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7693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包括定位输送装置、定位构件以及扎针组件,所述定位构件和所述扎针组件均被设置在所述定位输送装置内,所述定位构件存在压缩和释放两种状态,控制所述定位输送装置使得所述定位构件由压缩状态转换成释放状态时,至少部分的所述定位构件位于冠状静脉窦内或左心耳内,随后所述扎针组件被释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少了扎针组件在右心房内寻找锚定点的时间、增强了锚定点的精准性、简化了手术操作的步骤,从而减少术中所需时间,更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床意义。床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人的心脏有四个腔室,同时具有四个瓣膜,分别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其中,三尖瓣位于右心房与右心室之间。二尖瓣位于左心房与左心室之间。另两个瓣膜位于心室与血管系统之间。主动脉瓣分隔左心室与主动脉,而肺动脉瓣分隔右心室与肺动脉。
[0003]在任何时刻人类心脏四个瓣膜中的任何一个,不管是主动脉瓣,左边的二尖瓣, 还是右边的肺动脉瓣和三尖瓣,可能出现多种形式的功能失常及各种病变,如感染、遗传造成的瓣膜组织位移、或结构性失效(瓣膜关闭不全),均可能破坏血液正常的单向流动, 而导致死亡。
[0004]其中,瓣膜关闭不全是一类常见的瓣膜疾病。针对瓣膜关闭不全的传统治疗手段包括适用于轻度的药物治疗与有手术指征的外科治疗。到目前为止,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瓣膜的置换以及修复是瓣膜严重关闭不全的首选治疗方法。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日趋成熟,通过介入手术置换/修复瓣膜成为目前治疗瓣膜疾病的主流。
[0005]具体地,用于置换/修复二尖瓣、主动脉瓣或是肺动脉瓣的技术都是已知的。相反,对于三尖瓣领域的研究却是知之甚少。
[0006]三尖瓣关闭不全多继发于导致右心室扩张的病变,发病率相当高,如原发性肺动脉高压、二尖瓣病变、肺动脉瓣或漏斗部狭窄、右心室心肌梗塞等。其中,通过三尖瓣修复手术治疗可对三尖瓣关闭不全或瓣周漏有明显改善且效果能长久维持。
[0007]专利CN102869318 B描述了一种用于瓣膜修复的器械,所述修复器械包括:支架;纵向构件,所述纵向构件具有接合于环状环的远端,其中所述环状环横向延伸自所述纵向构件;以及组织锚,所述组织锚接合于所述环状环,以使所述组织锚能够 相对于所述环状环、所述纵向构件、和所述支架转动;其中,所述支架经由所述纵向构件接合于所述组织锚;其中,所述用于瓣膜修复的器械进一步包括适配器,所述适配器成一定形状以限定穿过所述环状环的圆柱形部分,所述适配器具有固定地接合于所述组织锚的近端部分的远端。所述专利问题在于,植入的假体支架结构过于复杂,容错率低,手术的释放及修复操作相对复杂,不利于医务人员的操作甚至由于操作步骤的繁琐导致操作失误的可能。
[0008]专利CN104000625 B描述了米特拉利根公司的一种三尖瓣修复设备,包括:第一组织锚,其包括远侧部和近侧部;第一组织锚的远侧部可在右心室内侧目标锚定处展开;第一组织锚的近侧部可在目标锚定处右心房内侧展开;第二组织锚,其包括远侧部和近侧部;第二组织锚的远侧部可在右心室内第二位置展开;
[0009]第二组织锚的近侧部可在第二位置从右心房内侧展开;通过使第一组织锚的远侧部从右心室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以及该组织锚的近侧部从右心房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来展开第一组织锚;通过使第二组织锚的远侧部从右心室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
与该组织锚的近侧部 从右心房内侧抵靠三尖瓣环处定位来展开第二组织锚以改变第一和第二组织锚之间的距离。该专利的问题在于,定位过程不够精准以及操作过程繁琐,导致整个手术过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术中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到病人的情况,影响手术的成功率及病人术后的恢复情况,会大幅增加病人的术后并发症。
[0010]综上所述,现有的瓣膜修复系统/设备在人体植入的假体结构复杂,容错率低,同时手术定位过程及操作比较复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一种操作便利且定位精准的瓣膜修复系统/设备来解决这一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该扎针系统具备以下优点:1.减少了扎针组件在心房内寻找锚定点的时间;2.增强了锚定点的精准性;3. 简化了手术操作的步骤。
[001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包括定位输送装置、定位构件以及扎针组件,所述定位构件和所述扎针组件均被设置在所述定位输送装置内,所述定位构件存在压缩和释放两种状态,控制所述定位输送装置使得所述定位构件由压缩状态转换成释放状态时,至少部分的所述定位构件位于冠状静脉窦内或左心耳内,随后所述扎针组件被释放并锚定于目标位置处。
[0013]其中,所述定位构件包括定位框架、与定位框架配合连接的调弯扎针轨道,所述扎针组件可以沿着调弯扎针轨道输送至目标锚定处处。
[0014]其中,所述定位框架包括上支架以及与上支架远端配合连接的下支架,所述下支架进入并释放在冠状静脉窦或左心耳内,所述上支架远端释放后的最大直径大于冠状静脉窦或左心耳的直径。
[0015]其中,所述扎针组件包括藏针管、锚定针、推针管以及连接件,所述锚定针的针尾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推针管套设在连接件上,所述推针管的远端靠近锚定针的针尾,所述锚定针的针头靠近藏针管的远端。
[0016]其中,所述上支架可以是由若干根导丝编织而成,所述调弯扎针轨道与其中一根导丝配合连接;具体地,可以在调弯扎针轨道上设置一个开槽,导丝的一端由这个开槽进入调弯扎针轨道内并由调弯扎针轨道远端的开口伸出,此时调弯扎针轨道会贴靠住导丝并使其远端的开口所在的位置就是我们需要锚定的目标锚定处。
[0017]其中,所述上支架可以是由若干根导丝编织而成,可以在相邻两根导丝上分别固定一根编织丝,所述调弯扎针轨道可以沿着这两根编织丝移动直至调弯扎针轨道的远端达到我们需要锚定的目标锚定处。
[0018]其中,所述下支架可以是螺旋状结构,下支架在冠状静脉窦内并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所述上支架可以只是一根远端具有一定弧度的导丝,所述调弯扎针轨道贴靠住导丝,且当下支架位于冠状静脉窦内时,调弯扎针轨道远端的开口的位置在我们需要锚定的目标锚定处。
[0019]其中,所述定位框架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所述定位框架可以是镍钛合金或钛镍铜或钛镍铜其中的一种。
[0020]其中,所述定位框架具有预设形状;定位框架在输送管撤离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
状,方便藏针管能顺利到达定位点,减少锚定针需要寻找扎针点的时间。
[0021]其中,所述藏针管的远端被设置成尖端,所述尖端易于刺入心脏组织;在定位框架找到冠状静脉窦后,藏针管沿着调弯扎针轨道进入右心房内直至藏针管的远端扎入心脏组织内。
[0022]其中,所述锚定针的针尾固定连接有推动件;推针管的远端抵住推动件,使得锚定针向藏针管的远端移动直至针头扎进心脏组织内;所述锚定针由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制成,如:镍钛合金或钛镍铜或钛镍铜等;锚定针具有预设形状,在撤离藏针管进入心脏组织时能恢复其原来的形状,以达到锚定的效果。
[0023]其中,所述连接件由柔性材料制成;连接件可以是线、绳、纤维、纱线、细丝、棉线等。
[0024]其中,所述目标锚定处在右心房内隔瓣瓣叶的根部或是在左心房内后瓣瓣叶的根部。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6]1.区别于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输送装置、定位构件以及扎针组件,所述定位构件和所述扎针组件均被设置在所述定位输送装置内,所述定位构件存在压缩和释放两种状态,控制所述定位输送装置使得所述定位构件由压缩状态转换成释放状态时,至少部分的所述定位构件位于冠状静脉窦内或左心耳内,随后所述扎针组件被释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构件包括定位框架、与定位框架配合连接的调弯扎针轨道,所述扎针组件可以沿着调弯扎针轨道输送目标锚定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锚定处在右心房内隔瓣瓣叶的根部或是在左心房内后瓣瓣叶的根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扎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架包括上支架以及与上支架远端配合连接的下支架,所述下支架进入并释放在冠状静脉窦或左心耳内,所述上支架远端释放后的最大直径大于冠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世文陈志鲁侃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健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