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618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28 0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其技术方案在传统污水处理的工艺基础上增设了MBR膜池,减少沉底池,以有效减少一体化设备的占地面积;通过设置风机组件能有效控制缺氧池、生物接触氧化池及MBR膜池的氧气含量,同时截留下来的污泥,提高了MBR膜池的污泥浓度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水资源危机及水环境污染日益加剧,严重威胁水体环境,尤其是城市生活污水中氮磷含量明显增加,加重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加之生活污水中决定氮磷去除效果的有机碳源含量普遍不足,造成具有决定污水处理厂整体处理效果的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去除效果不理想,出水普遍存在氮磷含量超标问题。而含较高浓度氮磷的出水排入水体后可造成河流富营养化问题,富营养化加剧可进一步引发水体黑臭。
[0003]传统的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两种,即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为满足国家日益严格的排放要求,进行强化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向生化处理工艺中投加填料的方法,利用填料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在其表面形成生物膜以固定生物量,即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该方法效果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单纯的填料投加数量和类型,而这种依靠单纯增加生物量以提高处理效果的方法不但去除效果提高有限,而且工艺运行参数必然随之改变,比如通过回流泵加大好氧池进入缺氧池的混合液回流比等,这样不但增加了污水处理的运行成本,而且占地面积大、剩余污泥量多等问题并未从根本解决。
[0004]因此,提供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装置显得非常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去除总磷总氮及其它污物,剩余污泥少,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的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纵向两侧的进水口与排水口,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沿纵向依次分隔成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MBR膜池、清水池以及设备仓,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排水口;
[0008]所述厌氧池连通进水口,在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缺氧池与接触氧化池之间、接触氧化池与MBR膜池之间以及MBR膜池与清水池之间的隔板上分别设有自流孔,自流孔可根据公知常识以及实际需要,合理设定各隔板上自流孔的竖向高度;
[0009]所述MBR膜池与厌氧池通过设有污泥回流泵的污泥回流管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与缺氧池通过设有清液回流泵的清液回流管连通;
[0010]所述设备仓内设有反洗泵、抽吸泵及加药装置,所述反洗泵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清水池及MBR膜设备连通,所述抽吸泵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与MBR膜设备及清水池连通,所述加药装置的出药口延伸入MBR 膜设备上;
[0011]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回转风机、空气主管、缺氧气管、氧化气管、膜池气管、微孔曝气器以及穿孔曝气管,所述回转风机设置在箱体上端,所述空气主管与回转
风机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缺氧气管、氧化气管及膜池气管的进气端均与空气主管连通,缺氧气管、氧化气管及膜池气管的出气端分别延伸至缺氧池、接触氧化池及MBR膜池的底部,并在所述缺氧气管出气端连接穿孔曝气管,在所述氧化气管出气端连接微孔曝气器,在所述膜池气管出气端连接在MBR膜池的MBR膜设备上。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外侧且靠近箱体底部的排泥管,所述排泥管分别与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MBR膜池及清水池的底部连通,且排泥管的出口连接到污泥池。
[0013]进一步地,在所述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MBR膜池、清水池的顶部分别设有连通至箱体外的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盖体,在所述设备仓且位于出水口的一侧设有检修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缺氧气管、氧化气管及膜池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可根据所在池体的氧含量浓度进行开启和关闭供气。
[0015]进一步地,所述厌氧池内还设有用于搅拌污水的潜水搅拌机构,起到搅拌充分混合作用。
[0016]进一步地,在所述进水口及抽吸泵的出水端分别设有电磁流量计。
[0017]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设备仓内的控制柜,所述控制柜与反洗泵、抽吸泵、污泥回流泵、清液回流泵、加药装置、风机组件及电磁流量计电连接,以集成控制。
[0018]本技术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
[0019]本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在传统污水处理的工艺基础上,增设了MBR膜池,也即将污水生物处理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高效的固液分离,通过设置风机组件,可在接触氧化池内维持高浓度的微生物量,其工艺剩余污泥少,能有效地去除氨氮,出水中细菌和病毒可被大幅去除,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
[0020]同时,本技术方案采用在一个箱体内对厌氧池、缺氧池、接触氧化池、MBR 膜池、清水池以及设备仓进行分隔布局的结构原理,其结构集成度高,占地面积小,并且优选通过控制柜实现对处理装置的集成控制,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与节能环保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循环处理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7]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如图1-3所示,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纵向两侧的进水口101与排水口102,箱体内通过隔板103沿纵向依次分隔成厌氧池2、缺氧池3、接触氧化池4、MBR膜池5、清水池6以及设备仓7,纵向即为箱体的长度方向,箱体优选为矩形结构体,有利于整体的安装、拆卸与搬运;具体地,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活性污泥法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MBR膜池内设有膜架,膜架上挂设有多个MBR膜组件,由于MBR膜及MBR膜架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对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做详细的描述;进水口即为污水的进入端,排水口即为处理的排出端,清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排水口,以顺利排出,比如排出至预设的渠道,为进一步保证污水细菌或病毒体的去除,优选在排水口外设置紫外线消毒装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箱体(1)以及设置在箱体纵向两侧的进水口(101)与排水口(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通过隔板(103)沿纵向依次分隔成厌氧池(2)、缺氧池(3)、接触氧化池(4)、MBR膜池(5)、清水池(6)以及设备仓(7),所述清水池通过管道连通排水口;所述厌氧池连通进水口,在所述厌氧池与缺氧池之间、缺氧池与接触氧化池之间、接触氧化池与MBR膜池之间以及MBR膜池与清水池之间的隔板上分别设有自流孔(104);所述MBR膜池与厌氧池通过设有污泥回流泵(201)的污泥回流管(202)连通,所述接触氧化池与缺氧池通过设有清液回流泵(203)的清液回流管(204)连通;所述设备仓内设有反洗泵(8)、抽吸泵(9)及加药装置(10),所述反洗泵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与清水池及MBR膜设备连通,所述抽吸泵的进水端及出水端分别通过管道与MBR膜设备及清水池连通,所述加药装置的出药口延伸入MBR膜设备上;还包括风机组件(11),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回转风机(111)、空气主管(112)、缺氧气管(113)、氧化气管(114)、膜池气管(115)、微孔曝气器(116)以及穿孔曝气管(117),所述回转风机设置在箱体上端,所述空气主管与回转风机的出气端连通,所述缺氧气管、氧化气管及膜池气管的进气端均与空气主管连通,缺氧气管、氧化气管及膜池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月厚王圣伟牟雄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筱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