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09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涉及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技术领域,所述改良剂由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组成,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壤的调理剂,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

技术介绍

[0002]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源,盐碱地是盐类集积的一个种类,是指土壤里面所含的盐分影响到作物的正常生长的土地,盐碱地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其形成的实质主要是各种易溶性盐类在地面作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重新分配,从而使盐分在集盐地区的土壤表层逐渐积聚起来,一些被盐碱地同时被重金属污染,由于工业“三废”的大量排放使得农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不但直接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也日益威胁到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目前我国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我们所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汞、镉、镍、铬、钒、砷、硒、铁、锰、铜、锌、铅等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超标。这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生物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另有一些重金属则表现为环境污染物。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镉(Cd)、铅(Pb)、铜(Cu)、锌(Zn)和汞(Hg)。
[0003]由于重金属进入土壤后不易分解、转化和富集以及土壤系统本身的结构的复杂性使得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十分困难,对于重度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工程治理方法而言主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一是将污染物清除即去污染;二是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稳定化,即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固定将污染物的活性降低减少在土壤中的迁移性和生物可利用,对于一般的改良剂,其使用的针对性较强,对于一些不适配的土壤甚至会造成土壤营养的贫化。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改良剂对于受到汞、铅、铬、砷、镉、硒、氟、硼等重金属污染的盐碱地土壤,而且也可以使用到含有重金属的垃圾燃烧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可以对大部分的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且治理效果较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改良剂对于受到汞、铅、铬、砷、镉、硒、氟、硼等重金属污染的盐碱地土壤,而且也可以使用到含有重金属的垃圾燃烧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可以对大部分的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
[0006]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所述改良剂由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组成,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5-7):(1-10):(1-3):(1-5):(1-4)。
[0007]优选地,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6:5:2:3:2。
[0008]优选地,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5:1:1:1:1。
[0009]优选地,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和钙镁磷肥的质量比为7:10:3:5:4。
[0010]优选地,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为沸石、海泡石、坡缕石和蒙脱石中的至少一种。
[0011]优选地,所述有机肥为动物粪便和植物残体中的至少一种。
[0012]优选地,所述钙镁磷肥为硝酸钠、硝酸钾、硝基复合肥和生石灰中的至少一种。
[0013]优选地,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与现有技术相比:
[0015]本治理剂对于受到汞、铅、铬、砷、镉、硒、氟、硼等重金属污染的盐碱地土壤而且也可以使用到含有重金属的垃圾燃烧渣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可以对大部分的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治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7]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所述改良剂由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组成,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5-7):(1-10):(1-3):(1-5):(1-4),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为沸石、海泡石、坡缕石和蒙脱石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钙镁磷肥为硝酸钠、硝酸钾、硝基复合肥和生石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0018]通过加入本专利技术中的改良剂可以调节土壤环境、控制反应条件、改变污染物的形态、水溶性、迁移性和生物有效性,使污染物钝化,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且适用于绝大部分被污染的土地,治理效果较佳。
[0019]土壤中的重金属一部分以阳离子形式存在,这部分重金属的迁移性大、生物可利用性高、危害最大,加入石灰性物质,可以提高土壤PH值,使某些重金属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从而达到对土壤的治理,本专利技术的改良剂的组分中也可以添加加石灰硫黄合剂、硫化钠和有机硫化物等含硫物质,或有机质等促还原物质,降低土壤EH值,使重金属生成硫化物沉淀,土壤的酸碱度是选择合适沉淀剂的关键,通过石灰、高炉灰、矿渣、粉煤灰等碱性物质对重金属污染的酸性土壤治理,配施一定量的钙镁磷肥、硅肥等钙镁磷肥,效果更佳。
[0020]对于污染的酸性土壤治理,施加一些碱性的肥料,例如,钙镁磷肥、硅肥等可以对酸性土壤有效的治理,如在Cd污染区,施加石灰类物质,Cd与HCO,作用形成新的物质,从而减少土壤中可交换态Cd的比例,有效抑制水稻对土壤中Cd的吸收,水溶态Cd随石灰用量的增加而急剧减少,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重金属污染的碱性土壤中,如碳酸盐褐土,含碳酸钙高,土壤中有效磷易被固定,不宜施石灰等碱性物质,而施加磷酸一氢钾可使重金属形成难溶性磷酸盐,还可增加有效磷含量,效果显著。
[0021]在一些的土壤中,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能吸附、沉淀、固定重金属,具有高交换
容量的合成沸石能吸附、钝化重金属,降低其生物可利用性,对Cr污染土壤(浓度为49.5m g/kg)投加土重1%~2%的膨润土、合成沸石等硅铝酸盐驯,即显著降低污染土壤作物中的Cr浓度,如莴苣叶中Cr浓度的削减率达60%~88%。沸石和肥料一起使用,可使重金属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根部和茎部。
[0022]为了证明专利技术的效果与预期的效果相同,公开三个具体的实施例,并且通过实验对三个实施例中的改良剂的性能进行测试,并且选取一些常见的改良剂高炉水泥、消石灰、氧化镁改性剂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0023]实施例1
[0024]实施例1公开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所述改良剂由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组成,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6:5:2:3:2。
[0025]实施例2
[0026]实施例2公开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所述改良剂由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良剂包括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5-7):(1-10):(1-3):(1-5):(1-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质、钙镁磷肥和螯合剂的质量比为6:5:2:3: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理盐碱地的土壤调理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蓬松多孔的矿物石颗粒、有机肥、石灰性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毅魏淑敏朱本飞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