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809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土壤修复技术领域的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泡石粉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具体为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0003]土壤修复改良剂一种新型性状为粉剂的生物菌种,具有繁殖快速、生命力强、安全无毒、耐高温,在造粒烘干过程中不失活,能长期保存等特点;含有丰富且高价值活性菌,具有改良土壤结构的功效。由多种益生菌组成,使土壤内有益菌群大量增加恢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透气性加强,有效解决土壤板结问题,改良土壤微生态环境。
[0004]土壤修复改良剂主要包括以下特点:激活土壤、提高作物存活,产生丰富代谢产物等活性物质,强力促生根,根白、根长,毛细根数量;形成保护膜,保水保肥,增强植物根系吸收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产量。能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状况、疏松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增强土壤肥水渗透力;提高肥效、降低成本,分泌有机酸类等物质溶解土壤中作物不易吸收之钙、磷、钾、铁磷、铝磷等化合物;分解土壤中不易分解的有机质,配合有机肥料使用能显著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降低成本;抑菌抗虫、减少病害,分泌植物生长素及多种酶,以增强作物对一些病害的抵抗力;也抑制其他病原菌的生长,补充土壤中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生长繁殖,保护作物根系,减轻土传病害,减少植物病害。提高品质、增加收入,提高作物质量、改善品质,有效恢复农作物原生态等,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0005]现有技术中的土壤修复改良剂直接利用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质混合制成,但其中载体负载的微生物菌含量较低,导致土壤修复改良剂用量大且效果较为一般;而且,待改良的土壤中往往有较多的有害菌,容易与土壤修复改良剂的微生物菌形成竞争,降低土壤修复改良剂的效用。
[0006]因此提出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泡石粉60-70份,沸石粉15-20份,粉煤灰5-8份,石灰石6-9份,斑脱岩3-7份,有机质15-25份,微量元素补充剂5-8份,光合菌3-5份,巨大芽孢杆菌2-3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胶冻样芽胞杆菌1-2份,地衣芽孢杆菌5-8份。
[0009]优选的,所述海泡石粉64-68份,沸石粉16-18份,粉煤灰6-7份,石灰石7-8份,斑脱岩4-6份,有机质16-22份,微量元素补充剂6-7份,光合菌3.5-4.5份,巨大芽孢杆菌2.2-2.8份,枯草芽孢杆菌1.2-1.8份,胶冻样芽胞杆菌1.4-1.6份,地衣芽孢杆菌6-7.5份。
[0010]优选的,所述海泡石粉65份,沸石粉17份,粉煤灰6.5份,石灰石7.5份,斑脱岩5份,有机质20份,微量元素补充剂6.5份,光合菌4份,巨大芽孢杆菌2.5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胶冻样芽胞杆菌1.5份,地衣芽孢杆菌7份。
[0011]优选的,所述有机质包括腐殖酸粉、氨基酸粉和秸秆粉,且腐殖酸粉、氨基酸粉和秸秆粉按质量比2:1:1混合。
[0012]优选的,所述微量补充元素包括螯合铁、螯合镁和螯合铜,且螯合铁、螯合镁和螯合铜按1:2:1混合。
[0013]优选的,所述光合菌的活菌含量为1-3
×
108CFU/ml;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活菌含量为1-2
×
108CFU/ml;所述枯草芽孢杆菌的活菌含量为1-4
×
108CFU/ml;所述胶冻样芽胞杆菌的活菌含量为1-3
×
108CFU/ml;所述地衣芽孢杆菌的活菌含量为1-5
×
108CFU/ml。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的制备方法,该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包括土壤修复改良辅液和土壤修复改良剂,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光合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胞杆菌混合,并向其中加入海泡石粉,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置于摇床中固定2-3h,过滤后得到滤体和滤液;
[0016](2)将滤体、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补充剂及与有机质等质量的水放入电热搅拌机以300-500r/min的转速搅拌25-30min,保持搅拌温度为30-35℃,得到初级土壤修复改良剂;
[0017](3)将初级土壤修复改良剂放入造粒机中造粒,得到土壤修复改良剂;
[0018](4)将沸石粉、滤液和地衣芽孢杆菌放入摇床中固定1-2h,得到土壤修复改良辅液。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摇床的转速为900-1000r/min,保持温度为30-35℃。
[0020]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摇床的转速为600-800r/min,保持温度为35-40℃。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海泡石粉和步骤(4)中的沸石粉预先放置在马弗炉中,保持温度380-420℃,持续加热4-5h,并自然冷却。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海泡石进行加热,在380-420℃的时候,海泡石的疏松程度好,此时,海泡石的比表面积逐渐增至最大,有利于增大微生物菌的固定数量;
[0024]本专利技术通过将海泡石、光合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胞杆菌混合,海泡石结构较为特殊,它具有贯穿整个结构的沸石水通道和孔洞以及大的表面积,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微生物菌种容易负载在海泡石的孔洞内,通过将上述微生物菌固定在海泡石内,避免了微生物菌和土著菌直接接触而形成竞争关系,从而导致微生物菌繁殖数量大量减少,本专利技术将微生物菌负载与海泡石内,给微生物菌提供了较为独立的繁殖生存环境,有利于微生物菌较为快速的繁殖,提高土壤的改善的效力;
[0025]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沸石粉,将滤液、地衣芽孢杆菌和沸石粉混合并得到土壤修复改良辅液,对滤液中残留的光合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胞杆菌进行充分利用,使得残留的微生物菌固定于沸石中,避免了微生物菌的浪费;本专利技术先对土壤施用土壤修复改良辅液,地衣芽孢杆菌能有效的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再对土壤施用壤修复改良剂,
降低了有害菌对光合菌、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样芽胞杆菌的竞争,有利于上述微生物菌的繁殖,高效分解土壤中的难降解有机质,提高土壤的肥质;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合适的原料配比和制备方法,并前后分别施用土壤修复改良辅液和土壤修复改良剂,对土壤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原料:海泡石粉60-70份,沸石粉15-20份,粉煤灰5-8份,石灰石6-9份,斑脱岩3-7份,有机质15-25份,微量元素补充剂5-8份,光合菌3-5份,巨大芽孢杆菌2-3份,枯草芽孢杆菌1-2份,胶冻样芽胞杆菌1-2份,地衣芽孢杆菌5-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粉64-68份,沸石粉16-18份,粉煤灰6-7份,石灰石7-8份,斑脱岩4-6份,有机质16-22份,微量元素补充剂6-7份,光合菌3.5-4.5份,巨大芽孢杆菌2.2-2.8份,枯草芽孢杆菌1.2-1.8份,胶冻样芽胞杆菌1.4-1.6份,地衣芽孢杆菌6-7.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泡石粉65份,沸石粉17份,粉煤灰6.5份,石灰石7.5份,斑脱岩5份,有机质20份,微量元素补充剂6.5份,光合菌4份,巨大芽孢杆菌2.5份,枯草芽孢杆菌1.5份,胶冻样芽胞杆菌1.5份,地衣芽孢杆菌7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质包括腐殖酸粉、氨基酸粉和秸秆粉,且腐殖酸粉、氨基酸粉和秸秆粉按质量比2:1:1混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补充元素包括螯合铁、螯合镁和螯合铜,且螯合铁、螯合镁和螯合铜按1:2:1混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型土壤修复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合菌的活菌含量为1-3
×
108CFU/ml;所述巨大芽孢杆菌的活菌含量为1-2
×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敏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智晟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