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718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天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与防护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顶部的左侧与盖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与基座的顶部螺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杆的中部卡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环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该蝶形卫星天线,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连接杆和推杆旋转一定的圈数,进而使得推杆推动分度轴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使得该装置能够对蝶形天线进行初步的角度调整,较为快速的逼近所需调节的精确角度,通过定位盘内的铜线圈通电产生磁场进而对碳钢板制成的一组定位码片产生吸附作用,使得蝶形天线逐步达到精确位置。确位置。确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天线
,具体为一种蝶形卫星天线。

技术介绍

[0002]将振子导线排列成蝶翅形就成为蝶形天线,通常用于电视发射,阻抗加载蝶形天线的平面结构有利于天线与介质的耦合,能有效地消除天线末端的二次反射。目前蝶形卫星天线的安装多为固定式,即安装好后只能朝向所需方向,不便于进行调节,少量能够进行调节的蝶形卫星天线,设置有雷达天线和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一固定块,底座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固定块,第一固定块通过第一连接柱与第二固定块相连,第一支杆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第二垫板,第二垫板的外侧安装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依次贯穿第二垫板与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顶部安装有第三垫板,第三垫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三固定块,第三固定块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依次贯穿第三固定块和第三垫板,第三固定块通过第一连接杆与第二垫板相连,第三垫板的内腔底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顶部安装有电机轴,电机通过第五连接杆与第三垫板相连,电机轴的顶部安装有挡板,挡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通过连接轴与第二连接杆相连,第二连接杆的顶部左侧安装有第一垫块,第一垫块的左侧安装有第四垫板,第四垫板的左侧安装有雷达天线,第三垫板的左侧顶部安装有第一齿轮柱,第一齿轮柱的右侧设有第二齿轮柱,第二齿轮柱与第二支杆相连,第二齿轮柱通过弹簧与第三垫板相连,第一齿轮柱的底部安装有第四连接杆,第四连接杆贯穿第三垫板,第四连接杆的底部安装有第一伞型齿轮,第一伞型齿轮的左侧设有第二伞型齿轮,第二扇形齿轮的左侧安装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贯穿第三垫板,其调节的准确性较差,不适用于需要进行较为精准调节的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及其使用方法,具备角度调节更为精准,且天线的组装固定较为便捷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蝶形卫星天线不便于进行调节或调节的精准度较差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角度调节更为精准,且天线的组装固定较为便捷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与防护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顶部的左侧与盖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底部与基座的顶部螺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连接杆的中部卡接,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导向环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环的右侧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被推杆穿过,所述推杆朝向连接杆的一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多组分度轴,且推杆朝向分度轴的一端伸入至两组相邻的分度轴之间的间隙,多组所述分度轴均匀分布,且多组所述分度轴的底端均与转盘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
盘的底部中心与转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与基座顶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盘顶部的中心与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安装有天线杆,所述天线杆的外侧壁螺装有若干组蝶形天线。
[0007]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与转动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的外侧壁分别与多组定位码片朝向转动座的一侧固定连接,多组所述定位码片均匀分布,且多组所述定位码片的数量为多组分度轴数量的整数倍,所述转动座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盘,所述定位盘的顶部卡接有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顶部与电磁铁的顶部相吸附,所述电磁铁的底部与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顶部与两组限位块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限位块之间的间隙与一组定位码片的厚度相适配,所述限位块的高度等于定位盘的高度且于定位码片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电磁铁的高度为定位码片高度的两倍。
[0008]优选的,所述定位盘为PC塑料制成的圆环形壳状结构,定位盘的壁厚为一毫米,且定位盘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多组铜线圈,且多组铜线圈的数量与定位码片的数量相等,多组铜线圈分别与若干组电磁阀电连接,电磁阀与电源电连接,铜线圈分别与相邻定位码片之间具有3
°
至5
°
的偏角,多组铜线圈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多组所述定位码片中存在一组定位码片为碳钢片,碳钢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且多组所述定位码片中其余定位码片均为塑料片,每两组相邻定位码片之间的间隙大于两组限位块之间的距离。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定位盘的形状相同,且卡槽位于定位盘的正下方,卡槽的内壁粘接有一层防滑垫。
[0010]优选的,所述转动座顶部的外侧与固定环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顶部与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分别与两组导向板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且两组导向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限位块的中部与插轴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插轴的底端伸入至两组导向板的中部,所述固定环的内侧设置有天线杆,所述天线杆外表面的底部与滑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环的外侧壁与滑块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块和导向板均为弧形,且滑块位于组导向板之间,所述滑块的中部开设有纵向贯穿滑块的插槽,所述插槽的直径与插轴的直径相适配。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为光滑平面,且固定座上表面的表面粗糙度RA小于0.5,所述固定座为铝合金材质,且固定座的底部设置有多组散热翅片;优选的,所述插轴的底端为球面,所述吸附板朝向两组导向板之间间隙的一侧和吸附板背向两组导向板之间间隙的一侧均设置为锥形。
[0012]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形状与基座的形状相同,且防护罩的水平截面为基座的五分之四,所述基座顶部位于防护罩外侧的部分开设有多组固定孔。
[001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提供一种蝶形卫星天线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4]步骤1:组装固定,将装置移动至所需位置,并将天线杆固定于固定座顶部使之处于直立状态,检查天线杆上的蝶形天线是否固定稳定,若是则进行下一步;
[0015]步骤2:粗调节,上电启动伺服电机,驱动推杆转动相应圈数以使得转盘和位于其顶部的天线杆旋转一定角度,完成天线杆和蝶形天线的初步方向调整;
[0016]步骤3:精细调节,上电启动定位盘内的电源,判断天线杆和蝶形天线所需调节的精确角度,然后依次使若干铜线圈通电产生磁性吸附转动座转动;
[0017]步骤4:定位固定,判断天线杆和蝶形天线是否处于所需角度,若是则关闭电磁铁的电源,进而使得限位块掉落对定位码片产生限位;
[0018]步骤5:完成调节,断开伺服电机电源和定位盘内的电源,使用蝶形天线接收卫星信号。
[0019]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组装固定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0020]步骤101:将天线杆及其底部滑环插入转动座中部放置,旋转天线杆以两组导向板作为基准进行定位旋转;
[0021]步骤102:将天线杆与两组导向板对齐,并使得插轴穿过插槽将天线杆锁定,限制天线杆的偏转。
[002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的所述伺服电机连接有定时器,所述定时器连接有感应装置,所述感应装置感应获得所述转盘和位于其顶部的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的顶部与防护罩(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2)顶部的左侧与盖板(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盖板(3)的底部设置有伺服电机(4),所述伺服电机(4)的底部与基座(1)的顶部螺接,所述伺服电机(4)的输出端与连接杆(5)的中部卡接,所述连接杆(5)的两端分别与导向环(6)内壁的前侧和后侧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环(6)的右侧开设有避让槽(8),所述避让槽(8)被推杆(7)穿过,所述推杆(7)朝向连接杆(5)的一端与连接杆(5)固定连接,所述推杆(7)的另一端设置有多组分度轴(9),且推杆(7)朝向分度轴(9)的一端伸入至两组相邻的分度轴(9)之间的间隙,多组所述分度轴(9)均匀分布,且多组所述分度轴(9)的底端均与转盘(10)顶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转盘(10)的底部中心与转轴(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轴(11)的底端与基座(1)顶部的右侧转动连接,所述转盘(10)顶部的中心与固定座(1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座(12)的顶部安装有天线杆(23),所述天线杆(23)的外侧壁螺装有若干组蝶形天线(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2)的顶部与转动座(13)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13)的外侧壁分别与多组定位码片(14)朝向转动座(13)的一侧固定连接,多组所述定位码片(14)均匀分布,且多组所述定位码片(14)的数量为多组分度轴(9)数量的整数倍,所述转动座(13)的顶部设置有定位盘(15),所述定位盘(15)的顶部卡接有吸附板(16),所述吸附板(16)的顶部与电磁铁(17)的顶部相吸附,所述电磁铁(17)的底部与固定座(1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电磁铁(17)顶部与两组限位块(18)的顶部固定连接,两组限位块(18)之间的间隙与一组定位码片(14)的厚度相适配,所述限位块(18)的高度等于定位盘(15)的高度且于定位码片(14)的高度相适配,所述电磁铁(17)的高度为定位码片(14)高度的两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15)为PC塑料制成的圆环形壳状结构,定位盘(15)的壁厚为一毫米,且定位盘(15)的底部内壁安装有多组铜线圈,且多组铜线圈的数量与定位码片(14)的数量相等,多组铜线圈分别与若干组电磁阀电连接,电磁阀与电源电连接,铜线圈分别与相邻定位码片(14)之间具有3
°
至5
°
的偏角,多组铜线圈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多组所述定位码片(14)中存在一组定位码片(14)为碳钢片,碳钢片的外表面设置有防锈涂层,且多组所述定位码片(14)中其余定位码片(14)均为塑料片,每两组相邻定位码片(14)之间的间隙大于两组限位块(18)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2)的顶部开设有卡槽,卡槽的形状与定位盘(15)的形状相同,且卡槽位于定位盘(15)的正下方,卡槽的内壁粘接有一层防滑垫。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蝶形卫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13)顶部的外侧与固定环(19)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9)的顶部与限位块(20)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19)的内壁分别与两组导向板(2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且两组导向板(21)位于同一竖直平面,所述限位块(20)的中部与插轴(22)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插轴(22)的底端伸入至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浩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郝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