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7855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5
本申请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架体、挂筒组件、升降装置、一号位置传感器和二号位置传感器;架体设有第一弯曲部和第二弯曲部,架体的第一侧壁上设有第一滑轨,架体的第三侧壁上设有第二滑轨;挂筒组件包括外框、固定板、悬挂件和连接件,外框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上;固定板安装在外框的顶端,固定板的板面延伸至外框外部;外框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悬挂件滑动连接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上;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悬挂件的一侧;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传动组件,传动组件与连接件固定;一号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架体的第一侧壁上,邻近第一弯曲部,二号位置传感器安装在架体的第一侧壁上,远离第一弯曲部。其方便倒垃圾桶内的垃圾。圾桶内的垃圾。圾桶内的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上料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垃圾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当前厨余垃圾收纳桶一般为两种规格50公斤和120公斤两种。当里面放满垃圾的时候是很重的,对于很多环卫人员都是很难提起来,尤其是女性使用者,更不要说抬高到垃圾处理设备入料口的位置。大规格的垃圾桶两个人一起抬也很难,这就使得在倒垃圾桶内的垃圾时十分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方便了倒垃圾桶内的垃圾。
[0004]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架体、挂筒组件、升降装置、一号位置传感器和二号位置传感器;
[0005]所述架体呈框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
[0006]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框状;
[0007]其中,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曲部,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弯曲部相对应的第二弯曲部;
[0008]其中,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邻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
[0009]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对设置;
[0010]所述挂筒组件包括外框、固定板、悬挂件和连接件,所述外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上;
[0011]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框的顶端,所述固定板的板面延伸至所述外框的外部;
[0012]其中,所述外框的顶端为所述外框邻近所述架体的第二侧壁的一端;
[0013]所述外框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其中,所述第三滑轨对应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所述第四滑轨对应所述第二滑轨设置;
[0014]所述悬挂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上,所述悬挂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架体的板面平齐设置,且所述悬挂件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适用于放置垃圾桶;
[0015]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悬挂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均滑动连接;
[0016]所述升降装置垂直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四侧壁上,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传动组件,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0017]所述一号位置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上,且邻近所述第一弯曲部,所述二号位置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上,且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
[001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悬挂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调节板,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匚”字形连接;
[0019]所述第一侧板呈矩形板状,且所述第一侧板上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缺角;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
[0020]所述第三侧板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平齐设置;
[0021]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上,所述调节板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调节板伸出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
[00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底板;
[0023]所述第一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背对所述第三滑轨的板面,所述第一杆沿所述第三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侧板背对所述第四滑轨的板面,所述第二杆沿所述第四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
[0024]所述第一杆邻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出部,且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凸出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凸出部邻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且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匹配;
[0025]所述第二杆邻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出部,且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凸出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所述第二凸出部邻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且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
[0026]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固定板设置;
[0027]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00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邻近所述第三滑轨的一侧板面设有第三滑轮,且所述第三滑轮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三滑轮与所述第三滑轨相匹配;
[0029]所述第三侧板邻近所述第四滑轨的一侧板面设有第四滑轮,且所述第四滑轮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四滑轮与所述第四滑轨相匹配;
[0030]所述外框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呈柱状,且所述第一框体邻近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所述第三滑轨开设在所述第一框体上;
[0031]所述第二框体呈柱状,所述第二框体邻近所述第二滑轨设置,所述第四滑轨开设在所述第二框体上,且所述第二框体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框体的结构相同;
[0032]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第一框体的顶端和所述第二框体的顶端,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框体的底端和所述第二框体的底端;
[0033]所述第一框体上设有第三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的凸出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且所述第三凸出部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三凸出部邻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设有第五滑轮,且所述第五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匹配;
[0034]所述第二框体上设有第四凸出部,所述第四凸出部的凸出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且所述第四凸出部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四凸出部邻近所述第二滑轨的
二侧设有第六滑轮,且所述第六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
[00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侧板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贯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滑道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所在的直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板面垂直设置;
[0036]所述调节板设有多个,多个所述调节板呈结构相同的矩形板状,且多个所述调节板沿所述滑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多个所述调节板适用于通过螺栓穿过所述调节板和所述滑道,使得所述调节板固定在所述第二侧板上。
[00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壁上,且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伸出所述连接板的顶端板面设置;
[0038]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座、滚动链轮和传动链条;
[0039]所述连接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顶端,所述滚动链轮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传动链条设置在所述滚动链轮上,且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滚动链轮相匹配;
[0040]所述传动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传动链条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
[004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滚动链轮包括第一链轮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挂筒组件、升降装置、一号位置传感器和二号位置传感器;所述架体呈框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依次首尾连接形成所述框状;其中,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的一端设有第一弯曲部,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弯曲部相对应的第二弯曲部;其中,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与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弯曲部和所述第二弯曲部均邻近所述第二侧壁设置;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沿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架体的第三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对设置;所述挂筒组件包括外框、固定板、悬挂件和连接件,所述外框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外框的顶端,所述固定板的板面延伸至所述外框的外部;其中,所述外框的顶端为所述外框邻近所述架体的第二侧壁的一端;所述外框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其中,所述第三滑轨对应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所述第四滑轨对应所述第二滑轨设置;所述悬挂件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三滑轨和所述第四滑轨上,所述悬挂件远离所述架体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架体的板面平齐设置,且所述悬挂件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适用于放置垃圾桶;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在所述悬挂件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均滑动连接;所述升降装置垂直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四侧壁上,所述升降装置的顶部设有传动组件,且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一号位置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上,且邻近所述第一弯曲部,所述二号位置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架体的第一侧壁上,且远离所述第一弯曲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调节板,且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呈“匚”字形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呈矩形板状,且所述第一侧板上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缺角;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侧板的结构与所述第一侧板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三侧板与所述第四滑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三侧板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一侧板邻近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平齐设置;所述调节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上,所述调节板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调节板伸出所述第二侧板的板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杆、第二杆和底板;所述第一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侧板背对所述第三滑轨的板面,所述第一杆沿所述第
三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三侧板背对所述第四滑轨的板面,所述第二杆沿所述第四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杆邻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凸出部,且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凸出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所述第一凸出部邻近所述第一滑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轮,且所述第一滑轮与所述第一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二杆邻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凸出部,且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凸出方向为背离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所述第二凸出部邻近所述第二滑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轮,且所述第二滑轮与所述第二滑轨相匹配;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杆固定连接,且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邻近所述第三滑轨的一侧板面设有第三滑轮,且所述第三滑轮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三滑轮与所述第三滑轨相匹配;所述第三侧板邻近所述第四滑轨的一侧板面设有第四滑轮,且所述第四滑轮邻近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第四滑轮与所述第四滑轨相匹配;所述外框包括第一框体和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呈柱状,且所述第一框体邻近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所述第三滑轨开设在所述第一框体上;所述第二框体呈柱状,所述第二框体邻近所述第二滑轨设置,所述第四滑轨开设在所述第二框体上,且所述第二框体的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采翼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