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67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墙体,墙体通过四个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套,安装套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安装套在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腔室,腔室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齿轮的一侧与移动卡块的一侧啮合连接,安装套在腔室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圆孔,圆孔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通过转动转动圆块,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转轴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移动卡块往下移动,进而方便将固定支架连同监控装置主体往外拉动,使得固定支架与安装槽脱离卡合,从而进行拆卸,以便于对监控装置主体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监控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大数据是IT行业术语,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了社会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应用热点。众所周知,大数据是从海量的多维度的寻常数据中寻找有意义的关联、挖掘事物变化规律,准确预测事物发展趋势的技术,然而为了更为准确获得大数据,一般都需要监控装置进行监控,以此获得更为精确的大数据。现有的智能监控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监控装置一般包括监控装置主体和安装板,安装时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安装板将监控装置主体固定在墙体上,当需要对监控装置主体进行检修时,需要通过拆卸固定螺栓对整个监控装置进行拆除,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可以有效改善
技术介绍
中阐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包括:固定板,用于连接墙体;安装套,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所述安装套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套上位于安装槽的底部开设有腔室,所述腔室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与移动卡块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套在腔室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圆块,所述限位圆块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圆块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通过安装槽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固定设有监控装置主体。优选的,所述墙体的一侧依次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依次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且四个第二螺纹孔位置与四个第一螺纹孔位置分别一一对应,四个所述固定螺栓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四个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卡块的另一侧与腔室内部的另一侧滑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块,所述转动圆块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限位圆块的另一侧与腔室中部的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圆块的内部与转动杆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圆槽,所述转动杆在圆槽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转轴的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呈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分别与两个限位块的两侧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的底部开设有卡槽,所述移动卡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移动卡块的另一端与卡槽的内部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通过转动转动圆块,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使得转轴带动齿轮转动,使得移动卡块往下移动,进而方便将固定支架连同监控装置主体往外拉动,使得固定支架与安装槽脱离卡合,从而进行拆卸,以便于对监控装置主体进行检修,检修完成进行安装时,再往转动转动圆块,使得移动卡块往下移动,将固定支架卡进安装槽内,松开转动圆块,第一弹簧自动带动移动卡块将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整个操作都较为简单,方便安装和拆卸,实用性较强。该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通过第二弹簧带动固定圆块往外移动,从而带动转动杆往外移动,使得限位槽与限位块一直处于分离状态,需要移动卡块移动时,必须往里按动转动圆块,使得限位块与限位槽卡合后,才能使得转动圆块带动移动卡块进行移动,从而完成监控装置主体的安装和拆卸,该设计可以很好的防止因为误碰,导致转动圆块带动移动卡块往下移动,从而使得监控装置主体脱落的情况。优选的,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固定架、堵头、接头、第一套筒、第一活塞、第一弹性件、第二套筒、第二弹性件、第二活塞、活塞卡板、负极线和正极线;所述固定架为中空结构,所述堵头、接头、第一活塞、第一弹性件、第一套筒、第二套筒顺次设置在固定架内,所述堵头设置在固定架的一端,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堵头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套筒,所述固定架的上侧外壁设有正极线,所述固定架的下侧外壁设有负极线,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分别沿着所述固定架外壁成S型往复弯绕均匀分布,通电后在所述固定架的上壁与下壁之间的空间内形成电场Q;所述接头沿其中心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清洁通道,所述第一清洁通道贯通接头的两端形成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清洁通道靠近接头的一端为进气口,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堵头上设有大小与接头一端直径相匹配的连接孔,所述堵头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接头的中部有定位轴肩,所述堵头的另一端抵在所述接头的定位轴肩上,所述接头的一端通过穿过所述堵头上的所述连接孔固定在堵头上,另一端伸入第一套筒内,连接第一活塞的一端,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套筒的内部,所述接头与所述第一套筒的连接处形成一环形缝隙,供气流通过;所述第二套筒内部一端设有活塞卡板,所述活塞卡板上设有与第二活塞相匹配的定位孔,所述第二活塞通过定位孔安装在活塞卡板上;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固定在第二活塞上,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套筒上;所述第一套筒出气通道与固定架出气通道连通;向接头注入气体时,气体通过开设在所述接头上的第一清洁通道,推动第一活塞与接头分离,流经所述第一清洁通道的气体自接头注入后通过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一套筒配合行程的间隙进入第二套筒内,停止注气时,第一活塞封闭接头,通过设置在所述的固定架和第一套筒的外壁的对应位置处的连通的气体出口排出清洁后的气体。优选的,还包括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为静电除尘装置,所述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引风机,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内设置静电除尘通道,所述装置主体连接有正极线和负极线,用于在所述静电除尘通道的空间内形成静电场Q,所述引风机的出气端与所述静电除尘通道的进气端连通,用于向所述静电除尘通道内注入气体;所述清洁装置还设有自动控制装置,包括:流速传感器,设置在气泵输出端,用于检测气泵输出的气流速度;流量传感器,设置在气泵输出端,用于检测气泵输出的气体流量;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气泵输出端,用于调节气泵输出的气体流量大小;灰尘传感器,用于检测智能监控装置所在的当前环境下的灰尘浓度;控制器,与所述引风机、流量调节阀、流量传感器、流速传感器、正极线和负极线、灰尘传感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灰尘传感器、流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控制所述引风机、流量调节阀、正极线和负极线。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基于所述灰尘传感器、流速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控制所述引风机、流量调节阀、正极线和负极线,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所述灰尘传感器对所述当前环境下的灰尘浓度进行检测,获取实时检测值W1传输给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比较所述实时检测值W1与预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2),用于连接墙体(1);安装套(20),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所述安装套(20)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套(20)上位于安装槽(7)的底部开设有腔室(13),所述腔室(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的一侧与移动卡块(9)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套(20)在腔室(13)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圆孔(22),所述圆孔(22)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圆块(16),所述限位圆块(16)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圆块(15)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20)通过安装槽(7)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1),所述固定支架(21)的一端固定设有监控装置主体(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板(2),用于连接墙体(1);安装套(20),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板(2)的一侧,所述安装套(20)远离固定板(2)的一侧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套(20)上位于安装槽(7)的底部开设有腔室(13),所述腔室(13)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轴(11),所述转轴(11)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的一侧与移动卡块(9)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安装套(20)在腔室(13)内部的一侧开设有圆孔(22),所述圆孔(22)的内部插接有转动杆(4),所述转动杆(4)的中部转动连接有限位圆块(16),所述限位圆块(16)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分别与两个第二弹簧(19)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弹簧(19)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圆块(15)顶部的一侧和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套(20)通过安装槽(7)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21),所述固定支架(21)的一端固定设有监控装置主体(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的一侧依次开设有四个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板(2)的外表面依次开设有四个第二螺纹孔,且四个第二螺纹孔位置与四个第一螺纹孔位置分别一一对应,四个所述固定螺栓(3)的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一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四个所述固定螺栓(3)的另一端分别与四个第二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卡块(9)的另一侧与腔室(13)内部的另一侧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圆块(5),所述转动圆块(5)的外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圆块(16)的另一侧与腔室(13)中部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圆块(15)的内部与转动杆(4)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4)的另一端开设有圆槽(14),所述转动杆(4)在圆槽(14)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转轴(11)的一端依次固定连接有两个限位块(18),且两个限位块(18)呈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限位槽(17)的内部分别与两个限位块(18)的两侧卡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1)的底部开设有卡槽(8),所述移动卡块(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12),所述移动卡块(9)的另一端与卡槽(8)的内部卡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能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洁装置(23);
所述清洁装置(23)包括:固定架(231)、堵头(232)、接头(233)、第一套筒(234)、第一活塞(2351)、第一弹性件(235)、第二套筒(236)、第二弹性件(237)、第二活塞(238)、活塞卡板(239)、负极线和正极线;
所述固定架(231)为中空结构,所述堵头(232)、接头(233)、第一活塞(2351)、第一弹性件(235)、第一套筒(234)、第二套筒(236)顺次设置在固定架(231)内,所述堵头(232)设置在固定架(231)的一端,所述固定架(231)远离所述堵头(232)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套筒(236),所述固定架(231)的上侧外壁设有正极线,所述固定架(231)的下侧外壁设有负极线,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分别沿着所述固定架(231)外壁成S型往复弯绕均匀分布,通电后在所述固定架(231)的上壁与下壁之间的空间内形成电场Q;
所述接头(233)沿其中心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清洁通道(2331),所述第一清洁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浩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郝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