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472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一设置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背光模组和电性连接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板。其中,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大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边缘非显示区域设有驱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设置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边缘非显示区域,使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不必预留非显示区域设置该驱动芯片,可扩大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减小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整体尺寸,从而使之满足轻薄短小的需求。(*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液晶显示装置具有电功耗低、轻薄短小和低电压驱动等优点,其已广泛应用在掌上计算机和手机等移动通讯产品的显示屏幕中。然而,随着时代进步,很多产品需要在显示屏幕的正反两面显示图像,如双屏手机。液晶显示装置要达到双面的功能需要两块液晶显示模组,即将两块单面显示的子模组并列在一起,一块向内,一块向外,以实现正、反双面显示。一种现有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1包括一主液晶显示面板11、一次液晶显示面板12、一软性电路板14和一背光模组16。该软性电路板电性连接该两液晶显示面板11、12,当该主液晶显示面板11与该次液晶显示面板12叠合时,该背光模组16位于该主液晶显示面板11与该次液晶显示面板12之间。该主液晶显示面板11包括一第一基板111、一第二基板112、一位于该第一基板111与该第二基板112间的液晶层(图未示)和一位于该第二基板112边缘非显示区域的驱动芯片113。该驱动芯片113用于驱动该主液晶显示面板11和次液晶显示面板12。但是,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1中驱动芯片113设置于主液晶显示面板11边缘非显示区域,即该主液晶显示面板11设计时,需要在其边缘预留非显示的区域用于设置驱动芯片113。该种结构设计压缩了第二基板112用于显示的面积,以致缩小了该主液晶显示面板11的有效显示区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在主液晶显示面板边缘预留非显示的区域用于设置驱动芯片使液晶显示装置整体尺寸增大的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扩大主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减小整体尺寸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一设置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背光模组和电性连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板。其中,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大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边缘非显示区域设有驱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芯片设置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边缘非显示区域,使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不必预留非显示区域设置该驱动芯片。而业界通常以面积较大的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尺寸设计整个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在相同的有效显示区域条件下,本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可扩大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减小该装置的整体尺寸,从而进一步满足轻薄短小的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第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2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一软性电路板24、一印刷电路板25和一背光模组26。该印刷电路板25包括一开口(图未示)收容并电性连接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该软性电路板24电性连接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该印刷电路板25。当该两液晶显示面板21、22叠合时,该背光模组26设置于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之间。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包括第一基板211、第二基板212和位于该两基板211、212之间的液晶层(图未示)。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包括第三基板221、第四基板222、位于该两基板221、222之间的液晶层(图未示)和位于该第四基板222边缘非显示区域的驱动芯片223。该驱动芯片223用于驱动通过软性电路板24、印刷电路板25电性连接的两液晶显示面板21、22。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的显示区域面积大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的显示区域面积,驱动芯片223设置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22边缘非显示区域,使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不必预留非显示区域设置该驱动芯片223,依照第一液晶显示面板21的有效显示区域面积即可设定液晶显示装置2的尺寸,从而减小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2的整体尺寸,使之满足轻薄短小的需求。本技术双面液晶显示装置第二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3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1、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2、一软硬结合电路板(Rigid-Flexible PrintedCircuit Board)34和一背光模组36。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1包括第一基板311、第二基板312和位于该两基板311、312之间的液晶层(图未示)。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2包括第三基板321、第四基板322、位于该两基板321、322之间的液晶层(图未示)和位于该第四基板322边缘非显示区域的驱动芯片323。该软硬结合电路板34由印刷电路板341和软性电路板343通过一大小匹配的压合胶片叠合,并利用压合机于高温和高压压合成一体,且该软性电路板343从该印刷电路板341一侧边伸出并与的电性连接。该软硬结合电路板34的印刷电路板341包括对应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2的开口(图未示)用于收容并电性连接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2。该软硬结合电路板34电性连接该两液晶显示面板31、32,当该两液晶显示面板31、32叠合时,该软硬结合电路板34位于该两液晶显示面板31、32之间,该背光模组36位于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1与该软硬结合电路板34之间。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1的显示区域面积大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2的显示区域面积,驱动芯片323设置于第二液晶显示面板32边缘非显示区域,使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1不必预留非显示区域以设置该驱动芯片323,依照第一液晶显示面板31的有效显示区域面积即可设定液晶显示装置3的尺寸,从而减小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3的整体尺寸,使之满足轻薄短小的需求。另外,该双面液晶显示装置3利用软硬结合电路板34连接该两液晶显示面板31、32,可使各元件稳固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一设置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背光模组和电性连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板,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大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边缘非显示区域设有驱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软性电路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和夹于该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三基板、一第四基板和夹于该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动芯片设置在该第四基板边缘非显示区域。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为软硬结合电路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软硬结合电路板包括一印刷电路板和一软性电路板。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印刷电路板设有一收容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的开口。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和夹于该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三基板、一第四基板和夹于该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面液晶显示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液晶显示面板,一第二液晶显示面板,一设置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背光模组和电性连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电路板,该第一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大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显示区域,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液晶显示面板边缘非显示区域设有驱动该两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芯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虹林文斌林精皇
申请(专利权)人: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