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隔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423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隔离器,其由依次设置的入端光纤头、隔离体、二个自聚焦透镜及出端光纤头构成,隔离体由依次设置的位移型晶体、45°法拉第旋转片、半波片及位移型晶体固连构成,二个位移型晶体的走离平面平行、走离量相同且走离方向相反。入端光纤头与第一自聚焦透镜的相向面平行,出端光纤头与第二自聚焦透镜的相向面平行,二个自聚焦透镜的光轴平行、焦距相同且相邻焦面重合,入端光纤头的内端面与出端光纤头的内端面处于物像共轭位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背景技术中体积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隔离效果好,且可消除偏振模色散。(*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光纤通信领域的光隔离器
技术介绍
光隔离器是一种只允许光单向传输的光无源器件,用于保护激光器、光放大器 等发光器件,使之不受回向光的干扰。光隔离器按偏振的相关性分为两种偏振相 关型和偏振无关型。由于光纤通信中光纤中光波的偏振态是随机变换的,因此,常 采用偏振无关光隔离器。偏振无关光隔离器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其中主要有两种类型:位移(Displacer ) 型光隔离器和楔型光隔离器。这两种类型在文献《偏振无关光隔离器》,光电子协 会,1979/7 Vol. J. 62-CNo. 7, pp. 505-512和美国专利U. S. Pat. No. 4548478中有详 细介绍。该类传统结构的光隔离器,当光经光纤头发出经过自聚焦透镜耦合后,在 透镜输出端光束的半径为0. 5mm,这样,如果把隔离体部分放在两个自聚焦透镜之 间,必须使反向的o光和e光分开很大的距离才能取到隔离的作用,这就要求所用 位移型晶体和法拉第旋转片或者楔型双折射晶体的尺寸很大才能达到要求,致使器 件的体积大、成本高。例如位移型光隔离器,为了满足隔离度要求,使反向光相 对于输入准直器发生横向位移,反向光路中的两束光需偏移较大距离,这就要求位 移晶体的体积要非常大,因而导致光隔离器整体体积大,且成本高昂,已经被楔型 光隔离器取代。楔型光隔离器,使反向光相对于输入准直器发生角度偏离,隔离效 果较位移型光隔离器好,但其存在偏振模色散和平行位移等不足,需要进行补偿, 而且所用的楔型双折射晶体和法拉第旋转片的截面过大,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隔离器,其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体积大、成本 高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光隔离器,包括隔离体2,分设于壳体7两端的入端光纤头1及出端光纤头5,设置于入端光纤头1与出端光纤头5之间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第二自聚 焦透镜4,所述的入端光纤头l、第一自聚焦透镜3、第二自聚焦透镜4固定于玻 璃套管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体2由依次设置的位移型晶体201、 45°法 拉第旋转片202、半波片203及位移型晶体204固连为一体构成,所述的第一位移型晶体201与第二位移型晶体204之间的光轴夹角为90° ,所述的第一位移型晶 体201与第二位移型晶体204的走离平面平行、走离量相同且走离方向相反;所述 的隔离体2设置于入端光纤头1和第一自聚焦透镜3之间并通过第二位移型晶体 204与第一自聚焦透镜3相固定;所述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跟与之相向的第一自 聚焦透镜3的端面相平行,所述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面跟与之相向的第二自聚焦透 镜4的端面相平行,所述的第一 自聚焦透镜3与第二自聚焦透镜4相向的端面垂直 于中心轴OO',所述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与第二自聚焦透镜4的光轴平行、焦距 相同且相邻焦面重合,所述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与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面处于物 像共轭位置上。上述半波片203和第一位移型晶体201之间的光轴夹角一般应为22. 5° 。上述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可以是垂直于中心轴OO'的平面,或是与中心轴 00'具有90° -a夹角的斜面;上述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面可以是垂直于中心轴00 '的平面或为与中心轴OO'具有90° -a夹角的斜面,所述a的取值为6。 10° 。上述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与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面以均镀有增透膜为佳,上 述第一自聚焦透镜3与第二自聚焦透镜4相向的端面也以镀有增透膜为佳。上述45。法拉第旋转片202可采用磁性旋转片,也可采用外设永久磁性环的非 磁性旋转片。上述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与中心轴00'的90° -a夹角以及所述出端光纤头 5的内端面与中心轴00'的90° -a夹角,该a的取值以8。为佳。 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将隔离体放置于光纤头与自聚焦透镜之间,则可选择尺寸很小的位 移型晶体和法拉第旋转片。因为,光纤中发出的光的模场半径w。a5,,可以近似 为点光源,正向光可以完全通过隔离体,反向的o光和e光只需分开很小的距离即 不会被耦合入光纤中,所以具有很好的隔离效果。本技术可以采用体积很小的位移型晶体和法拉第旋转片,产品实现微型 化,以适应光纤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对光隔离器的微型化要求。本技术成本大幅度下降,且可消除偏振模色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l-入端光纤头;2-隔离体;201-第一位移型晶体;202-45°法拉第旋转片;203-半波片;204-第二位移型晶体;3-第一自聚焦透镜;4-第二自聚焦透镜;5-出端光纤头;6-玻璃套管,7-壳体。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l,本技术壳体7的一端为入端光纤头1,另一端为出端光纤头5, 入端光纤头1与出端光纤头5之间依次为隔离体2、第一 自聚焦透镜3及第二自聚 焦透镜4,其中入端光纤头1、隔离体2、第一自聚焦透镜3、第二自聚焦透镜4 固定于玻璃套管6内。隔离体2由依次设置的位移型晶体201、 45°法拉第旋转片202、半波片203 及位移型晶体204固连为一体构成,第一位移型晶体201与第二位移型晶体204 之间的光轴夹角为90° ,第一位移型晶体201与第二位移型晶体204的走离平面 平行、走离量相同且走离方向相反。4半波片203和第一位移型晶体201之间的光 轴夹角为22.5。。 45。法拉第旋转片202为磁性旋转片,或外设永久磁性环的非磁 性旋转片。隔离体2通过第二位移型晶体204与第一 自聚焦透镜3相固定。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跟与之相向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的端面相平行,出端光 纤头5的内端面跟与之相向的第二自聚焦透镜4的端面相平行,第一 自聚焦透镜3 与第二自聚焦透镜4相向的端面垂直于中心轴00',第一自聚焦透镜3与第二自 聚焦透镜4的光轴平行、焦距相同且相邻焦面重合,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与出端 光纤头5的内端面处于物像共轭位置上。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可以是垂直于中心 轴00'的平面或是与中心轴OO'具有90° -a夹角的斜面,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 面可以是垂直于中心轴00'的平面或为与中心轴OO'具有90° -a夹角的斜面。 a的取值一般在6。 10°范围内,以8°为佳。第一自聚焦透镜3与第二自聚焦 透镜4相向的端面、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及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面均以镀有增透 膜为佳。工作时,点光源由入端光纤头1进入,由隔离体2进入第一 自聚焦透镜3成为 平行光,再经过第二自聚焦透镜4汇聚成点光源,由出端光纤头5射出。由出端光 纤头5返回的点光源,经第二自聚焦透镜4成为平行光,再经第一自聚焦透镜3 汇聚成点光源,经过隔离体2时o光和e光被分开一个较大的角度,不会被耦合入 入端光纤头1 ,从而达到光隔离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光隔离器,包括隔离体(2),分设于壳体(7)两端的入端光纤头(1)及出端光纤头(5),设置于入端光纤头(1)与出端光纤头(5)之间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第二自聚焦透镜(4),所述的入端光纤头(1)、第一自聚焦透镜(3)、第二自聚焦透镜(4)固定于玻璃套管(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体(2)由依次设置的位移型晶体(201)、45°法拉第旋转片(202)、半波片(203)及位移型晶体(204)固连为一体构成,所述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隔离器,包括隔离体(2),分设于壳体(7)两端的入端光纤头(1)及出端光纤头(5),设置于入端光纤头(1)与出端光纤头(5)之间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第二自聚焦透镜(4),所述的入端光纤头(1)、第一自聚焦透镜(3)、第二自聚焦透镜(4)固定于玻璃套管(6)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体(2)由依次设置的位移型晶体(201)、45°法拉第旋转片(202)、半波片(203)及位移型晶体(204)固连为一体构成,所述的第一位移型晶体(201)与第二位移型晶体(204)之间的光轴夹角为90°,所述的第一位移型晶体(201)与第二位移型晶体(204)的走离平面平行、走离量相同且走离方向相反;所述的隔离体(2)设置于入端光纤头(1)和第一自聚焦透镜(3)之间并通过第二位移型晶体(204)与第一自聚焦透镜(3)相固定;所述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跟与之相向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的端面相平行,所述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面跟与之相向的第二自聚焦透镜(4)的端面相平行,所述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与第二自聚焦透镜(4)相向的端面垂直于中心轴OO′,所述的第一自聚焦透镜(3)与第二自聚焦透镜(4)的光轴平行、焦距相同且相邻焦面重合,所述入端光纤头(1)的内端面与出端光纤头(5)的内端面处于物像共轭位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松赵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