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和背光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719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上述背光源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具有平面形状;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具有多个大区域、和连接上述大区域中的相邻区域的小区域;上述小区域的宽度小于上述大区域的宽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照明装置和背光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特别是涉及把背光源作为照明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装置构成为其液晶显示板的各像素按照液晶的动作改变光的透射量。这样构成的液晶显示板,由于其像素本身并不发光,所以通常例如在其背面具有作为面光源起作用的背光源。而且,人们已经知道作为该背光源的发光源使用有机EL等发光层的显示装置。即,在基板上的作为光源面起作用的部分,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利用因在该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上产生电位差而产生的发光层内的电流,使该发光层发光。此外,使发出红色(R)、绿色(G)、蓝色(B)光的各层彼此相邻地平面地配置发光层,由此,使从发光层照射出的各色光混色,取出白色光。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1-210467号和2003-121839号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1-210467号中所示的背光源构成为:其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分别公共地形成,具有在发光层的整个区域与该发光层接触的各电极。因此,不可避免的是:例如在发光层中产生针孔的情况下,当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通过该针孔短路时,发光层的整个区域变成发光不良的可能性很大。此外,日本公开专利公报2003-121839号中所示的背光源,下部电极由例如在x方向延伸,在y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电极群构成,并且上部电极由在y方向延伸,在x方向并列设置的多个电极群构成。夹在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之间的部分的发光层流过电流,从而该部分发光。但是,即使是这样的结构,也无法避免位于在x方向和y方向延伸的各电极的上层或下层的发光层因包含产生了针孔的发光层的部分而变为发光不良。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做出的。其优点之一在于:提供具有即使各电极发生短路,也能把其发光不良抑制在最小限度的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其它的优点之一在于:提供即使各电极发生短路,也能把其发光不良抑制在最小限度的照明装置。以下,简单地说明本申请所公开的专利技术中有代表性的专利技术的概要。(1)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至少由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构成,上述背光源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形成有图案,该图案形成在将上述基板上的区域划分成分开的多个划分区域的各划分区域上、以及连接各划分区域和相邻的其它划分区域的连接区域上;上述连接区域上的电极宽度形成得比上述划分区域上的电极的一边或直径小。(2)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形成与上述一个电极重叠的平板状的图案。-->(3)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发光层,其本身呈现白色光,还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和连接区域以外的区域上。(4)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的结构为前提,发光层,其分别呈现红、绿、蓝色的各层分别相邻地配置,至少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上。(5)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地形成有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形成在将上述基板上的区域划分成分开的多个划分区域的各划分区域上、以及连接各划分区和相邻的其它划分区域的连接区域上,上述连接区域上的电极宽度形成得比上述划分区域上的电极的一边或直径小。(6)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5)的结构为前提,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形成与上述一个电极重叠的平板状的图案。(7)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5)的结构为前提,发光层,其本身呈现白色光,还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和连接区域以外的区域上。(8)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5)的结构为前提,发光层,其分别呈现红、绿、蓝色的各层分别相邻地配置,至少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9)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上述背光源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具有平面形状,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具有多个大区域、以及连接上述大区域中相邻的区域的小区域,-->上述小区域的宽度小于上述大区域的宽度。(10)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9)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另一个电极的上述大区域和上述小区域这两者都与上述一个电极重叠。(11)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0)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发光层发白色光,形成在上述大区域、上述小区域、以及上述大区域之间的区域。(12)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0)的结构为前提,发光层,其分别呈现红、绿、蓝色的各层分别相邻地配置,至少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上。(13)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0)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小区域为棒状。(14)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3)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大区域为矩形。(15)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3)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大区域为六边形。(16)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4)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小区域配置在上述大区域的多个边上。(17)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5)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小区域配置在上述大区域的多个边上。(18)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3)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大区域具有第一大区域和配置在上述第一大区域的周围的多个第二大区域,上述第一大区域大于上述第二大区域。(19)本专利技术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13)的结构为前提,上述一个电极具有与上述小区域交叉的缝隙。(20)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具有平面形状;-->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具有多个大区域、以及连接上述大区域中相邻的区域的小区域;上述小区域的宽度小于上述大区域的宽度。(21)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0)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另一个电极的上述大区域和上述小区域这两者都与上述一个电极重叠。(22)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0)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发光层发白色光,形成在上述大区域、上述小区域、以及上述大区域之间的区域。(23)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0)的结构为前提,发光层,其分别呈现红、绿、蓝色的各层分别相邻地配置,至少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24)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0)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小区域为棒状。(25)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4)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大区域为矩形。(26)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4)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大区域为六边形。(27)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5)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小区域配置在上述大区域的多个边上。(28)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6)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小区域配置在上述大区域的多个边上。(29)本专利技术的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例如,以(24)的结构为前提,上述大区域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至少由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形成有图案,该图案形成在将上述基板上的区域划分成分开的多个 划分区域的各划分区域上、以及连接各划分区域和相邻的其它划分区域的连接区域上;上述连接区域上的电极宽度形成得比上述划分区域上的电极的一边或直径小。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9-2 255936/2004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至少由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形成有图案,该图案形成在将上述基板上的区域划分成分开的多个划分区域的各划分区域上、以及连接各划分区域和相邻的其它划分区域的连接区域上;上述连接区域上的电极宽度形成得比上述划分区域上的电极的一边或直径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形成与上述一个电极重叠的平板状的图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其本身呈现白色光,还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和连接区域以外的区域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其分别呈现红、绿、蓝色的各层分别相邻地配置,至少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上。5.一种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电极形成在将上述基板上的区域划分成分开的多个划分区域的各划分区域上、以及连接各划分区域和相邻的其它划分区域的连接区域上;上述连接区域上的电极宽度小于上述划分区域上的电极的一边或直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形成与上述一个电极重叠的平板状的图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其本身呈现白色光,还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和连接区域以外的区域上。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光层,其分别呈现红、绿、蓝色的各层分别相邻地配置,至少形成在上述各划分区域上。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板和背光源,其特征在于:上述背光源是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层叠下部电极、发光层和上部电极而形成的;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一个电极具有平面形状;上述下部电极和上部电极中的另一个电极具有多个大区域、以及连接上述大区域中相邻的区域的小区域;上述小区域的宽度小于上述大区域的宽度。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另一个电极的上述大区域和上述小区域这两者都与上述一个电极重叠。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发光层发白色光,形成在上述大区域、上述小区域、以及上述大区域之间的区域上。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坪仓正树柳川和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显示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