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697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该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模型;模拟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构建第二模型,第二模型为裂缝模型,且第一模型与第二模型中的裂缝相同;模拟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将第一流量与第二流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裂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窜流量反映了基质流体向裂缝窜流能力的大小,是研究碳酸盐岩油气藏生产能力的重要参数之一。目前通常是由操作人员对试井曲线进行分析,得到储层平均窜流能力,但是对操作人员的要求较高,分析效率低,会耗费大量人力成本,并且不同操作人员得出的结果可能存在差异,准确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提供了一种准确确定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窜流量的方法,有助于操作人员客观准确地认识油气井的产能情况,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5]构建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
[0006]模拟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
[0007]构建第二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为裂缝模型,且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中的裂缝相同;
[0008]模拟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
[0009]将所述第一流量与所述第二流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窜流量。
[0010]在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拟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包括:
[0011]对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一流量。
[0012]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拟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包括:
[0013]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施加所述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二流量。
[0014]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型包括固相颗粒、固相颗粒之间的孔隙和
裂缝,且所述第一模型由网格构成;所述构建第二模型,包括:
[0015]为所述第一模型中的孔隙对应的网格添加第一标记,得到所述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标记表示对应的网格为固相颗粒。
[0016]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构建所述第一模型,包括:
[0017]在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所述固相颗粒,以使添加的固相颗粒之间构成孔隙,得到第三模型,所述第三模型为孔隙模型;
[0018]对所述第三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
[0019]在所述第三模型中添加裂缝,得到所述第一模型。
[0020]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在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固相颗粒,以使固相颗粒之间构成孔隙,得到第三模型,包括:
[0021]获取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固相颗粒的半径及孔隙度,所述孔隙度指示所述第三模型中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所述第三模型体积的比值;
[0022]根据所述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直至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体积的比值等于所述孔隙度时,将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作为所述第三模型。
[0023]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固相颗粒的半径为多个,所述目标参数还包括每个半径对应的体积占比,所述体积占比为同一半径对应的固相颗粒的体积与固相颗粒总体积的比值,所述固相颗粒总体积根据所述孔隙度确定;
[0024]所述根据所述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直至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体积的比值等于所述孔隙度时,将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作为所述第三模型,包括:
[0025]按照多个半径的排列顺序,遍历所述多个半径;
[0026]根据第一个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第一个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直至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所述第一个半径对应的固相颗粒的体积与所述固相颗粒总体积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一个半径对应的体积占比;
[0027]根据下一个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下一个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直至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所述下一个半径对应的固相颗粒的体积与所述固相颗粒总体积的比值,等于所述下一个半径对应的体积占比。
[0028]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9]为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的每个网格添加第二标记,所述第二标记表示对应的网格为孔隙;
[0030]所述根据所述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包括:
[0031]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随机指定一个坐标点;
[0032]为以所述坐标点为球心,具有所述半径的球体区域内的网格添加所述第一标记。
[0033]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三模型中添加裂缝,得到所述第一模型,包括:
[0034]获取裂缝开度;
[0035]根据所述裂缝开度,在所述第三模型中随机确定裂缝对应的网格;
[0036]为所述裂缝对应的网格添加所述第三标记,所述第三标记表示对应的网格为裂缝。
[0037]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一流量,包括:
[0038]对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中的流体粒子分布函数的函数值;
[0039]根据所述函数值,确定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速度场;
[0040]从所述流体速度场中获取裂缝出口端的流体速度,将所述裂缝出口端的流体速度之和,作为所述第一流量。
[0041]在另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二流量,包括:
[0042]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施加所述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格子-玻尔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窜流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第一模型,所述第一模型为裂缝-孔隙双重介质模型;模拟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构建第二模型,所述第二模型为裂缝模型,且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第二模型中的裂缝相同;模拟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将所述第一流量与所述第二流量之间的差值,确定为所述裂缝-孔隙双重介质的窜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一流量,包括:对所述第一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一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一流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渗流,直至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第二流量,包括:对所述第二模型中的流体施加所述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所述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确定所述第二模型的出口端裂缝的流量,作为所述第二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型包括固相颗粒、固相颗粒之间的孔隙和裂缝,且所述第一模型由网格构成;所述构建第二模型,包括:为所述第一模型中的孔隙对应的网格添加第一标记,得到所述第二模型,所述第一标记表示对应的网格为固相颗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所述第一模型,包括:在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所述固相颗粒,以使添加的固相颗粒之间构成孔隙,得到第三模型,所述第三模型为孔隙模型;对所述第三模型中的流体施加预设压力梯度,以使所述流体按照格子-玻尔兹曼演化关系进行演化,直至所述流体处于稳定状态;在所述第三模型中添加裂缝,得到所述第一模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固相颗粒,以使固相颗粒之间构成孔隙,得到第三模型,包括:获取目标参数,所述目标参数包括固相颗粒的半径及孔隙度,所述孔隙度指示所述第三模型中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所述第三模型体积的比值;根据所述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直至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体积的比值等于所述孔隙度时,将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作为所述第三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颗粒的半径为多个,所述目标参数还包括每个半径对应的体积占比,所述体积占比为同一半径对应的固相颗粒的体积与固相颗粒总体积的比值,所述固相颗粒总体积根据所述孔隙度确定;所述根据所述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直至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的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体积的比值等于所述孔隙度时,将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作为所述第三模型,包括:按照多个半径的排列顺序,遍历所述多个半径;根据第一个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所述第一个半径的球体固相颗粒,直至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所述第一个半径对应的固相颗粒的体积与所述固相颗粒总体积的比值,等于所述第一个半径对应的体积占比;根据下一个半径,在所述目标三维区域中添加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滔胡勇李骞彭先赵梓寒蔡珺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