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500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曝气池,所述曝气池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除杂箱,且曝气池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除臭箱,所述除杂箱的顶部贯穿有进液管,且除杂箱的一侧贯穿有第一排液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除杂箱、曝气池、除臭箱、格栅、框体、石墨填料、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和第三排液管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污水除杂、除有机污染物质和除异味的一体化功能,既增加了工作效率,又根据污水自重流动的方式不需要使用水泵,减少了电能的浪费,且通过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配合使用,使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相反转动,增加了曝气的效果。增加了曝气的效果。增加了曝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一般在需要使用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以达到净化的功能。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数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的多个处理工序分隔开,导致每个工序间的输送时间增加,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包括曝气池,所述曝气池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除杂箱,且曝气池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除臭箱,所述除杂箱的顶部贯穿有进液管,且除杂箱的一侧贯穿有第一排液管,所述除杂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格栅,所述曝气池临近除杂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且曝气池临近除臭箱的一侧下部贯穿有第二排液管,所述曝气池内部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搅拌轴,且曝气池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桨,且第一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桨,且第二搅拌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除臭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框体,且除臭箱远离曝气池的一侧下部贯穿有第三排液管,所述框体的内部填充有石墨填料。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液管与除杂箱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与除杂箱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处于格栅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液管处于格栅的下方,且第一排液管处于曝气池的上方。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贯穿于曝气池的一侧并与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且第一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曝气池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两端分别与曝气池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搅拌轴和第二齿轮与第二搅拌轴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第二排液管与曝气池的内部连通,且第二排液管上设置有闸阀。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排液管处于除臭箱的上方,所述第三排液管与除臭箱的内部连通,且第三排液管处于框体的下方。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池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所述支腿设置有六个,六个所述支腿分别对称设置在曝气池底部的前后两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曝气池的前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外接有电源,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除杂箱、曝气池、除臭箱、格栅、框体、石墨填料、第一排液管、第二排液管和第三排液管之间的配合使用,实现了污水除杂、除有机污染物质和除异味的一体化功能,即实现了集散控制处理功能,既增加了工作效率,又根据污水自重流动的方式不需要使用水泵,减少了电能的浪费,且通过电机、第一搅拌轴、第二搅拌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配合使用,使第一搅拌桨和第二搅拌桨相反转动,增加了曝气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中主视图的剖面图。
[0014]图3为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中曝气池俯视图的剖面图。
[0015]图中标记:1、曝气池;2、除杂箱;3、除臭箱;4、支腿;5、控制开关;6、进液管;7、第一排液管;8、第一搅拌桨;9、第二搅拌桨;10、第二排液管;11、框体;12、第三排液管;13、格栅;14、电机;15、第一搅拌轴;16、第一齿轮;17、石墨填料;18、第二搅拌轴;19、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包括曝气池1,曝气池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腿4,支腿4设置有六个,六个支腿4分别对称设置在曝气池1底部的前后两侧,曝气池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除杂箱2,且曝气池1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除臭箱3,除杂箱2的顶部贯穿有进液管6,且除杂箱2的一侧贯穿有第一排液管7,除杂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格栅13,进液管6与除杂箱2的内部连通,第一排液管7与除杂箱2的内部连通,进液管6处于格栅13的上方,第一排液管7处于格栅13的下方,且第一排液管7处于曝气池1的上方,曝气池1临近除杂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4,且曝气池1临近除臭箱3的一侧下部贯穿有第二排液管10,曝气池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搅拌轴15,且曝气池1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轴18,第一搅拌轴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桨8,且第一搅拌轴15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6,第二搅拌轴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桨9,且第二搅拌轴18上设置有第二齿轮19,第一搅拌轴15的一端贯穿于曝气池1的一侧并与电机14的输出端通过转动连接,且第一搅拌轴15的另一端与曝气池1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二搅拌轴18的两端分别与曝气池1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连接,第一齿轮16与第一搅拌轴15和第二齿轮19与第二搅拌轴18均通过过盈配合连接,第一齿轮16与第二齿轮19通过啮合连接,第二排液管10与曝气池1的内部连通,且第二排液管10上设置有闸阀,除臭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框体11,且除臭箱3远离曝气池1的一侧下部贯穿有第三排液管12,框体11的内部填充有石墨填料17,第二排液管10处于除臭箱3的上方,第三排液管12与除臭箱3的内部连通,且第三
排液管12处于框体11的下方,曝气池1的前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5,控制开关5外接有电源,电机14与控制开关5通过导线电性连接。
[0018]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首先将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液管6输送至除杂箱2内,通过格栅13去除了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去除固体杂质的污水再通过第一排液管7流入曝气池1的内部,此时通过控制开关5控制电机14工作,电机14做功带动第一搅拌轴15转动,第一搅拌轴15带动第一搅拌桨8顺时针转动,与此同时第一搅拌轴15通过第一齿轮16和第二齿轮19带动第二搅拌轴18逆时针转动,第二搅拌轴18带动第二搅拌桨9逆时针转动,使曝气池1内部的污水充分流动,增加了曝气的效果,去除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质,然后打开第二排液管10上的闸阀,污水再通过第二排液管10流入除臭箱3的内部,通过框体11内填充的石墨填料17,吸收了污水中的异味,处理完成后的污水最后通过第三排液管12排出,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包括曝气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池(1)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除杂箱(2),且曝气池(1)底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除臭箱(3),所述除杂箱(2)的顶部贯穿有进液管(6),且除杂箱(2)的一侧贯穿有第一排液管(7),所述除杂箱(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格栅(13),所述曝气池(1)临近除杂箱(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14),且曝气池(1)临近除臭箱(3)的一侧下部贯穿有第二排液管(10),所述曝气池(1)内部的中间设置有第一搅拌轴(15),且曝气池(1)内部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二搅拌轴(18),所述第一搅拌轴(1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搅拌桨(8),且第一搅拌轴(15)上设置有第一齿轮(16),所述第二搅拌轴(18)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搅拌桨(9),且第二搅拌轴(18)上设置有第二齿轮(19),所述除臭箱(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框体(11),且除臭箱(3)远离曝气池(1)的一侧下部贯穿有第三排液管(12),所述框体(11)的内部填充有石墨填料(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集散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6)与除杂箱(2)的内部连通,所述第一排液管(7)与除杂箱(2)的内部连通,所述进液管(6)处于格栅(13)的上方,所述第一排液管(7)处于格栅(13)的下方,且第一排液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启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筱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