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开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对比式磁石缓降演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912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2: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对比式磁石缓降演示装置,其包括由7根铝合金”口形”支撑框架组成的支架、四个滚轮,可移动支架、一根带小孔的空心铜管、一根中空且有夹层的的亚克力玻璃管,玻璃管外壁缠有闭合导电膜,导电膜外缠有10个带二极管的电磁线圈、一个带有磁铁的数字显示弹簧、四个同尺寸的强磁铁、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据接收器、另一根铝合金”口形”支撑框架,可固定光电门、三个可接住磁铁的小盒、一个由两个铜环组成的小铜管,组成的对比式磁石缓降演示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允许多人参与演示楞次定律有关的实验,具有较强的互动性、趣味性。趣味性。趣味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比式磁石缓降演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演示物理仪器制作领域,具体是一种对比式磁石缓降演示装置,可演示楞次定律、自由落体等运动过程。

技术介绍

[0002]楞次定律(Lenz's law)是一条电磁学的定律,可以用来判断由电磁感应而产生的电动势的方向。它是由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
·
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Lenz)在1834年发现的。楞次定律指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又或者说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楞次定律是电磁学内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定律,是高中乃至大学物理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但由于其很抽象,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其本质, 因此需要研发一款装置简单、参与度高、现象直观的教学仪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0003]现有演示楞次定律的实验装置,一般只用铜管来演示,并不能让学生直观观察磁石缓降的过程,且实验内容比较单一,没有对比度,不利于课堂演示和学生的观察,也不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比式磁石缓降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7根铝合金“口形”支撑框架组成的支架、四个滚轮、可移动支架、一根带小孔的空心铜管、一根中空且有夹层的的亚克力玻璃管,其中7根铝合金“口形”支撑框架组成的支架中的底部四根以#型固定,其长度均为60cm,#型中的两根平行于地面的横梁固定在竖梁内侧的中间位置,每个衔接处都用配套螺丝钉固定;两根长为100cm且垂直于地面的支撑框固定在竖梁上侧中心处,连接处用配套螺丝钉固定;第七根支撑框,长60cm,固定在垂直于地面的竖梁上方90cm处,且在水平方向上固定,使用配套螺丝钉固定用于固定演示楞次定律的管子;四个滚轮固定在整体支架中的底部竖梁处,每个位置在离端部3cm处;空心铜管竖直固定在上面横梁左侧10cm处;一根中空亚克力管竖直固定在横梁30cm处;一根外壁贴有导电膜且带有夹层的亚克力管竖直固定在衡量右侧10cm处;其中三根管子用能够自由拆卸的塑料夹子夹住固定,塑料夹子用金属细丝缠绕固定;一个带有磁铁的数字显示弹簧悬挂在上端横梁空隙处;另一根长100cm的铝合金”口形”支撑框架固定在整体支架中底部横梁三分之处且用螺丝钉固定;使用螺丝将两个光电门固定在100cm长的竖直支架上,且两者相距50cm,同时连接配套的数据采集器;三个可接住磁铁的小盒粘贴在整体支架横梁上面,每个盒子相对应一个空心管,用于接收下落的磁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比式磁石缓降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铝合金”口形”支撑框架组成的支架下面安装四个滚轮,构成可移动支架;铝合金”口形”支撑框架宽2cm高2cm,中间“口”形区域宽6mm、高4mm;其中玻璃管外壁缠有闭合导电膜,导电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春红陈宗强王晓杰孙骞孔勇发
申请(专利权)人:南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