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摩擦搅拌接合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摩擦搅拌接合使被接合构件彼此接合的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和摩擦搅拌接合方法,特别涉及适用于要求高品质(高精度)的接合的被接合构件的接合并有效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利用使圆柱状的接合工具旋转而产生的摩擦热使被接合材料软化,并对该部分进行搅拌,由此使被接合材料彼此接合的摩擦搅拌接合(FSW:Friction Stir Welding)不使用材料以外的原材料,因此疲劳强度高,材料也不熔融,因此能够进行焊接变形(形变)小的接合,期待在航空器、汽车的机身等广泛的领域中的应用。
[0003]作为本
的
技术介绍
,例如有专利文献1那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将接合工具插入被接合构件之前设定接合条件(接合头的Z轴方向的位置、旋转速度、行进速度),将接合工具插入被接合构件,在开始摩擦搅拌接合之后,以将接合部位附近的接合温度保持为大致恒定的方式控制旋转速度和/或行进速度的技术”。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具备:接合工具,其由肩部和探头部构成,且被插入被接合构件而进行旋转;接合头,其保持所述接合工具;装置主体,其保持所述接合头,使所述接合工具旋转,并且使所述接合工具移动;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接合工具的动作,所述控制装置具有:基准位置设定模式,在所述接合工具被插入所述被接合构件之前的阶段,设定在通过所述接合工具接合所述被接合构件时产生的所述接合工具的Z轴方向上的位置偏移校正中使用的校正基准;接合模式,将所述接合工具插入所述被接合构件而接合所述被接合构件;以及校正模式,测量在所述接合工具接合所述被接合构件时产生的所述接合工具的前端部的相对于所述校正基准的位置变动量,在所述位置变动量超过了预定的阈值时进行校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在执行所述基准位置设定模式之后,重复进行所述接合模式和所述校正模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头具备距离测量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基准位置设定模式下,使所述接合工具的前端部下降至接合时的Z轴方向位置并进行对位,利用所述距离测量单元来获取设置于所述接合头的预定的位置的第一基准点与设置于被载置在载置台上的所述被接合构件的预定的位置的第二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设定为所述校正基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从所述基准位置设定模式转移到所述接合模式,从所述距离测量单元获取所述接合工具被插入到所述被接合构件后的所述第一基准点与所述被接合构件上的所述第二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即当前距离,从所述接合模式转移到所述校正模式,计算出对应于所述当前距离的与所述校正基准的偏差,在所述偏差达到了预定的值的情况下,生成在Z轴方向上在与产生了所述偏差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校正所述偏差的所述接合头的变更位置信号,并将该变更位置信号输出至所述装置主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头具备距离测量单元,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基准位置设定模式下,使所述接合工具的前端部下降至接合时的Z轴方向位置并进行对位,利用所述距离测量单元来获取设置于所述接合头的预定的位置的第一基准点与设置于载置台上的预定的位置的第二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并将该距离设定为所述校正基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搅拌接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黑幸一,筱原俊,船原恒平,小田仓富夫,大山好则,碇山刚介,小林义章,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电力解决方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