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转接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69084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6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转接盒,上铜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第二铜鼻子、多个第一铜鼻子,多个第一铜鼻子分为两组,多个第二铜鼻子设置于两组第一铜鼻子之间;第一格兰头、第二格兰头穿过箱体侧壁设置于箱体上;第一格兰头与第一铜鼻子对应,第二格兰头与第二铜鼻子对应,第一铜鼻子的开口朝第一格兰头设置,第二铜鼻子的开口朝第二格兰头设置。上述技术方案在上铜排两端各设置一组第一铜鼻子;并将多个第二铜鼻子设置于第一铜鼻子之间。电流分别通过两组第一铜鼻子导通至上铜排,再经上铜排导通至多个第二铜鼻子上,最后导出高压转接盒。降低了单输入端上铜排的负荷,同时通过分流的方式减少高压转接盒在作业时所产生的热能,延长高压转接盒寿命。长高压转接盒寿命。长高压转接盒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转接盒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转接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转接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压转接盒通过一端设置高压输入端,另一端设置高压输出端;如申请号为201520759702.8的一种带有直流接触器的电动汽车高压转接盒的专利文件所示。总电流通过输入端上的铜排,并将电流分配给多个输出端。这就意味着输入端需要足够大的铜排,保证电流经过输入端的时候转接盒不会发生过载。但是输入端设置大量的铜排,将会大幅提升生产、销售成本;同时在实际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缩短转接盒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高压转接盒,降低实际作业时铜排产生的热量,同时降低铜排负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高压转接盒,包括:上铜排、绝缘柱、格兰头、铜鼻子、箱体;所述格兰头包括:第一格兰头、第二格兰头;所述铜鼻子包括第一铜鼻子、第二铜鼻子;
[0005]所述上铜排通过所多个所述绝缘柱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上铜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分为两组,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铜鼻子之间;所述第一格兰头、第二格兰头穿过所述箱体侧壁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0006]所述第一格兰头与第一铜鼻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格兰头与第二铜鼻子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铜鼻子的开口朝第一格兰头设置,所述第二铜鼻子的开口朝第二格兰头设置。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下铜排;所述下铜排设置于所述上铜排一侧,且所述上铜排高于所述下铜排;所述下铜排通过所述绝缘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0008]所述下铜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分为两组,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铜鼻子之间;所述第一格兰头、第二格兰头穿过所述箱体侧壁设置于所述箱体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箱体为方形,所述上铜排沿所述箱体侧壁设置,且呈“凹”字型。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所述箱体两侧,且所述固定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高压转接盒的通孔。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铜鼻子与所述第二铜鼻子形状相同,且所述第一铜鼻子的体积大于所述第二铜鼻子的体积。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格兰头上设置有螺纹,且所述第一格兰头通过螺纹与所述箱体连接。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转接盒盖;所述转接盒盖盖设于所述箱体上。
[0014]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上铜排两端各设置一组第一铜鼻子,即,输入端;并将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设置于所述第一铜鼻子之间,即,输出端。在实际作业时,电流分别通过两组所述第一铜鼻子导通至所述上铜排的,再经所述上铜排导通至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上,最后导出高压转接盒。两端输入端的设置,将电流分为两股,降低了单输入端所述上铜排的负荷,同时通过分流的方式减少高压转接盒在作业时所产生的热能,延长高压转接盒寿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所述一种高压转接盒结构图;
[0016]图2为所述一种高压转接盒俯视图;
[0017]图3为所述一种高压转接盒侧视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
[0019]1、上铜排;2、下铜排;3、绝缘柱;4、格兰头;5、铜鼻子;6、箱体;7、转接盒盖;8、固定板;
[0020]41、第一格兰头;42、第二格兰头;
[0021]51、第一铜鼻子;52、第二铜鼻子。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3]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压转接盒,包括:上铜排1、绝缘柱3、格兰头4、铜鼻子5、箱体6;所述格兰头4包括:第一格兰头41、第二格兰头42;所述铜鼻子5包括第一铜鼻子51、第二铜鼻子52;所述上铜排1通过所多个所述绝缘柱3设置于所述箱体6内,所述上铜排1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52、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51,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51分为两组;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组所述第一铜鼻子51为两个;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52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铜鼻子51之间;所述第一格兰头41、第二格兰头42穿过所述箱体6侧壁设置于所述箱体6上;所述第一格兰头41与第一铜鼻子51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格兰头42与第二铜鼻子52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铜鼻子51的开口朝第一格兰头41设置,所述第二铜鼻子52的开口朝第二格兰头42设置。所述格兰头4的设置将方便外部导线与高压转接盒输入端、输出端的连接。需要说明的,所述上铜排1位于所述箱体6侧壁一侧,位于所述上铜排1上的所述第一铜鼻子51、第二铜鼻子52垂直于所述上铜排1设置,且铜鼻子5的开口朝向最近的侧壁;所述铜鼻子5远离开口的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上铜排1连接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上铜排1两端各设置一组第一铜鼻子51,即,输入端;并将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52设置于所述第一铜鼻子51之间,即,输出端。在实际作业时,电流分别通过两组所述第一铜鼻子51导通至所述上铜排1的,再经所述上铜排1导通至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52上,最后导出高压转接盒。两端输入端的设置,将电流分为两股,降低了单输入端所述上铜排1的负荷,同时通过分流的方式减少高压转接盒在作业时所产生的热能,延长高压转接盒寿命。
[0024]请参阅图1,在某些实施例中一种高压转接盒还包括了:下铜排2;所述下铜排2设置于所述上铜排1一侧,且所述上铜排1高于所述下铜排2;所述下铜排2通过所述绝缘柱3设
置在所述箱体6内;所述下铜排2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52、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51,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51分为两组,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52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铜鼻子51之间;所述第一格兰头41、第二格兰头42穿过所述箱体6侧壁设置于所述箱体6上。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铜排1、下铜排2形状近似,上铜排1若为“凹”字型,即所述下铜排2也为“凹”字型;只是各边长短等会有一定的差异。所述上铜排1、下铜排2均通过所述绝缘柱3连接于所述壳体内的,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上铜排1所连接的绝缘柱3高度,高于所述下铜排2所连接的绝缘柱3高度;所述铜排、箱体6是通过螺丝、螺纹与所述绝缘柱3连接的。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下铜排2设置于所述上铜排1外侧,即,更靠近所述箱体6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下铜排2上的第一铜鼻子51、第二铜鼻子52与上铜排1上的第一铜鼻子51、第二铜鼻子52一致;位于上铜排1上的铜鼻子5与位于所述下铜排2上的铜鼻子5交错排列,上、下两铜排上的所述铜鼻子5数量是相同的,同时上铜排1上的所述第一铜鼻子51、第二铜鼻子52的数量与所述下铜排2上的所述第一铜鼻子51、第二铜鼻子52的数量相同的。同时与下铜排2上的第一铜鼻子51、第二铜鼻子52对应的第一格兰头41、第二格兰头42,也同上铜排1上的第一格兰头41、第二格兰头42一致。所述下铜排2设置将大幅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转接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铜排、绝缘柱、格兰头、铜鼻子、箱体;所述格兰头包括:第一格兰头、第二格兰头;所述铜鼻子包括第一铜鼻子、第二铜鼻子;所述上铜排通过所多个所述绝缘柱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上铜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多个所述第一铜鼻子分为两组,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设置于两组所述第一铜鼻子之间;所述第一格兰头、第二格兰头穿过所述箱体侧壁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第一格兰头与第一铜鼻子一一对应,所述第二格兰头与第二铜鼻子一一对应,且所述第一铜鼻子的开口朝第一格兰头设置,所述第二铜鼻子的开口朝第二格兰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转接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铜排;所述下铜排设置于所述上铜排一侧,且所述上铜排高于所述下铜排;所述下铜排通过所述绝缘柱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下铜排上排列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铜鼻子、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作钊罗天生叶美琴李以聪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