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6946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用以将感应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输出连接排,所述感应线圈的长度与开口工件匹配,所述感应线圈分为第一反向绕制线圈、正向绕制线圈和第二反向绕制线圈,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和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的线圈绕制方向相同,并且二者与所述正向绕制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与所述正向绕制线圈及所述正向绕制线圈与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之间分别通过绕制线圈连接片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所述正向绕制线圈和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三者依次串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于开口工件进行安全可靠的感应加热。口工件进行安全可靠的感应加热。口工件进行安全可靠的感应加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感应加热领域的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大力提倡蓝天白云、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通过感应加热设备取代传统的燃气炉、网带炉设备是一种发展趋势,感应加热设备在当代规模化工业生产中使用越来越普遍。
[0003]作为感应加热设备核心组成部分为感应器装置,对该装置的技术要求为能够对待加工工件或工件部位提供稳定、可靠、快速的感应加热升温。
[0004]在精密热锻造领域,采用感应器装置对于形状规整的工件进行感应加热具有加热时间短,升温快,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等优势。但当对于带有开口结构的工件采用感应加热的作业方法时,请参阅图1,由于该开口工件1上开设有预制的开口2,当采用现有技术的传统感应加热线圈对该开口工件1进行加热时,会造成开口2的左侧边缘21和右侧边缘22的磁通密度过大,从而导致这些部位的功率密度大升温过快,影响工件整体结构的加热均一性,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开口工件1该部位(即左侧边缘21和右侧边缘22)融化,从而使得使对该工件的加热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其能够实现对于开口工件进行安全可靠的感应加热。
[0006]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用以将感应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输出连接排,所述感应线圈的长度与开口工件匹配;/>[0007]所述感应线圈分为第一反向绕制线圈、正向绕制线圈和第二反向绕制线圈,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和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的线圈绕制方向相同,并且二者与所述正向绕制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与所述正向绕制线圈及所述正向绕制线圈与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之间分别通过绕制线圈连接片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所述正向绕制线圈和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三者依次串联。
[0008]进一步的,所述正向绕制线圈的长度与所述开口工件的开口宽度相同,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和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的长度相同,且等于所述感应线圈的总长度扣除所述正向绕制线圈长度后的1/2。
[0009]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线圈由铜管绕制而成。
[0010]更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线圈的绕组铜管外表面喷涂有绝缘尼龙粉。
[0011]更进一步的,在所述感应线圈的绕组铜管外浇注耐火泥,对感应线圈的绕组进行整体定位。
[0012]更进一步的,所述感应线圈的绕组铜管设置在线圈防护罩内的。
[0013]对于带有开口工件进行锻打挤压前的加热,传统上是由燃气炉或电阻炉来完成,但由于这类设备加热时间长,导致氧化皮多,而且生产效率低,已不能适应带有开口工件的更高质量的加热技术要求。本技术的感应器装置,为应对开口工件开口部两侧边缘感应加热时升温太快而导致工件报废的问题,在开口部两侧的绕组采用正、反绕组串联连接的结构设计,正反绕的线圈目的是削弱或抵消部分开口工件开口部两侧易于发热部位的磁场,已确保这些部位不会升温太快。本技术能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毛坯工件的整体加热质量,便于实现生产设备的人工智能化,减少传统类似工件加热设备的占地面积,具有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开口工件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的线圈绕组组装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位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的整体结构侧视图;
[0018]图5为开口工件在本技术的感应器装置的线圈内放置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能更好地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0]请参阅图2,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用以将感应线圈与交流变频电源连接的线圈输出连接排4。其中感应线圈分为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正向绕制线圈32和第二反向绕制线圈33,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和第二反向绕制线圈33的线圈绕制方向相同,并且二者与正向绕制线圈32的绕制方向相反。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与正向绕制线圈32及正向绕制线圈32与第二反向绕制线圈33之间分别通过绕制线圈连接片5连接,使得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正向绕制线圈32和第二反向绕制线圈33三者依次串联。
[0021]当需要对特定开口工件采用本技术的感应器装置进行感应加热时,感应器装置需要根据开口工件的规格确定具体的加热线圈外形尺寸。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22]步骤一,根据按开口工件1的规格来确定加热线圈的外形尺寸。
[0023]步骤二,确定好确定加热线圈的外形尺寸后,开始确定正向绕制线圈32的绕制起点及长度,要求为正向绕制线圈32覆盖开口工件1的开口2,开口2的左侧边缘21和右侧边缘22之间的距离即为正向绕制线圈32的绕制长度,左侧边缘21为绕制起点,右侧边缘22为绕制终点。
[0024]步骤三,确定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的起点及绕组长度,在步骤一的基础上,以整个线圈绕制总长度,扣除正向绕组长度后的1/2即是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的绕制长度,正向绕制线圈32的起点即是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的起点。
[0025]步骤四,确定第二反向绕制线圈33的起点及绕组长度,方法同步骤三。
[0026]步骤五,对于绕制好的绕组,将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正向绕制线圈32和第二反向绕制线圈33,通过绕制线圈连接片5依次串联。
[0027]步骤六,焊接线圈输出连接排4。
[0028]步骤七,请参阅图3和图4,完成上述步骤后,对整个线圈整体3的各匝间进行绝缘处理,把正反绕组用铜制件串接起来的整个线圈喷涂抹绝缘层尼龙粉层,确保线圈的匝间绝缘及线圈整体对外部的绝缘。
[0029]步骤八,确定线圈整体3的长度及各绕组的长度达到设计要求。
[0030]步骤九,以浇注料6浇注绝缘处理过的线圈整体3,确保线圈整体3及各匝间的固定。
[0031]步骤十,在整体结构外侧加装防护罩7确保安全使用。
[0032]请参阅图5,在使用本技术的感应器装置对开口工件进行加热时,正向绕制线圈32和第一反向绕制线圈31、第二反向绕制线圈33在开口边缘处易于发热部位的产生的磁场相互削弱抵消。本技术具有设计上合理规避磁力线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开口工件开口处过度发热的问题,从而更新了开口工件的传统加热理念,生产实践上非常实用。本技术满足了长开口工件要求的快速升温,能实现自动化批量生产的过程,工艺过程简单,生态产效率高。
[0033]本
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用作为对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用以将感应线圈与交流电源连接的线圈输出连接排,所述感应线圈的长度与开口工件匹配,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分为第一反向绕制线圈、正向绕制线圈和第二反向绕制线圈,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和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的线圈绕制方向相同,并且二者与所述正向绕制线圈的绕制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与所述正向绕制线圈及所述正向绕制线圈与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之间分别通过绕制线圈连接片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反向绕制线圈、所述正向绕制线圈和所述第二反向绕制线圈三者依次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开口工件进行感应加热的感应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绕制线圈的长度与所述开口工件的开口宽度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志潘政增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应达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