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513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包括导流板、桩体和缓冲板,所述桩体内部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且保护结构的一端均贯穿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电枪,且散热罩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且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竖向活动铰接有缓冲板,且桩体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枪口,且桩体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桩体正面设置缓冲板、缓冲弹簧和防撞弹簧,利用缓冲弹簧和防撞弹簧的弹力,可以减缓汽车碰撞时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对装置造成损坏,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长装置的使用寿命。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桩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于环保意识的加深,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慢慢取代传统汽车,而新能源汽车需要使用到充电桩来为其提供能源,以保证新能源汽车的正常使用,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设备还存在很多问题或缺陷:
[0003]第一,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设备,使用时没有防撞结构,汽车在充电前后过程中,可能撞击到充电桩,造成其损坏;
[0004]第二,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设备,使用时没有保护结构,当充电发生短路等意外时,会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
[0005]第三,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用充电设备,使用时没有散热结构,桩体内部热量不易散出,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不便防撞、不便保护和不便散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包括导流板、桩体和缓冲板,所述桩体内部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且保护结构的一端均贯穿有充电线,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所述桩体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罩,且散热罩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所述桩体内部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滑槽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弹簧,所述防撞弹簧一端的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均竖向活动铰接有缓冲板,所述桩体正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且桩体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枪口,所述桩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结构,且桩体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
[0008]优选的,所述导流板的两侧均匀贯穿有导水管,且导水管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均为35
°
,并且导水管内部的顶端均卡设有滤网。
[0009]优选的,所述散热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水箱、“Y”形散热杆和导热板,所述水箱固定连接在桩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且水箱顶端的两侧均通过导管与导水管一端连通,所述水箱内部的底端均匀竖向固定连接有“Y”形散热杆,且“Y”形散热杆底端均延伸至散热罩内部并横向固定连接有导热板。
[0010]优选的,所述桩体正面和背面的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缓冲槽,且缓冲槽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缓冲杆,且缓冲杆的一端均与缓冲板一侧焊接。
[0011]优选的,所述保护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电块、安装箱、导电弹簧、第二导
电块、绝缘块、膨胀件和凹槽,所述第一导电块均固定连接在桩体内部一侧的下端,且第一导电块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膨胀件,且膨胀件一端的凹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绝缘块,所述第一导电块一侧的桩体内部均设置有安装箱,且安装箱内部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所述导电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块。
[0012]优选的,所述插枪口内部顶端的一侧均竖向贯穿有活动杆,且活动杆表面的上端均贯穿有复位弹簧,所述充电枪顶端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活动杆相配合的挡块。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结构合理,具有以下优点:
[0014](1)、通过在桩体正面和背面下端均设置缓冲板、缓冲杆、连接杆、缓冲弹簧和防撞弹簧,当因特殊情况导致汽车碰撞本装置时,汽车先与缓冲板接触,进而带动缓冲杆移动压缩缓冲弹簧,同时带动连接杆偏转,进而滑动压缩防撞弹簧,使得利用缓冲弹簧和防撞弹簧的弹力,减缓汽车撞击产生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对装置造成损坏,增大生产经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5](2)、通过在桩体内部设置第一导电块、安装箱、第二导电块和绝缘块,当装置正常充电过程中发生短路等意外时,第一导电块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膨胀件受热膨胀,进而带动绝缘块移动,将第二导电块推动远离第一导电块,实现电路的断开,避免发生电气起火,使得本装置和汽车损坏,甚至导致临近的装置和汽车一起发生电气火灾,增大经济损失,严重时危害人员生命健康;
[0016](3)、通过在桩体顶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水箱、“Y”形散热杆和导热板,通过启动散热风机,对桩体内部产生负压,将热量导入散热罩内部,再由导热板向“Y”形散热杆传导,利用“Y”形散热杆与水箱内部雨水进行热交换,提高装置的散热效果,避免热量堆积在桩体内部,影响装置的正常工作,且通过导水管可引进外部的雨水,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局部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保护结构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竖板;2、导流板;3、导水管;4、散热结构;401、水箱;402、“Y”形散热杆;403、导热板;5、散热罩;6、控制面板;7、充电枪;8、充电线;9、桩体;10、保护结构;1001、第一导电块;1002、安装箱;1003、导电弹簧;1004、第二导电块;1005、绝缘块;1006、膨胀件;1007、凹槽;11、插枪口;12、挡块;13、复位弹簧;14、活动杆;15、散热风机;16、缓冲板;17、缓冲杆;18、连接杆;19、缓冲槽;20、缓冲弹簧;21、防撞弹簧;22、滑槽;23、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包括导流板2、桩体9和缓冲板16,桩体9内部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10;
[0024]保护结构10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导电块1001、安装箱1002、导电弹簧1003、第二导电块1004、绝缘块1005、膨胀件1006和凹槽1007,第一导电块1001均固定连接在桩体9内部一侧的下端,且第一导电块1001内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1007,凹槽1007内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膨胀件1006,且膨胀件1006一端的凹槽100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绝缘块1005,第一导电块1001一侧的桩体9内部均设置有安装箱1002,且安装箱1002内部的一侧均匀固定连接有导电弹簧1003,导电弹簧100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块1004;
[0025]具体地,如图1和4所示,使用该机构时,首先,当装置正常充电过程中发生短路等意外时,第一导电块1001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膨胀件1006受热膨胀,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包括导流板(2)、桩体(9)和缓冲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9)内部两侧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结构(10),且保护结构(10)的一端均贯穿有充电线(8),所述充电线(8)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充电枪(7),所述桩体(9)内部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罩(5),且散热罩(5)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机(15),所述桩体(9)内部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22),且滑槽(22)内部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撞弹簧(21),所述防撞弹簧(21)一端的滑槽(22)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3),且滑块(2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8),所述连接杆(18)的一端均竖向活动铰接有缓冲板(16),所述桩体(9)正面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6),且桩体(9)两侧的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插枪口(11),所述桩体(9)顶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连接有散热结构(4),且桩体(9)顶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竖板(1),所述竖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流板(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2)的两侧均匀贯穿有导水管(3),且导水管(3)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均为35
°
,并且导水管(3)内部的顶端均卡设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用防撞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结构(4)的内部依次设置有水箱(401)、“Y”形散热杆(402)和导热板(403),所述水箱(401)固定连接在桩体(9)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且水箱(401)顶端的两侧均通过导管与导水管(3)一端连通,所述水箱(401)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涛生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机电工程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