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9745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06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移动固定底板,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该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及其使用方法,通过第一电动推杆带动转动拉动杆和第一稳定滑动架向外移动,第一稳定滑动架带动联动支撑杆和升降支撑板向上移动进行高度调节,升降操作更加省时省力,能够进行更加便利的调节,能够使馈源找到更好的接收位置,保证了天线的信号的稳定接收,进一步提高了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具体为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
技术介绍
卫星天线就是常说的大锅,是一个金属抛物面,负责将卫星信号反射到位于焦点处的馈源和高频头内,卫星天线的作用是收集由卫星传来的微弱信号,并尽可能去除杂讯,大多数天线通常是抛物面状的,也有一些多焦点天线是由球面和抛物面组合而成,卫星信号通过抛物面天线的反射后集中到它的焦点处,如果卫星的静止轨道位置和接收点经度相同,天线指向为正南方;如果卫星轨道位置小于接收点经度,天线则指向正南偏西;如果卫星轨道位置大于接收点经度,天线就指向正南偏东,中国大地处于北半球,正东和正西方向为调整天线的极限位置,天线都是指向南边的,综合考虑部分传导路径上会有例如大树等障碍物的阻挡,因此在调节天线位置角度时需要兼顾环境障碍,现有的天线大多是固定角度设置的,占用空间较大,在携带时不易收放,不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911342482.8的一种便携式卫星通信天线装置及使用方法,其基本描述为:包括用于同地面基础固定的安装底座、横向设置在所述安装底座上的台板、连接所述台板与所述安装底座用于调节所述台板高度的升降机构、活动安装在所述台板上的卫星天线组件、连接所述天线组件与所述升降机构用于在台板升降的同时驱动所述天线组件调整倾斜角度的传动机构,该便携式卫星通信天线装置及使用方法通过手动摇动摇把带动丝杠转动驱动台板在连杆的作用下升降,在升降的同时借助齿轮齿条组件带动天线组件摆动方向,但该调节方式在使用过程中操作费时费力,难以对天线进行全方位的调节,导致天线的信号接收效果较差,不利于天线信号的稳定接收,难以使馈源找到合适的接收位置,不利于使用便利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包括移动固定底板,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所述升降调节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转动装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扶手,所述双向摆动装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接收底座,所述圆盘接收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表面设置有馈源,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支撑架,所述车轮支撑架的底部设置有车轮转动杆,所述车轮转动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车轮。优选的,所述升降调节装置包括第一稳定滑动架,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的顶部设置有联动支撑杆,所述联动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所述联动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稳定滑动架,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拉动杆,所述转动拉动杆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移动滑动块,所述移动滑动块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双向摆动装置包括摇摆固定板,所述摇摆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所述摇摆固定板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摆架,所述第一摇摆架的底部设置有摆动支撑杆,所述摆动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摇摆架,所述摆动支撑杆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优选的,所述支撑稳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撑块,所述固定支撑块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撑立板,所述升降支撑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联动杆,所述固定联动杆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固定联动杆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稳定槽,所述滑动稳定槽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稳定块,所述滑动稳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动杆,所述滑动稳定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优选的,所述循环转动装置包括托盘支架,所述托盘支架内底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主轴,所述第一主轴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接驱动齿轮,所述托盘支架内底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的外表面套接有循环转动半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循环转动半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主轴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优选的,所述圆形转动盘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滑块,升降支撑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啮合。优选的,所述移动扶手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摩擦防滑纹路;所述移动固定底板和升降支撑板的材质均为铸铁,移动固定底板和升降支撑板的外表面均匀涂刷有防锈涂层。优选的,所述移动固定底板的上表面和升降支撑板的下表面均开设有T形滑槽,第一稳定滑动架的下表面和第二稳定滑动架的上表面均设置有T形滑块,T形滑槽与T形滑块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馈源的底面连接有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所述弹性吸振托盘采用高聚物吸振材料,所述支撑杆包括间隔均匀排布的三根,每根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弹性吸振托盘的底面和所述圆盘接收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圆盘接收底座上设有振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圆盘接收底座的振动状态,还包括:第一智能控制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第二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的输出功率;第三智能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三电动推杆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圆盘接收底座上,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及第三智能控制开关电性连接,且所述控制模块通过以下预设的方法调整所述馈源运动的稳定性:步骤A1,通过以下预设的算法对圆盘接收底座稳定状态进行评估:其中,U为统计的圆盘接收底座的振动幅度众数组的上限值,M0表示众数,Δ1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上一组次数之差,Δ2表示众数组次数与下一组次数之差,d表示众数组的间距;步骤A2,所述众数通过振动传感器实时向所述控制器传递振动的幅度值获取,所述控制器统计在单位时间内振动幅度值出现次数或频率最大的一组标志值,即为众数;步骤A3,根据以下预设的方法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工作状态:τ代表对于圆盘接收底座的振动幅度的上限值超出预设振动幅度的比例值,当τ大于等于5%时,所述控制器同时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第二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当τ小于5%且大于2%时,所述控制器仅控制所述第一智能控制开关和第三智能控制开关动作,用于分别调节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三电动推杆的输出功率;当τ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包括移动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2),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3),所述升降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4),所述圆形转动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5),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6),所述升降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转动装置(7),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扶手(8),所述双向摆动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接收底座(9),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表面设置有馈源(11),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支撑架(12),所述车轮支撑架(12)的底部设置有车轮转动杆(13),所述车轮转动杆(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车轮(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包括移动固定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升降调节装置(2),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升降支撑板(3),所述升降支撑板(3)的上表面设置有圆形转动盘(4),所述圆形转动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双向摆动装置(5),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支撑稳定装置(6),所述升降支撑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循环转动装置(7),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上表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移动扶手(8),所述双向摆动装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圆盘接收底座(9),所述圆盘接收底座(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的上表面设置有馈源(11),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车轮支撑架(12),所述车轮支撑架(12)的底部设置有车轮转动杆(13),所述车轮转动杆(1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车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装置(2)包括第一稳定滑动架(201),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201)的顶部设置有联动支撑杆(202),所述联动支撑杆(202)的中部设置有转动轴(203),所述联动支撑杆(20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稳定滑动架(204),所述第一稳定滑动架(201)顶部的内侧设置有转动拉动杆(205),所述转动拉动杆(205)外表面的中部套接有移动滑动块(206),所述移动滑动块(20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20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摆动装置(5)包括摇摆固定板(501),所述摇摆固定板(50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柱(502),所述转动柱(502)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支撑架(503),所述摇摆固定板(50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摇摆架(504),所述第一摇摆架(504)的底部设置有摆动支撑杆(505),所述摆动支撑杆(505)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摇摆架(506),所述摆动支撑杆(505)的中部设置有旋转杆(507),所述旋转杆(507)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二电动推杆(508),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08)的底部设置有固定支架(5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稳定装置(6)包括固定支撑块(601),所述固定支撑块(601)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支撑立板(602),所述升降支撑立板(60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架(603),所述第一连接架(603)的底部设置有固定联动杆(604),所述固定联动杆(604)的中部设置有转动柱(605),所述转动柱(605)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606),所述固定联动杆(604)的底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架(607),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动稳定槽(608),所述滑动稳定槽(608)的内部设置有滑动稳定块(609),所述滑动稳定块(60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拉动杆(610),所述滑动稳定块(60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板(6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转动装置(7)包括托盘支架(701),所述托盘支架(701)内底侧壁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主轴(702),所述第一主轴(702)外表面的顶部和底部均套接驱动齿轮(703),所述托盘支架(701)内底侧壁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主轴(704),所述第二主轴(704)的外表面套接有循环转动半齿轮(705),所述驱动齿轮(703)与循环转动半齿轮(705)啮合,所述第二主轴(70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706),所述移动固定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707),所述转动电机(707)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708),所述第一锥齿轮(706)与第二锥齿轮(708)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转动盘(4)的下表面设置有环形滑块,升降支撑板(3)的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滑槽,环形滑块与环形滑槽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卫星通信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扶手(8)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美纶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郝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