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油缸、转向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571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油缸、转向器和车辆。其中,转向油缸包括:缸筒,可与外部供油机构相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设于缸筒内,并与缸筒滑动连接,并可在缸筒内的油液压力作用下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防尘罩,套设于活塞杆的外侧,防尘罩的一端与活塞杆相连接,防尘罩的另一端套设于转向油缸的缸筒外侧;卡箍,设于防尘罩靠近缸筒的一端,并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延伸,卡箍可对防尘罩套设于缸筒外侧的部分进行卡紧或松开;限位结构,设于卡箍的外侧,并与防尘罩上位于卡箍两侧的部分相连接,以对卡箍进行限位。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对卡箍进行有效限位,防止防尘罩与缸筒松脱,延长了转向油缸的使用寿命,卡箍松开操作方便快捷。快捷。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向油缸、转向器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转向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油缸、一种转向器和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的转向系统多通过转向油缸来实现助力转向,由于转向油缸的活塞杆相对于缸筒向外伸出,为避免活塞杆上附着灰尘或杂质,通常在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防尘罩,并通过卡箍将防尘罩的一端与缸筒卡紧,以实现密封。现有的防尘罩与卡箍为分体式结构,长期使用过程中卡箍容易发生位移,容易影响对防尘罩的卡紧作用,导致防尘罩松脱,影响转向油缸的使用寿命。同时,现有的卡箍多为美式卡箍,需通过螺栓实现旋紧或旋松,但在对装配有转向油缸的车辆进行漏油检测时,拆卸过程较为不便,影响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改善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油缸。
[0005]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器。
[0006]本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转向油缸,包括:缸筒,可与外部供油机构相连接;活塞杆,活塞杆的一端设于缸筒内,并与缸筒滑动连接,并可在缸筒内的油液压力作用下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防尘罩,套设于活塞杆的外侧,防尘罩的一端与活塞杆相连接,防尘罩的另一端套设于转向油缸的缸筒外侧;卡箍,设于防尘罩靠近缸筒的一端,并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延伸,卡箍可对防尘罩套设于缸筒外侧的部分进行卡紧或松开;限位结构,设于卡箍的外侧,并与防尘罩上位于卡箍两侧的部分相连接,以对卡箍进行限位。
[0008]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技术方案,转向油缸包括缸筒、活塞杆、防尘罩和卡箍。活塞杆的一端设于缸筒内,并与缸筒滑动连接;缸筒可与外部的供油机构相连接,通过供油机构向缸筒内供油或向外放油,以调节缸筒内的油液压力,进而驱动活塞杆相对于缸筒进行伸缩运动,以在转向油缸装配于车辆的转向器中时,通过活塞杆的伸缩运动加速转向,从而实现助力转向。活塞杆的外侧套设有防尘罩,用于防止灰尘或杂物附着到活塞杆的外表面,其中,防尘罩的一端与活塞杆的位于缸筒外的部分连接,防尘罩的另一端套设于缸筒上。防尘罩靠近缸筒的一端设置有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延伸的卡箍,通过卡箍对防尘罩套设于缸筒外侧的部分进行卡紧,以实现防尘罩与缸筒之间的密封。在需要对转向油缸被防尘罩遮挡的部分进行检修时,可通过操作卡箍松开,使防尘罩与缸筒之间解除卡紧状态,以使被防尘罩遮挡的部分露出,便于检修。通过在卡箍的外侧设置限位结构,且限位结构与防尘罩上位于卡箍两侧的部分连接,以实现对卡箍的限位,防止卡箍发生轴向位移,可降低防尘罩因卡箍的轴向位移而导致松脱的可能性。同时,在卡箍处于松开状态时,可防止卡箍与
防尘罩分离,便于使用。
[0009]本方案中的转向油缸,通过在防尘罩上设有用于对卡箍的限位结构,可有效防止卡箍发生轴向位移,防止防尘罩与缸筒松脱,有利于延长转向油缸的使用寿命。此外,卡箍可直接对防尘罩进行卡紧或松开,在对转向油缸进行检修时便于拆装操作。
[0010]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转向油缸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第一限位件沿缸筒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防尘罩相连接,且第一限位件沿缸筒的径向方向向远离防尘罩的方向延伸,以与防尘罩之间形成径向间隙,其中,卡箍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穿过径向间隙,以通过第一限位件对卡箍进行限位。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多个第一限位件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通过设置每个第一限位件沿缸筒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防尘罩上位于卡箍两侧的部分相连接,且第一限位件沿缸筒的径向方向向远离防尘罩的方向延伸,使防尘罩与第一限位件之间形成径向间隙,以使第一限位件与防尘罩形成闭合结构,并对卡箍形成环绕,具体地,第一限位件的截面形状可以是U形结构、V形结构或一侧开口的框形结构;卡箍沿周向方向穿过多个第一限位件的径向间隙,与防尘罩形成连接,可减少在拆卸过程中卡箍与防尘罩分离,便于使用。同时,在卡箍处于卡紧状态时,可限制卡箍的轴向位移,以防止防尘罩与缸筒发生松脱。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件,第二限位件为带状结构,并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设置,第二限位件沿缸筒的轴向方向的两端与防尘罩相连接,且第二限位件沿缸筒的径向方向向远离防尘罩的方向延伸,以与防尘罩之间形成径向间隙。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件。通过设置第二限位件为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设置的带状结构,第二限位件沿缸筒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防尘罩上位于卡箍两侧的部分连接,且第二限位件沿径向方向沿远离防尘罩的方向延伸,与防尘罩之间形成径向间隙,以容纳卡箍,使得第二限位件与防尘罩形成闭合结构,并对卡箍形成环绕,不仅可在卡箍处于卡紧状态时限制卡箍的轴向位移,防止防尘罩与缸筒松脱,还可在卡箍处于松开状态时限制卡箍与防尘罩分离,以在拆卸过程中方便使用。具体地,第二限位件的截面形状可以是U形结构、V形结构或一侧开口的框形结构。此外,带状结构的第二限位件与防尘罩的连接处的面积更大,连接强度更高;同时可防止防尘罩的局部位置与缸筒发生松脱。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限位结构包括:第三限位件,设于防尘罩的外侧,第三限位件与防尘罩相连接,并沿缸筒的径向方向向外凸起;第四限位件,与第三限位件对应设置于防尘罩的外侧,第四限位件于防尘罩相连接,并沿缸筒的径向方向向外凸起,其中,第三限位件于第四限位件之间存在轴向间距,卡箍设于第三限位件与第四限位件之间的轴向间距内。
[0016]在该技术方案中,防尘罩的外侧沿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通过设置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均与防尘罩连接,且均沿缸筒的径向方向向外凸起,以使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之间形成槽形结构,槽形结构的截面形状为具有开口的非闭合结构,卡箍设于槽形结构内,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分别位于卡箍在轴向方向的两侧,以通过第三限位件和第四限位件限制卡箍的轴向位移。其中,第三限位件或第四限位件可
以是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连续设置的一体结构,也可以多个是沿防尘罩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分体结构。
[00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卡箍包括:箍体,箍体为设有开口的环形结构,箍体上位于开口一端的位置设有钩形结构;手柄部,设于开口处,并与箍体上位于开口另一端的位置转动连接;挂钩部,与手柄部转动连接,并可在手柄部的带动下转动,其中,挂钩部与钩形结构处于挂接状态时,手柄可通过相对于箍体的转动使挂钩部与钩形结构卡紧或松开。
[0018]在该技术方案中,卡箍包括箍体、手柄部和挂钩部。箍体为非封闭的环形结构,其上设有开口。箍体上位于开口一端的位置设有钩形结构,箍体上位于开口另一端的位置可转动地连接有手柄部,手柄部可朝向钩形结构转动,或向远离钩形结构的方向转动。手柄部上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油缸(1),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11),可与外部供油机构相连接;活塞杆(12),所述活塞杆(12)的一端设于所述缸筒(11)内,并与所述缸筒(11)滑动连接,并可在所述缸筒(11)内的油液压力作用下向外伸出或向内收回;防尘罩(13),套设于所述活塞杆(12)的外侧,所述防尘罩(13)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杆(12)相连接,所述防尘罩(13)的另一端套设于所述转向油缸(1)的缸筒(11)外侧;卡箍(14),设于所述防尘罩(13)靠近所述缸筒(11)的一端,并沿所述防尘罩(13)的周向方向延伸,所述卡箍(14)可对所述防尘罩(13)套设于所述缸筒(11)外侧的部分进行卡紧或松开;限位结构(15),设于所述卡箍(14)的外侧,并与所述防尘罩(13)上位于所述卡箍(14)两侧的部分相连接,以对所述卡箍(14)进行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15)包括:多个第一限位件(151),沿所述防尘罩(13)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限位件(151)沿所述缸筒(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防尘罩(13)相连接,且所述第一限位件(151)沿所述缸筒(11)的径向方向向远离所述防尘罩(13)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防尘罩(13)之间形成径向间隙,其中,所述卡箍(14)沿所述防尘罩(13)的周向方向穿过所述径向间隙,以通过所述第一限位件(151)对所述卡箍(14)进行限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15)包括:第二限位件(152),所述第二限位件(152)为带状结构,并沿所述防尘罩(13)的周向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152)沿所述缸筒(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与所述防尘罩(13)相连接,且所述第二限位件(152)沿所述缸筒(11)的径向方向向远离所述防尘罩(13)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防尘罩(13) 之间形成径向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油缸(1),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15)包括:第三限位件(153),设于所述防尘罩(13)的外侧,所述第三限位件(153)与所述防尘罩(13)相连接,并沿所述缸筒(11)的径向方向向外凸起;第四限位件(154),与所述第三限位件(153)对应设置于所述防尘罩(13)的外侧,所述第四限位件(154)于所述防尘罩(13)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杰朱鹏程罗要西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专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