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壳总成及应用该机壳总成的投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813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机壳总成包含主机壳、次机壳及活动机构。其中,主机壳具有第一外型轮廓以及设于主机壳上的开口,次机壳具有第二外型轮廓,而活动机构连接主机壳与次机壳,适可使次机壳在遮蔽位置及开启位置间运动。当次机壳处于开启位置时,主机壳与次机壳间适可界定出空间;当次机壳处于遮蔽位置时,次机壳适可至少局部覆盖开口,且第一外型轮廓与第二外型轮廓共同形成第三外型轮廓,第一外型轮廓与第三外型轮廓的实质上相同或不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壳总成,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投影装置中的活动式机壳总成。
技术介绍
在现有各类的家用电器产品中,经常应用机壳结构,容纳并整合各种电子零组件于其内部。例如,电脑装置、投影装置等机电设备均应用了不同型态的机壳结构。请参照图1A,图中显示目前机电设备中常见的机壳结构,其具有多个开口,便利设置于机电设备中的风扇,将机电设备内部所产生的高热通过上述开口向外排出(如附图中所示的箭号)。此外,为了防止灰尘、纸片、落叶、碎石等异物掉入机电设备中,造成机电设备中各种零组件的毁损,常见的技术即是将上述开口设计成类似蜂巢状的微小开口,以兼顾散热与阻挡异物的功能。以投影装置为例,为减少光害影响投影品质,使用者常于较暗的环境下操作投影装置,以获得较佳的成像效果。因此,投影装置的机壳结构除了必须兼顾散热与阻挡异物的功能外,通常也须于投影装置工作时,尽可能防止部份内部光线外漏的遮光功能。若机壳结构的遮光功能不理想时,投影装置的内部光线将由机壳结构内漏出,影响暗房环境下投影装置的成像效果,也影响影像观赏者的观赏情绪。因此,目前公知的机壳结构乃于机壳结构上相对上述开口的外部位置设置若干遮光片,以加强机壳结构阻挡异物入侵与阻挡内部光线外漏的功能。承上所述,请参照图1B所示,其显示公知应用于投影装置中的遮光片,其具有类似百叶窗的结构,作为阻挡异物与遮光之用。然此种遮光片-->多半为固定式,因此投影装置并无法封闭开口,导致异物通过遮光片与开口间的空隙进入到机壳结构中,并于投影装置开始工作时产生不同程度的受损。此外,即便部分公知的遮光片为活动式,可于投影装置停止工作时进一步封闭开口,然而此种活动式的遮光片并无连动机构,必须由操作者于投影装置停止工作后,逐一运动此活动式遮光片,以封闭机壳结构的开口,因此繁琐费时。尤其是,此活动遮光片若设计不当,于投影装置工作时,排放废热的气流将于机壳结构与活动遮光片间产生极大的扰动流场,进而产生极大的气流噪音,降低投影装置的使用品质。综合以上,目前公知应用于投影装置的机壳结构无法兼具阻挡异物、防止内部光线外漏与散热等功能。例如,若以增设遮光片数量或者缩短遮光片与机壳结构间距离等手段,企图增强阻挡异物与防止内部光线外漏的功能时,反而会增加散热气流的阻抗,降低散热效果,甚至伴随产生气流扰动的噪音。此外,目前常见的遮光片结构通常不具有美观的外型设计,无法有效提升产品在视觉美观上的附加价值。因此,一种可兼具散热、阻挡异物、防止内部光线外漏以及美观外型等功能的机壳结构实为业界所企求努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机壳总成给易产生高温的机电设备,使该设备内部的废热得以有效地向外排出,并兼具防止异物入侵、降低排热气流噪音等功能。根据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机壳总成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机壳总成包含主机壳、次机壳及活动机构。其中,主机壳具有第一外型轮廓以及设于主机壳上的开口,次机壳具有第二外型轮廓,而活动机构连接主机壳与次机壳,适可使次机壳在遮蔽位置及开启位置间运动。当次机壳处于开启位置时,主机壳与次机壳间适可界定出空间;当次机壳处于遮蔽位置时,次机壳适可至少局部覆盖开口,且第一外型轮廓与第二外型轮廓共同形成第三外型轮廓,第一外型轮廓与第三外型轮廓的实质上相同或不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提供投影装置,该投影装置具有活动式机壳总成,兼-->具易于散热、防止异物入侵、降低排热气流噪音、防止内部光线外漏以及外型美观等功能。根据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投影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该投影装置包含机壳总成以及散热装置。其中,该机壳总成包含主机壳、次机壳及活动机构。具体来说,主机壳具有第一外型轮廓以及设于主机壳上的开口,次机壳具有第二外型轮廓,而活动机构连接主机壳与次机壳,适可使次机壳在遮蔽位置及开启位置间运动。当次机壳处于开启位置时,主机壳与次机壳间适可界定出空间。散热装置为置于主机壳中,将投影装置的热导向开口,并由空间逸散出。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以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在参照附图及随后描述的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当可轻易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精神及其他专利技术目的,以及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与较佳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A为公知机电设备中机壳结构的示意图;图1B为公知投影装置中机壳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2A、2B、3A、3B、4A、4B为应用本专利技术于投影装置中的机壳总成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记说明10:投影装置           100:机壳总成110:主机壳            112:开口120:次机壳            130:活动机构132:枢接机构          134:连杆机构140:空间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针对容易产生高温且具防尘需求的机电设备提供一种机壳总成。特别地是,以下所述的内容为针对应用于投影装置的机壳总成而言。但可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机壳总成并非仅限于应用在投影装置而已,所属
的技术人员,当可在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理后,加以适当地变更或改进。因此,上述改变均应认为落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权利要求中。请参照图2A,图中所示者为应用本专利技术机壳总成的投影装置实施方式。此投影装置与公知投影装置的零组件结构与功能大致相同,为求简洁说明起见,以下仅以本专利技术机壳总成的技术特征相关的内容说明。图2A所示的投影装置10包含机壳总成100,以及设置于该机壳总成100内的光源(图中未示)与散热装置(图中未示)。此光源提供投影成像所需的光线,而散热装置用以将投影装置10工作时所产生的废热向外排出。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投影装置10的机壳总成100包含主机壳110、两个次机壳120以及配合该两个次机壳120的两个活动机构130(例如,枢接机构132)。其中,主机壳110主要作为投影装置10的外壳结构,其包含围绕四周及上、下侧面的多个侧壁,以界定出容置空间,用以容纳投影装置的各种主要零组件。此外,为了排放废热的需要,本实施例在主机壳110上的适当位置设置两个开口112,使上述开口112与散热装置间产生作为排放废热的气道。此外,本专利技术在主机壳110外相对开口112的位置设置次机壳120,以图2A左侧为例,主机壳110与次机壳120间设置有活动机构130,连接主机壳110与次机壳120,使次机壳120在开启位置(如图2A所示的次机壳120位置)及遮蔽位置(如图2B所示的次机壳120位置)间运动。具体来说,为解决公知技术的各种缺失,主机壳110具有第一外型轮廓,次机壳120具有第二外型轮廓。当次机壳120处于开启位置时,主机壳110与次机壳120间适可界定出空间140,使散热装置将投影装置10工作时所产生的废热导向开口112,并由空间140逸散出。其次,当次机壳120处于遮蔽位置时,次机壳120适可选择性地被局部覆盖或全部覆盖于开口112上,此时就整体外观而言,主机壳110的第一外型轮廓与次机壳120-->的第二外型轮廓共同形成第三外型轮廓。请合并参照图2A、2B、3A、3B、4A、4B,图中显示主机壳110的第一外型轮廓与次机壳120的第二外型轮廓的多种具体实施例。就各附图中的次机壳120而言,其并非如公知技术般的百叶窗结构,而为至少局部覆盖开口112的单一整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壳总成,包含: 主机壳,具有第一外型轮廓以及设于该主机壳上的开口; 次机壳,具有第二外型轮廓;以及 活动机构,连接该主机壳与该次机壳,适可使该次机壳相对该主机壳在遮蔽位置及开启位置间运动,其中当该次机壳处于该开启位置时,该主机壳与该次机壳间适可界定出一空间;当该次机壳处于该遮蔽位置时,该次机壳适可至少局部覆盖该开口,且该第一外型轮廓与该第二外型轮廓共同形成第三外型轮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壳总成,包含:主机壳,具有第一外型轮廓以及设于该主机壳上的开口;次机壳,具有第二外型轮廓;以及活动机构,连接该主机壳与该次机壳,适可使该次机壳相对该主机壳在遮蔽位置及开启位置间运动,其中当该次机壳处于该开启位置时,该主机壳与该次机壳间适可界定出一空间;当该次机壳处于该遮蔽位置时,该次机壳适可至少局部覆盖该开口,且该第一外型轮廓与该第二外型轮廓共同形成第三外型轮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主机壳具有侧边,该开口设于该侧边上,当该次机壳处于该遮蔽位置时,该次机壳适可完全覆盖该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主机壳具有顶部,该开口设于该顶部上,当该次机壳处于该遮蔽位置时,该次机壳适可完全覆盖该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还包含一个开口及一个次机壳,其中该主机壳具有两个相对侧边,该两个开口分别设于该两个相对侧边,当该次机壳处于该遮蔽位置时,该两个次机壳适可分别完全覆盖该两个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还包含一个开口及一个次机壳,其中该主机壳具有侧边及顶部,该两个开口分别设于该侧边及该顶部,当该次机壳处于该遮蔽位置时,该两个次机壳适可分别完全覆盖该两个开口。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活动机构为枢接机构,设于该次机壳的侧缘,且该次机壳通过该枢接机构在该遮蔽位置及该开启位置间进行枢转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活动机构为连杆机构,设于该次机壳的侧缘,且该次机壳通过该连杆机构在该遮蔽位置及该开启位置间进行平移运动。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活动机构为电动地运动该次机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活动机构为手动地运动该次机壳。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第一外型轮廓与第三外型轮廓实质上相同。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壳总成,其特征是该第一外型轮廓与第三外型轮廓实质上不同。12.一种投影装置,包含:机壳总成,具有:主机壳,包含开口,设于该主机壳上;次机壳,在遮蔽位置时,适可至少局部覆盖该开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修铭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