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及浓缩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5363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及浓缩方法,其中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包括排料渣浆泵、煤泥水桶和沿竖向固设在煤泥水桶内的浓缩罩,所述煤泥水桶包括上直筒和固接于上直筒下端的下锥筒,上直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排料渣浆泵的进料口固接有伸至下锥筒内的进泥管,浓缩罩的下口与煤泥水桶内壁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浓缩罩的侧壁上固接有倾斜设置的入料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倾斜入料管向浓缩罩内注料,方便与外部设备连接,浓缩罩竖向设置,使密度不同的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出现速度差,密度大的粗颗粒在煤泥水桶的底部自然沉积使煤泥水浓度增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浓缩效果好、维修简便。维修简便。维修简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及浓缩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煤泥水处理
,尤其涉及到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及浓缩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煤炭洗选企业对粗煤泥分选处理、浓缩的方法主要包括旋流器浓缩和絮凝浓缩。旋流器主要用于煤泥水中粗颗粒的分选,浓缩属辅助功能;絮凝浓缩适用于粒径较小的尾煤泥。以上两种方式均存在不足:1、旋流器浓缩受入料浓度限制,不能调整;2、絮凝浓缩单纯对粗颗粒浓缩效果差;3、浓度过低的煤浆采用筛分处理易跑水,采用卧螺离心机处理水份控制较差,不适用于现有的脱水工艺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出现,而且浓缩效果好。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包括排料渣浆泵、煤泥水桶和沿竖向固设在煤泥水桶内的浓缩罩,所述煤泥水桶包括上直筒和固接于上直筒下端的下锥筒,上直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排料渣浆泵的进料口固接有伸至下锥筒内的进泥管,浓缩罩的下口与煤泥水桶内壁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浓缩罩的侧壁上固接有倾斜设置的入料管。
[0005]本方案在使用时,经过入料管将待浓缩的煤泥水注入浓缩罩,煤泥水中的粗颗粒随煤泥水下流,由于粗颗粒密度大、下沉速度快,很快在下锥筒底部自然沉积使煤泥水浓度增加,浓缩后的粗煤泥水经由排料渣浆泵排至处理设备,多出排料渣浆泵排水能力的煤泥水带动其中的细颗粒通过浓缩罩与煤泥水桶之间的溢流通道向上翻涌,最后由溢流口流出;溢流量过小浓缩效果差,溢流量过大则粗颗粒通过溢流口的流失率将增加,因此利用排料渣浆泵抽吸煤泥,方便通过变频器控制排料渣浆泵流量,使煤泥水的溢流量保持入料量的1/4~1/2。
[0006]作为优化,所述浓缩罩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罩。本优化方案的浓缩罩设置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罩,使煤泥水流动更加顺畅,避免堵塞。
[0007]作为优化,浓缩罩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与上直筒固接的若干连接杆,各连接杆沿周向均匀分布。本优化方案的浓缩罩与上直筒通过连接杆固接,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保证浓缩罩在煤泥水桶中牢固固定。
[0008]作为优化,浓缩罩的下边缘低于下锥筒的上边缘,浓缩罩的下边缘与下锥筒侧壁之间的距离满足经溢流通道上翻的煤泥水流速不大于排料渣浆泵吸水口流速的5%。本优化方案的设置使上层的煤泥水沿斜面通过溢流通道,便于通过调整浓缩罩的高度对溢流通道的宽度进行调整,从而方便控制煤泥水向上翻涌的流速。
[0009]作为优化,下锥筒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本优化方案通过在下锥筒的底部设置排污
口,用于清理煤泥水桶,或在处理吸水口堵塞时将煤泥水桶底部沉积的粗煤泥清出。
[0010]作为优化,进泥管与下锥筒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不大于下锥筒沿竖向高度的1/5。本优化方案的进泥管高度位置设置,保证浓缩后的煤泥被吸出,避免将浓度小的煤泥水吸走。
[0011]本方案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粗煤泥水浓缩装置进行的浓缩方法,包括如下方面:1、将煤泥水经入料管注入浓缩罩内,利用煤泥水的向下流动使浓缩罩内的入料煤泥水中的粗颗粒随煤泥水下流,利用粗颗粒密度大、下沉速度快的特点,使粗颗粒先于细颗粒在煤泥水桶底部自然沉积,从而使煤泥水浓度增加,形成浓缩煤泥水;利用浓缩罩的上小下大,避免浓缩罩的侧壁阻挡粗颗粒下落,保证粗颗粒的下落速度,利用下锥筒的上大下小,减小粗颗粒的横向沉积面积,保证粗颗粒的堆积速度;2、浓缩后的粗煤泥水经由排料渣浆泵排至处理设备;3、多出排料渣浆泵排水能力的煤泥水带动其中的细颗粒通过浓缩罩与煤泥水桶间的溢流通道向上翻涌,最后由溢流口流出。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倾斜入料管向浓缩罩内注料,方便与外部设备连接,浓缩罩竖向设置,使密度不同的颗粒在下落过程中出现速度差,密度大的粗颗粒在煤泥水桶的底部自然沉积使煤泥水浓度增加,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浓缩效果好、维修简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排料渣浆泵,2、煤泥水桶,3、浓缩罩,4、入料管,5、溢流口,6、连接杆,7、支腿,8、排污口, 9、入料煤泥水,10、浓缩煤泥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15]如图1所示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包括排料渣浆泵1、煤泥水桶2和沿竖向固设在煤泥水桶内的浓缩罩3,煤泥水桶上固设有支腿7,浓缩罩的侧壁上固接有倾斜设置的入料管4。
[0016]煤泥水桶包括上直筒和固接于上直筒下端的下锥筒,下锥筒的下端为小径端,便于将浓缩的煤泥水收集以供排料渣浆泵排出,在下锥筒的底部设有排污口8,方便清理污泥,排料渣浆泵的进料口固接有伸至下锥筒内的进泥管,用于将浓缩后的粗煤泥水排出,进泥管在水平方向上位于下锥筒中间位置,进泥管与下锥筒底部之间的竖直距离不大于下锥筒沿竖向高度的1/5;上直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5,且溢流口的位置低于入料管与浓缩罩连通的位置。
[0017]浓缩罩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罩,浓缩罩的下口与煤泥水桶内壁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浓缩罩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与上直筒固接的若干连接杆6,各连接杆6沿周向均匀分布。本实施例中,浓缩罩的下边缘低于下锥筒的上边缘,浓缩罩的下边缘与下锥筒侧壁之间的距离满足经溢流通道上翻的煤泥水流速不大于排料渣浆泵吸水口流速的5%,具体数值可根据实际使用要求进行计算。
[0018]排料渣浆泵电连接变频器,通过变频器控制排料渣浆泵流量,使煤泥水的溢流量保持入料量的1/4~1/2,避免由于溢流量过小而导致浓缩效果差,也避免了由于溢流量过大而使粗颗粒通过溢流口的流失率增加的问题。
[0019]使用本实施例粗煤泥水浓缩装置进行的浓缩方法,包括如下方面:1、将煤泥水经入料管注入浓缩罩内,利用煤泥水的向下流动使浓缩罩内的入料煤泥水9中的粗颗粒随煤泥水下流,利用粗颗粒密度大、下沉速度快的特点,使粗颗粒先于细颗粒在煤泥水桶底部自然沉积,从而使煤泥水浓度增加,形成浓缩煤泥水10;利用浓缩罩的上小下大,保证粗颗粒的下落速度,利用下锥筒的上大下小,保证粗颗粒的堆积速度;2、浓缩后的粗煤泥水经由排料渣浆泵排至处理设备;3、多出排料渣浆泵排水能力的煤泥水带动其中的细颗粒通过浓缩罩与煤泥水桶间的溢流通道向上翻涌,最后由溢流口流出。
[0020]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专利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宗旨,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料渣浆泵(1)、煤泥水桶(2)和沿竖向固设在煤泥水桶内的浓缩罩(3),所述煤泥水桶包括上直筒和固接于上直筒下端的下锥筒,上直筒的侧壁上开设有溢流口(5),排料渣浆泵的进料口固接有伸至下锥筒内的进泥管,浓缩罩的下口与煤泥水桶内壁之间形成溢流通道,浓缩罩的侧壁上固接有倾斜设置的入料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罩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浓缩罩的外侧壁上固接有与上直筒固接的若干连接杆(6),各连接杆(6)沿周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粗煤泥水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浓缩罩的下边缘低于下锥筒的上边缘,浓缩罩的下边缘与下锥筒侧壁之间的距离满足经溢流通道上翻的煤泥水流速不大于排料渣浆泵吸水口流速的5%。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步长存田宝朱东方潘秋祥刘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邱集煤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