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8172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其包括圆筒状的外壳、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及密封盖;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具有一顶部开口的中空空间,所述密封盖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处,所述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垂直固定后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中空空间内;所述机油滤芯本体包括中空圆筒状的植物纤维滤芯,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外包裹有有纺布层,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内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内金属支撑网,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外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外金属支撑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植物纤维滤芯替代现有的三层金属网滤芯,可过滤直径在10微米以上的杂质,除去机油中的金属粉末,提高机油的清洁度及润滑效果,延长机器寿命。延长机器寿命。延长机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
[0001]
本技术涉及机油滤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
[0002]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发动机在运转时需要润滑系统对发动机的运动部件进行润滑,以保护运动部件免遭磨损,船用发动机也设有润滑系统进行润滑,润滑油的清洁程度直接影响到其润滑和冷却性能,清洁度差的润滑油会加剧柴油机轴承的磨损,所以润滑油清洁度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过滤装置作为提升润滑油清洁度的主要设备,其直接影响到发动机的润滑性能。
[0003]同时,船用发动机在投油冲洗和动车磨合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杂质和垃圾,这些杂质和垃圾会直接随滑油进入油箱,从而污染到整个油箱,导致全部滑油的清洁度受到影响。虽然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在进入主机前有过滤装置,但是由于整个油箱的滑油已经受到污染,这会直接影响到进油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导致进入船用发动机进油的清洁度降低,影响润滑效果和机器寿命。
[0004]现有船用发动机润滑系统的过滤装置结构一般为:采用三层的金属网通过网眼错开叠加过滤机油,每个金属网的目数一般为100目左右,三层金属网进行网眼错开叠加后,可过滤直径在40微米以上的杂质。对于一些直径在40微米以下的杂质,则无法进行过滤,进而影响润滑效果。
[0005]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过滤效果好、保证滑油清洁度的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其包括圆筒状的外壳、两个以上垂直安装的机油滤芯本体及密封盖,所述圆筒状的外壳上部设有进油口,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口;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具有一顶部开口的中空空间,所述密封盖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处,所述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垂直固定后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中空空间内;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为中空的圆筒状,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两端分别设有面盖和底盖,所述面盖和底盖为圆形且中心均设有通孔;当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固定连接时,所述其中一机油滤芯本体的面盖与另一个机油滤芯本体的底盖焊接固定;所述机油滤芯本体包括中空圆筒状的植物纤维滤芯,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外包裹有有纺布层,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内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内金属支撑网,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外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外金属支撑网。
[0008]进一步,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中,所述面盖外边缘向所述植物纤维滤芯方向延伸设有第一扣边,所述面盖内表面设有一圈定位所述植物纤维滤芯的第一定位环;所述植物纤维滤芯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一扣边与第一定位环形成的第一定位槽中。
[0009]进一步,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中,所述底盖外边缘向所述植物纤维滤芯方向延伸设有第二扣边,所述底盖内表面设有一圈定位所述植物纤维滤芯的第二定位环;所述植物纤维滤芯的另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二扣边与第二定位环形成的第二定位槽中。
[0010]进一步,所述密封盖内表面设有定位所述机油滤芯本体的定位杆,当所述机油滤
芯本体安装于外壳内后,所述密封盖的定位杆穿设于所述机油滤芯本体的中心孔。
[0011]进一步,所述各机油滤芯本体固定连接后,最顶部的机油滤芯本体的面盖的通孔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杆直径,所述最顶部面盖的通孔直径为14-20mm;所述其他机油滤芯本体的面盖或底盖的通孔直径为50-55mm。
[0012]进一步,所述机油滤芯包括两个焊接固定的所述机油滤芯本体,所述机油滤芯的总长度为30-40厘米。
[0013]进一步,所述两个机油滤芯本体焊接固定成一体后,所述两机油滤芯本体的外表面套设有环形的第二外金属支撑网。
[0014]进一步,所述各机油滤芯本体固定连接后,所述最底部的机油滤芯本体的底盖外表面设有一向下延伸的安装座。
[0015]进一步,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底部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安装座配合的安装槽。
[0016]本技术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采用植物纤维滤芯替代现有的三层金属网滤芯,不仅可降低成本,还可大大提高杂质过滤效果,可过滤直径在10微米以上的杂质,可除去机油中的金属粉末,提高机油的清洁度及润滑效果,延长机器寿命。同时,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与外壳可拆卸连接,这样机油滤芯本体使用失效后,可直接更换所述机油滤芯本体,外壳可重复使用,降低更换成本。
[0017]采用本技术的机油滤芯,发动机在同样的转速下,例如15海里/小时,发动机的转速可下降50转,水箱中的平均水温可下降3-5℃,油箱中的平均油温可下降3-5℃,油耗减少12-15%,节能减排废气70%以上,环保效果非常好。
[0018]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面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底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机油滤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如图1或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一种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其包括圆筒状的外壳1、两个以上垂直安装的机油滤芯本体2及密封盖3,所述圆筒状的外壳1上部设有进油口11,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口12;所述圆筒状的外壳1具有一顶部开口13的中空空间,所述密封盖3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处,所述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2垂直固定后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中空空间内;所述机油滤芯本体2为中空的圆筒状,所述机油滤芯本体2两端分别设有面盖21和底盖22,所述面盖21和底盖22为圆形且中心均设有通孔;当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2固定连接时,所述其中一机油滤芯本体的面盖21与另一个机油滤芯本体的底盖22焊接固定;所述机油滤芯本体2包括中空圆筒状的植物纤维滤芯23,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外包裹有有纺布层24,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内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内金属支撑网25,所述植物纤维滤芯23外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外金属支撑网26。
[0025]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机油滤芯本体2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中空空间内,当机油滤芯本体2过滤一段时间后,可直接更换机油滤芯本体,外壳重复利用,降低机油滤芯成本。
[0026]由于船舶中使用的机油滤芯一般长度较长,若采用一个完整的植物纤维滤芯,则可能导致强度不够,易被折断。因此,本技术采用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1通过焊接固定,这样不仅不影响过滤效果,而且可提高机油滤芯的强度,不易被折断。
[0027]本实施例中,采用植物纤维滤芯4替换现有的三层金属网组成的过滤结构,不仅可大大降低过滤装置成本,且可提高过滤效果。本技术的植物纤维滤芯4可过滤直径在10微米以上的杂质,可除去发动机运行过程由于磨合而产生金属粉末,提高机油的清洁度及润滑效果,延长机器寿命。
[0028]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植物纤维滤芯23外包裹有纺布层24,避免植物纤维碎末进入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圆筒状的外壳、两个以上垂直安装的机油滤芯本体及密封盖,所述圆筒状的外壳上部设有进油口,底部中心设有出油口;所述圆筒状的外壳具有一顶部开口的中空空间,所述密封盖可开合地设于所述外壳的顶部开口处,所述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垂直固定后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中空空间内;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为中空的圆筒状,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两端分别设有面盖和底盖,所述面盖和底盖为圆形且中心均设有通孔;当两个以上的机油滤芯本体固定连接时,其中一机油滤芯本体的面盖与另一个机油滤芯本体的底盖焊接固定;所述机油滤芯本体包括中空圆筒状的植物纤维滤芯,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外包裹有有纺布层,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内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内金属支撑网,所述植物纤维滤芯外圈表面在有纺布层外设有环形的外金属支撑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中,所述面盖外边缘向所述植物纤维滤芯方向延伸设有第一扣边,所述面盖内表面设有一圈定位所述植物纤维滤芯的第一定位环;所述植物纤维滤芯的一端卡置于所述第一扣边与第一定位环形成的第一定位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在船舶中的机油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芯本体中,所述底盖外边缘向所述植物纤维滤芯方向延伸设有第二扣边,所述底盖内表面设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晖潘鸿锟潘守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胜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