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气扰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769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烟气扰流装置,所述烟气扰流装置包括烟道段(5)和扰流机构(6),扰流机构(6)含有依次连接的转轴(13)和驱动组件(7),转轴(13)外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沿转轴(13)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扰流挡板(10)位于烟道段(5)内,驱动组件(7)能够驱动转轴(13)和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以转轴(13)的轴线为轴转动。该烟气扰流装置能够充分破坏烟气的层流状态,使烟气在喷氨后得到充分混合,最终使烟气整体温度趋于一致,彻底消除温度流场的偏差,解决SCR入口弯头烟道温度流场不均的问题。烟道温度流场不均的问题。烟道温度流场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气扰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烟气扰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厂排放烟气在2018年以前不考虑设计脱硝装置,因此大部分烟气处理是在脱硫后进行改造,加装脱硝装置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通常采用的工艺方式是中低温SCR脱硝技术,核心设备为钒钛基催化剂。催化剂一般活性成分适用温度区间为260℃~420℃,当温度低于260℃时,脱硝入口的氨与烟气中的硫反应生成硫酸氨或硫酸氢氨,在一定温度区域范围内,硫酸氢氨会附着或者渗入脱硝催化剂的微孔中,阻碍烟气中NH3和NO扩散到催化剂活性颗粒表面进行还原反应,引起催化剂活性失效,造成催化剂中毒。
[0003]将SCR系统布置在除尘脱硫装置之后,烟气先经湿式静电除尘后进入SCR脱硝系统。在SCR系统内,通过加热装置烟气温度升至260℃~300℃左右进入SCR反应器催化剂层进行脱硝,出来的烟气与SCR进口烟道内的低温烟气换热降温,经烟囱排出。此时烟气低硫低尘,对于催化剂的毒化效果大大降低。目前市场上70%采用脱硫后进行脱硝工艺。但中低温情况下对于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要求更高,而常规钒钛系催化剂对于低温活性效果不佳,如何提升低温下催化剂活性是目前催化剂厂家所需面临的一大难题。此外,烟气300℃以下,硫酸氢氨会发生结露现场,堵塞催化剂微孔或形成堆积黏附堵塞现象,需要定期升温热解硫酸氢氨,进行催化剂活化,会大幅度提高运行维护成本。
[0004]烧结烟气经脱硫后温度通常仅为50℃~60℃,为保证SCR脱硝装置的正常温度运行,通过加热炉补热烧结烟气来确保SCR入口烟气温度高于260℃,加热炉补热后的烟气需均匀通过催化剂模块,不仅能减少加热炉的补热量,也能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0005]烟气脱硝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将烧结烟气中的NOx及粉尘降低至最新国家环保要求以下,减少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技术实施后,对于改善企业环境污染和保证生产将起十分重要的作用。主流钢铁烟气SCR脱硝系统因素除了催化剂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烟气流场的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使烟气SCR脱硝系统中烟气流场均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烟气扰流装置,该烟气扰流装置能够充分破坏烟气的层流状态,使烟气在喷氨后得到充分混合,最终使烟气整体温度趋于一致,彻底消除温度流场的偏差,解决SCR入口弯头烟道温度流场不均的问题。
[0007]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烟气扰流装置,包括烟道段和扰流机构,扰流机构含有依次连接的转轴和驱动组件,转轴外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挡板,多个第一扰流挡板沿转轴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扰流挡板位于烟道段内,驱动组件能够驱动转轴和多个第一扰流挡板以转轴的轴线为轴转动。
[0008]第一扰流挡板为椭圆形结构,第一扰流挡板的长轴与转轴的轴线平行,多个第一
扰流挡板均位于第一平面内。
[0009]转轴外固定套设有矩形管,第一扰流挡板的内表面与矩形管连接固定,第一扰流挡板与矩形管的侧壁层叠设置。
[0010]第一扰流挡板的内表面设有加强板,加强板与第一扰流挡板垂直,加强板的位置与第一扰流挡板的短轴相对应。
[0011]第一扰流挡板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沟槽,沟槽沿第一扰流挡板的直径方向设置,多个沟槽沿第一扰流挡板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列。
[0012]沿第一扰流挡板的中心向第一扰流挡板的边缘的方向,沟槽的深度逐渐增大,且沟槽的宽度也逐渐增大。
[0013]转轴外还设有多个第二扰流挡板,多个第二扰流挡板沿转轴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第二扰流挡板与第一扰流挡板构造相同,第二扰流挡板的内表面与矩形管连接固定。
[0014]多个第二扰流挡板均位于第二平面内,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矩形管位于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平面之间,第一扰流挡板和第二扰流挡板沿转轴的轴线方向交替排布,相邻的第一扰流挡板与第二扰流挡板之间存在重叠区域。
[0015]烟道段为90度弯头,烟道段的入口朝下,烟道段的出口朝向水平方向,所述烟气扰流装置包括多个扰流机构,多个扰流机构的转轴之间相互平行,转轴的轴线与烟道段的中心线所在的平面垂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现有烟气脱硝烟道内在不改变现有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加装,加装的烟气扰流装置加工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安装方便,同时便于检修和调整。采用该烟气扰流装置后,可以减少因烟气湍流发生的振动和喷氨混合而造成的烟气SCR入口温度不均匀,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提高催化剂运行寿命,提高脱硝反应器整体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是在实施例1中本技术所述烟气扰流装置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中A方向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中第一扰流挡板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21]图4是在实施例1中第一扰流挡板的主视图。
[0022]图5是在实施例1中第一扰流挡板的后视图。
[0023]图6是在实施例1中第一扰流挡板的左视图。
[0024]图7是在实施例1中本技术所述烟气SCR脱硝系统的示意图。
[0025]图8是在实施例2中本技术所述烟气扰流装置的示意图。
[0026]图9是图8中B方向的示意图。
[0027]图10是图8中第一扰流挡板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0028]图11是第一扰流挡板和第二扰流挡板混合使用的示意图。
[0029]1、烟气入口下弯头;2、热烟气混合装置;3、喷氨装置;4、氨气静态混合器;5、烟道段;6、扰流机构;7、驱动组件;8、传感器;9、SCR脱硝反应器入口烟道;10、第一扰流挡板;11、
加强板;12、矩形管;13、转轴;14、第二扰流挡板;15、沟槽;16、主烟道;17、SCR脱硝反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31]实施例1
[0032]一种烟气扰流装置,包括烟道段5和扰流机构6,扰流机构6含有依次连接的转轴13和驱动组件7,转轴13外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沿转轴13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扰流挡板10位于烟道段5内,驱动组件7能够驱动转轴13和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以转轴13的轴线为轴转动设定的角度,如图1至图3所示。
[0033]在SCR脱硝反应中,影响脱硝效率的主要因素有烟气温度、催化剂参数包括活性温度、节距、孔隙率等及反应器流场分布等。其中在催化剂各项性能参数与反应器布置方式得以确定的前提下,要想实现脱硝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及NH3逃逸率的降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反应器内,尤其是入口后的烟气流场均匀性是否良好。
[0034]在本技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烟气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烟气扰流装置包括烟道段(5)和扰流机构(6),扰流机构(6)含有依次连接的转轴(13)和驱动组件(7),转轴(13)外设有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沿转轴(13)的轴线方向间隔排列,第一扰流挡板(10)位于烟道段(5)内,驱动组件(7)能够驱动转轴(13)和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以转轴(13)的轴线为轴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扰流挡板(10)为椭圆形结构,第一扰流挡板(10)的长轴与转轴(13)的轴线平行,多个第一扰流挡板(10)均位于第一平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烟气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转轴(13)外固定套设有矩形管(12),第一扰流挡板(10)的内表面与矩形管(12)连接固定,第一扰流挡板(10)与矩形管(12)的侧壁层叠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烟气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扰流挡板(10)的内表面设有加强板(11),加强板(11)与第一扰流挡板(10)垂直,加强板(11)的位置与第一扰流挡板(10)的短轴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烟气扰流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扰流挡板(10)的外表面设有多个沟槽(15),沟槽(15)沿第一扰流挡板(10)的直径方向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鑫杨明华杨源满张金成丁勇山井小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