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7937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包括可移动的转运工装以及举升定位工装,所述转运工装包括底座和装夹部,所述装夹部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装夹部之间预留有用于装配天线阵面的空间;所述举升定位工装包括若干独立布置且相互传动的升降部,所述转运工装能够移至若干升降部之间并与之锁紧定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减少了总装过程中天线阵面不必要的吊装转运,提升总装作业的安全性,提高天线装配的操作便利性,确保装配效率。确保装配效率。确保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相控阵天线装配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雷达阵面装配时所用的转运与举升、定位工装。

技术介绍

[0002]在相控阵天线装配集成过程中,为保障相控阵天线阵面的支撑、运输及姿态变换,需要配置相控阵天线阵面装配工装。现有的阵面装配工装使用过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1)每种天线需要单独设计专用装配工装,没有充分多用途利用的场景,造成不同装配工艺流程环节阵面调整、吊装准备周期长,如天线阵面在人工装配工位、自动化装配工位流转时需更改工装并重新吊装、固定等,存在资源及成本浪费的情况。
[0004](2)现有工装与阵面采用螺栓紧固的安装结构形式,吊装时需要调整并保持阵面框架两侧安装孔与工装上多个固定孔完全配合才能安装,由于阵面框架与工装之间的配合间隙小,存在阵面吊装定位难度大的问题,在吊装的过程中需要多人进行阵面姿态的反复调整,保证所有孔位对才能安装到位,整个吊装过程费时费力。
[0005](3)天线阵面在不同工位的转运不方便,如人工装配-自动化装配-暗室测试等不同工位间,需要反复进行吊装转运,吊装准备时间长、且不安全。
[0006](4)天线阵面在现有工装上只能安装固定成竖直姿态,只能保证工人操作基本的可达性,工人进行阵面底部区域零组件安装时操作不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包括可移动的转运工装以及举升定位工装,所述转运工装包括底座和装夹部,所述装夹部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装夹部之间预留有用于装配天线阵面的空间;所述举升定位工装包括若干独立布置且相互传动的升降部,所述转运工装能够移至若干升降部之间并与之锁紧定位。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减少了总装过程中天线阵面不必要的吊装转运,提升总装作业的安全性,提高天线装配的操作便利性,确保装配效率。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1]进一步,所述装夹部包括支架和挂接板,所述挂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挂接板上设有挂接天线阵面转接板的挂钩和定位孔。
[0012]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天线阵面直接挂在挂接板的挂钩上,并通过定位销穿过定位孔和天线阵面转接板进行天线阵面的挂接和定位。
[0013]进一步,所述装夹部还包括齿轮回转支承、连接齿轮和齿轮驱动结构,所述齿轮回转支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齿轮安装在所述齿轮回转支承上,所述挂接板安装在所述连接齿轮上,所述齿轮驱动结构与所述连接齿轮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接齿轮转动。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齿轮驱动结构驱动连接齿轮转动,带动其上的挂接板转动,进而带动挂接在挂接板上的天线阵面翻转。
[0015]进一步,所述挂接板上设有限制所述天线阵面翻转角度的限位块。
[001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块的设置可为天线阵面的翻转角度进行限制。
[0017]进一步,所述挂钩为U型挂钩,所述挂钩为3个且呈品字型排布。
[0018]进一步,所述挂钩中部的U型挂口靠近挂接板的位置凹陷形成一U型定位槽。
[00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U型定位槽可以对挂接在挂钩上的天线阵面转接板进行限位。
[0020]进一步,所述升降部包括蜗轮蜗杆减速器、立柱、导轨、丝杠和滑块,所述导轨布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丝杠安装在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上且间隔布置在所述立柱一侧,所述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丝杠上且滑动连接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滑块上设有用于连接转运工装底座的连接部。
[002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将转运工装安装在滑块上,利用丝杠传动进行升降驱动。
[0022]进一步,若干所述升降部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并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滑块的同步升降。
[002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传动轴可以实现升降部上滑块的同步升降。
[0024]进一步,所述升降部为四组且合围成立方体的升降定位空间,其中邻近布置的两组升降部上分别设有与各自蜗轮蜗杆减速器连接的行星减速器,两个所述行星减速器通过可快拆的传动轴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行星减速器连接有所述驱动电机;且该邻近布置的两组升降部分别通过传动轴与另两组升降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连接。
[0025]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滑块上的连接部适配的定位螺栓孔;所述底座靠近周侧的位置以及所述装夹部顶部分别设有吊装挂钩。
[0026]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利用定位螺栓孔与滑块进行连接,吊装挂钩方便天线阵面的吊装。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转运工装与举升定位工装未组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运工装与举升定位工装组装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举升定位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运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2]100、转运工装;101、底座;102、支架;103、挂接板;104、挂钩;105、定位销;106、齿
轮回转支承;107、连接齿轮;108、齿轮驱动结构;109、限位块;111、定位螺栓孔;112、吊装挂钩;113、可调节福马轮;
[0033]200、举升定位工装;201、升降部;202、蜗轮蜗杆减速器;203、立柱;204、导轨;205、丝杠;206、滑块;207、行星减速器;208、驱动电机;209、传动轴;210、定位平台;
[0034]300、天线阵面;301、天线阵面转接板;302、挂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6]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包括可移动的转运工装100以及举升定位工装200,所述转运工装100包括底座101和装夹部,所述装夹部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101上,两个所述装夹部之间预留有用于装配天线阵面300的空间;所述举升定位工装200包括若干独立布置且相互传动的升降部201,所述转运工装100能够移至若干升降部201之间并与之锁紧定位。
[0037]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所述装夹部包括支架102和挂接板103,所述挂接板103安装在所述支架102上,所述挂接板103上设有挂接天线阵面转接板301的挂钩104和定位孔。
[0038]其中,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转运工装100整体采用钢架焊接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主要利用两个对称布置的装夹部固定待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的转运工装以及举升定位工装,所述转运工装包括底座和装夹部,所述装夹部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两个所述装夹部之间预留有用于装配天线阵面的空间;所述举升定位工装包括若干独立布置且相互传动的升降部,所述转运工装能够移至若干升降部之间并与之锁紧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部包括支架和挂接板,所述挂接板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挂接板上设有挂接阵面转接板的挂钩和定位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部还包括齿轮回转支承、连接齿轮和齿轮驱动结构,所述齿轮回转支承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连接齿轮安装在所述齿轮回转支承上,所述挂接板安装在所述连接齿轮上,所述齿轮驱动结构与所述连接齿轮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连接齿轮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接板上设有限制所述天线阵面翻转角度的限位块。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为U型挂钩,所述挂钩为3个且呈品字型排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天线阵面自动化装配工装,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红伟卞玉柱熊强杨永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无线电测量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