所述钵体的大小相互匹配;和/或,所述支撑底盘的形状与所述底盘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底盘的大小与所述底盘的大小相互匹配。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钵体的形状与所述钵体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钵体的大小与所述钵体的大小相互匹配;和/或,所述支撑底盘的形状与所述底盘的形状相同,且所述支撑底盘的大小与所述底盘的大小相互匹配。1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和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者,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和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和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者,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和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和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者,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和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内侧和所述底盘朝向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者,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底盘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钵体的外侧和所述底盘远离所述钵体的一侧时,所述支撑钵体与所述支撑底盘可拆卸或者固定连接形成一体结构。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单体苗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钵体和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海丰
申请(专利权)人:刁海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