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4105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学品及相关化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在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在碱、添加剂存在的情况下,在无水有机溶剂条件下,在100℃下反应12小时,即可得到相应的具有对称性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无过渡金属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有实现工业化的可能性,并且以较高收率得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利用该方法所合成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官能化得到各类化合物,应用于天然产物、功能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研究。能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研究。能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精细化学品及相关化学
,提供了一种高效的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在有机化学中是一类极其重要的结构单元,其在医药、农药、染料、香料和功能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价值,特别在光电材料领域对称的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有着重要的用处。
[0003]已经报道的合成二芳基乙烯的合成方法按照底物的种类分成了两种,一种是以羰基为底物,最为常见的有Wittig反应(Shi.and Xu.2002)、McMurry反应 (Feast,et al.2001)、Julia反应(Alonso,Fuensanta et al.2006)等,而另一种则以卤代物为底物,例如Heck反应(Lee,Su et al.2019)以及用硫催化(Zhang,Jiaet al.2014)的反应。
[0004]Wittig反应,由卤代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膦类化合物生成叶立德,然后跟羰基反应,获得烯烃类化合物。但是其条件苛刻,副产物分离困难,且所得产物构型的选择性不高,通常为顺反构型的混合物。
[0005]McMurry反应,是常见的偶联成烯合成方法之一,在金属Ti催化下,两分子羰基化合物进行偶联。不过由于McMurry反应获得的产物没有立体选择性,顺反产物皆有,因此不利于应用于药物开发、材料制备等领域。
[0006]Julia反应,是常见的制备烯烃的反应之一,通过苯基砜对醛进行亲核加成,接着酰化保护生成β-酰氧基二苯砜中间体,最后羰基化合物被还原转化成烯烃的反应。但是Julia反应的烯产物由于其立体选择性难以被控制,所以在医药领域并没有被广泛应用。
[0007]Heck反应,由卤代烃与活化不饱和烃在钯催化下,生成反式产物的反应。但是由于金属钯催化剂过于昂贵,难以用于工业化生产中。
[0008]近期,研究人员发现以亚砜为催化剂,然后与苯苄亚砜在碱性条件下跟苄基卤代物反应能够获得二苯基乙烯。但是这类反应所需的亚砜类催化剂需要提前制备。
[0009]近年来,无金属催化的反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看好,因为其具有污染小,价格低廉,能够投入工业化生产等优点。而如今以膦类化合物作为催化剂直接获得二芳基乙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新颖制备方法,该合成方法无过渡金属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
[00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
[0012]一种高效的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在膦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在碱、添加剂存在的情况下,在无水有机溶剂条件下,在100℃下反应12小时,即可得到相应的具有对称性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合成路
线如下:
[0013][0014]R1选自氢、烷基、酯基、卤素、芳基、甲氧基、硝基、氰基;
[0015]R1位于卤甲基芳烃的邻位、间位或对位;
[0016]X选自氯、溴;
[0017]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1:0.2;
[0018]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0.5~1:3;
[0019]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与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0.5~1:3;
[0020]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在体系中的摩尔浓度为0.3mmol/mL。
[0021]所述的无水有机溶剂为乙醚、甲基叔丁基醚、甲苯、乙腈、1,4-二氧六环、甲基环戊基醚、二氯甲烷、四氢呋喃、1,2-二氯乙烷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优选1,4-二氧六环、四氢呋喃、甲基叔丁基醚。
[0022]所述的膦催化剂为三苯基膦、三甲基膦、三正丁基膦、叔丁基二苯基膦、三环己基膦、三叔丁基膦、三(2-呋喃基)膦、二苯基甲基膦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优选为三环己基膦、三苯基膦、三甲基膦;
[0023]所述的碱为叔丁醇钠、叔丁醇钾、叔丁醇锂、氢化钠、氟化铯、乙酸钠、碳酸钾、碳酸钠、磷酸钾。优选为氢化钠、氟化铯、叔丁醇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
[0024]所述的添加剂为硼酸三异丙酯、硼酸三苯酯、硼酸三乙酯、均三甲氧基苯、三乙二醇二甲醚、2-甲氧基甲苯、对甲硫醚甲苯、18-冠-6、15-冠-5、对硝基苯甲醚、3,4,5-三甲氧基甲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合。优选为硼酸三乙酯、硼酸三苯酯、硼酸三异丙酯、均三甲氧基苯;
[0025]分离方法包括重结晶、柱层析等。
[0026]重结晶方法使用的溶剂包括石油醚、乙酸乙酯、乙醚、丙酮、氯仿、正己烷、二氯甲烷。
[0027]用柱层析方法进行产物分离时,可以使用硅胶或者中性氧化铝作为固定相,展开剂一般为极性与非极性的混合溶剂,如乙酸乙酯-石油醚、乙酸乙酯-正己烷、二氯甲烷-石油醚、甲醇-石油醚。
[002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合成方法无过渡金属反应、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收率高;利用该方法所合成的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可以进一步官能化得到各类化合物,应用于天然产物、功能材料及精细化学品的开发与研究。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实施例1中反-二苯基乙烯的1H核磁谱图。
[0030]图2是实施例1中反-二苯基乙烯的
13
C核磁谱图。
[0031]图3是实施例2中反-4,4'-二甲基-1,2-二苯乙烯的1H核磁谱图。
[0032]图4是实施例2中反-4,4'-二甲基-1,2-二苯乙烯的
13
C核磁谱图。
[0033]图5是实施例3中反-4,4'-二氯-1,2-二苯乙烯的1H核磁谱图。
[0034]图6是实施例3中反-4,4'-二氯-1,2-二苯乙烯的
13
C核磁谱图。
[0035]图7是实施例4中反-4,4'-二甲酸二甲酯-1,2-二苯乙烯的1H核磁谱图。
[0036]图8是实施例4中反-4,4'-二甲酸二甲酯-1,2-二苯乙烯的
13
C核磁谱图。
[0037]图9是实施例5中反-3,3'-二甲氧基-1,2-二苯乙烯的1H核磁谱图。
[0038]图10是实施例5中反-3,3'-二甲氧基-1,2-二苯乙烯的
13
C核磁谱图。
[0039]图11是实施例6中反-4,4'-二三氟甲基-1,2-二苯乙烯的1H核磁谱图。
[0040]图12是实施例6中反-4,4'-二三氟甲基-1,2-二苯乙烯的
13
C核磁谱图。
[0041]图13是实施例7中反-3,3'-二氟-1,2-二苯乙烯的1H核磁谱图。
[0042]图14是实施例7中反-3,3'-二氟-1,2-二苯乙烯的
13
C核磁谱图。
[0043]图15是实施例8中1,1'-反-1,2-乙烯基二萘的1H核磁谱图。
[0044]图16是实施例8中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对称二芳基乙烯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为原料,在膦催化剂、碱和添加剂存在的情况下,在无水有机溶剂条件下,温度为100℃下反应12小时,即得到相应的具有对称性的二芳基乙烯化合物,合成路线如下:R1选自氢、烷基、酯基、卤素、芳基、甲氧基、硝基、氰基;R1位于卤甲基芳烃的邻位、间位或对位;X选自氯、溴;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与膦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1~1:0.2;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与碱的摩尔比为1:0.5~1:3;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与添加剂的摩尔比为1:0.5~1:3;含卤甲基芳烃及其衍生物在体系中的摩尔浓度为0.3mmol/mL;所述的添加剂为硼酸三异丙酯、硼酸三苯酯、硼酸三乙酯、均三甲氧基苯、三乙二醇二甲醚、2-甲氧基甲苯、对甲硫醚甲苯、18-冠-6、15-冠-5、对硝基苯甲醚、3,4,5-三甲氧基甲苯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胜谢志龙包明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