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8774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水区、处理区及出水区,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箱,所述处理区包括若干从下至上依次组装的滤水箱,所述滤水箱顶板的中部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滤水箱分割成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滤水箱中铺设有固化微生物填料;所述出水区设置有出水箱,所述出水箱内部固定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向上穿过出水口并延伸至出水箱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可拆卸,成本低,运行费用少,多级设计,污水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横向、纵向均呈“S”形流动,污水处理效率高,生态性较强,且大大提升了水体的景观性。景观性。景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的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由于长期的外源污染输入和水生生物残渣的沉积,水质恶化现象日益严重,致使水体底泥中聚集了大量的污染物,如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质,这些污染物质不断向水体上层释放,成为水体污染的重要次生污染源。
[0003]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但是传统处理技术普遍采用化学氧化法及生物处理法,化学氧化法需结合前处理及后处理,工程投入成本高、建设周期长,有些设备操作不方便、运行不稳定,实时在线监测难度较大,生物处理法处理成本低、处理效果稳定,但单纯的生物处理池则处理周期长,且普遍存在污染物去除率不高、污染负荷总量的消减有限等缺点。
[0004]随着微生物修复技术的高速发展,微生物技术净化污水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微生物群体附着于载体的表面上,形成一层包覆膜,其通过与污染水体接触,膜上的微生物利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收降解,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且该技术环境友好、生态节能,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为此,我们提供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生物法处理污水的效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水区、处理区及出水区,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箱,进水箱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插设有进水管;
[0008]所述处理区包括若干从下至上依次组装的滤水箱,所述滤水箱顶板的中部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前后两侧分别与滤水箱的前后侧壁无缝连接,所述挡板底部与滤水箱底部有间距,所述挡板将滤水箱分割成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进水室的底部设置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处连接有过水管,所述过水管向上延伸至进水室的上部,所述出水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孔,且相邻的两个滤水箱中,位于下层滤水箱的出水孔与位于上层滤水箱的过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滤水箱中铺设有固化微生物填料;所述进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位于最下层滤水箱的过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
[0009]所述出水区设置有出水箱,出水箱的底部开设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孔与位于最上层滤水箱的出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出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箱内部固定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进水端穿过入水孔,并延伸至最上层的滤水箱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向上穿过出水口并
延伸至出水箱上方。
[0010]优选地,所述滤水箱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所述滤水箱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一凸起,以使相邻的两个滤水箱无缝卡接。
[0011]进一步,所述第一凹槽沿前后方向贯通,且截面呈倒梯形。
[0012]进一步,所述进水箱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二凸起,以使进水箱与最下层滤水箱无缝卡接。
[0013]进一步,所述出水箱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相同的第二凹槽,以使出水箱与最上层滤水箱无缝卡接。
[0014]优选地,所述滤水箱中固化微生物填料的铺设量占滤水箱体积的1/3~2/3。
[0015]进一步,所述滤水箱的侧壁设有可封闭的换料口。
[0016]优选地,所述进水口处挂设有过滤网。
[0017]优选地,所述进水箱底部挂设有配重。
[0018]优选地,所述出水箱两侧连接有牵引绳。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1.本技术结构简单,拆卸及维护较为方便,成本低,运行费用少。
[0021]2.本技术中的处理方法为多级设计,可达到水体高效净化的目的,有效削减了水体污染。
[0022]3.污水在整个处理过程中横向、纵向均呈“S”形态流动,在每个处理室内停留时间充足,污水处理效率高,生态性较强。
[0023]4.经过处理后的水体最后由喷泉形式喷出,大大提升了水体的景观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中进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图1中滤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图1中出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进水箱、2进水管、3滤水箱、4过水管、5出水孔、6挡板、7出水箱、8水泵、9固化微生物填料、10入水管、11出水管、12第一凹槽、13第一凸起、14进水孔、15配重、16牵引绳、17第二凹槽、18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所示,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水区、处理区及出水区,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箱1,进水箱1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水管2的进水端挂设有过滤网,进水口处插设有进水管2,所述进水箱1底部挂设有配重15。
[0030]所述处理区包括若干从下至上依次组装的滤水箱3,所述滤水箱3顶板的中部固定有挡板6,所述挡板6前后两侧分别与滤水箱3的前后侧壁无缝连接,所述挡板6底部与滤水箱3底部有间距,所述挡板6将滤水箱3分割成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进水室的底部设置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处连接有过水管4,所述过水管4向上延伸至进水室的上部,所述出水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孔5,且相邻的两个滤水箱3中,位于下层滤水箱3的出水孔5与位于上层滤
水箱3的过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滤水箱3中铺设有固化微生物填料9,固化微生物填料9的铺设量占滤水箱3体积的1/3~2/3。所述滤水箱3的底部设置有若干第一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2沿前后方向贯通(形成通槽),且截面呈倒梯形。所述滤水箱3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2相适配的第一凸起13,以使相邻的两个滤水箱3无缝卡接,所述滤水箱3的侧壁设有可封闭的换料口(换料口的设置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图上未标明换料口位置,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上述描述是可以实现的),换料口在封闭的状态下,可实现换料口四周不漏水。
[0031]所述进水箱1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14,所述进水孔14与位于最下层滤水箱3的过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进水箱1的顶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2相适配的第二凸起18,以使进水箱1与最下层滤水箱3无缝卡接,以使连接处不漏水,所述出水箱7的底部设置有与第一凹槽12相同的第二凹槽17,以使出水箱7与最上层滤水箱3无缝卡接,以使连接处不漏水。
[0032]所述出水区设置有出水箱7,出水箱7的底部开设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孔与位于最上层滤水箱3的出水孔5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出水箱7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箱7的上顶盖可以打开,且可形成密封,防止漏水,出水箱7内部固定有水泵8(出水箱7内放置有可给水泵8供电的蓄电池,水泵8采用无线控制系统,可实现远程启停;或者水泵8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的进水区、处理区及出水区,所述进水区设置有进水箱,进水箱的侧壁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插设有进水管;所述处理区包括若干从下至上依次组装的滤水箱,所述滤水箱顶板的中部固定有挡板,所述挡板前后两侧分别与滤水箱的前后侧壁无缝连接,所述挡板底部与滤水箱底部有间距,所述挡板将滤水箱分割成进水室和出水室,所述进水室的底部设置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处连接有过水管,所述过水管向上延伸至进水室的上部,所述出水室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孔,且相邻的两个滤水箱中,位于下层滤水箱的出水孔与位于上层滤水箱的过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滤水箱中铺设有固化微生物填料;所述进水箱的顶部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位于最下层滤水箱的过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出水区设置有出水箱,出水箱的底部开设有入水孔,所述入水孔与位于最上层滤水箱的出水孔位置上下对应且相连通,所述出水箱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出水箱内部固定有水泵,水泵的进水端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的进水端穿过入水孔,并延伸至最上层的滤水箱内,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出水端向上穿过出水口并延伸至出水箱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固化微生物填料的水体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芳周秉彦花建丽李永强武东利祝永辉
申请(专利权)人:盛世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