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598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脲醛树脂包覆聚苯乙烯球/二氧化钛纳米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为脲醛树脂包覆聚苯乙烯球/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聚乙烯吡咯烷酮或硅烷偶联剂对聚苯乙烯球/二氧化钛纳米颗粒进行改性,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使脲醛预聚体在纳米颗粒表面缩聚形成致密的透明的准不带电的脲醛树脂包覆层,从而得到耐溶剂的颗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与分散介质相匹配,经受得住非极性溶剂的腐蚀作用,使颗粒在溶剂中稳定存在,而且克服了使用染料所引起的缺点,为两种不同颜色的颜料能稳定的存在于电泳液中实现双稳态显示提供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脲醛树脂包覆聚苯乙烯球/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技术介绍
目前,电泳显示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已经迅速发展起来,2004年,由美国E-ink和荷兰Philips提供技术支持、由日本Sony生产的世界上“第一本”实际商用的电子书问世,富士通在同年7月13日推出的“全球首张”具有图像记忆功能、可弯曲彩色电子纸。而在7月底,日本Hitachi又紧接着发布了世界上最大的电子纸,其尺寸为27×20厘米,与15英寸CRT显示器的“可视面积”比较相当。其原理为将包含带电微粒和染料的溶液或者两种不同电荷带电微粒的溶液封装在微胶囊或者微杯中,对其施加电场,实现了电泳显示[Barrett Comiskey,J.D.Albert,Hidekazu Yoshizawa & Joseph Jacobson.Nature394(1998)253~255]。利用电泳技术制备的显示器具有纸的柔软性,高对比度、大视角、高显示明度、低耗电量、可不耗电保持图像、超薄,同时具备纸张和电子器件特性,既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又方便、快捷。国内外也已有大量关于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其特征是:该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是一种三层的复合纳米颗粒,所述的复合纳米颗粒核为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中间层为二氧化钛包覆层,最外层为脲醛树脂包覆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其特征是:该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是一种三层的复合纳米颗粒,所述的复合纳米颗粒核为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中间层为二氧化钛包覆层,最外层为脲醛树脂包覆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其特征是:所述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核的尺寸为150~500n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其特征是:所述的二氧化钛包覆中间层的厚度为5~80n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其特征是:所述的脲醛树脂壳层的厚度为1~40nm。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准不带电耐溶剂复合功能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二氧化钛包覆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将二氧化钛包覆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分散到溶有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去离子水中;其中聚乙烯吡咯烷酮与去离子水的比例为1:5~1:200m/V,二氧化钛包覆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与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2:1~1:50;或将二氧化钛包覆的聚苯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芳琼彭波孟宪伟陈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