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70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6
本申请涉及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涉及充气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帐篷主体和设置在帐篷主体一侧的正压进气系统,所述帐篷主体包括气柱框架和设置在气柱框架上的充气拉筋墙体,所述气柱框架和充气拉筋墙体为TPU复合气密材料热合成型的多层加强结构,所述充气拉筋墙体内设置有拉筋布料,拉筋布料将充气拉筋墙体内部分为若干个气室,且若干个气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正压进气系统包括正压式空气输入装置和设置在正压式空气输入装置朝向帐篷主体内部的空气过滤装置。本申请具有便于携带,充气展开后满足内压外胀的要求,且展开后体积刚度大、保温隔热并满足医疗环境的效果。保温隔热并满足医疗环境的效果。保温隔热并满足医疗环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


[0001]本申请涉及充气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在各类有害或恶劣环境下,便携式、多功能伤员救治、防护和隔离特殊设备的研发远远落后于美国、德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救援用装备技术的落后,使得各级救援队伍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的灾害救援任务的要求。在救援过程中,由于很多伤员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救护和隔离,造成伤员在现场救治和转运过程中暴露时间较长导致二次损伤增加伤亡,甚至传染源的扩散而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被动。
[0003]帐篷作为一种可以与外界环境隔离的装置,在抢险救灾、医用隔离、外出等方面都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设计方式以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其中,正压充气帐篷一般用于医疗救助,为了保证帐篷洁净室内的空气不受污染,其工作原理是:采用正压送风机向帐篷内送自然空气,同时把帐篷内有毒的气体强制排出帐篷外。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现有的钢结构帐篷安装比较复杂,重量大体积大,不便于携带;而普通气柱结构帐篷保温隔热效果差,且普通气柱形成的墙体的刚度不能满足正压充气帐篷内压外胀的要求,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满足正压充气帐篷内压外胀的要求,本申请提供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包括帐篷主体和设置在帐篷主体一侧的正压进气系统,所述帐篷主体包括气柱框架和设置在气柱框架上的充气拉筋墙体,所述气柱框架和充气拉筋墙体为TPU复合气密材料热合成型的多层加强结构,所述充气拉筋墙体内设置有拉筋布料,拉筋布料将充气拉筋墙体内部分为若干个气室,且若干个气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正压进气系统包括正压式空气输入装置和设置在正压式空气输入装置朝向帐篷主体内部的空气过滤装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柱框架用以支撑整体的充气拉筋墙体,用以增强帐篷主体的整体稳定性;充气拉筋墙体为TPU复合气密材料热合成型的多层加强结构,使得帐篷主体具有环保、柔软、高强、体轻的优点,使得充气帐篷在收卷时便于携带;同时结合拉筋布料将充气拉筋墙体分为若干气室,每个气室皆为独立的个体,进一步增强充气帐篷的整体强度,从而使得充气帐篷能够承受较大的正压环境,经过测试,本申请的充气帐篷能够承受不小于50Kpa的压力,满足内压外胀的要求;同时本申请的充气帐篷在使用的过程中,采用正压式空气输入装置向帐篷主体内通入经过空气过滤装置净化后的洁净空气,同时由于帐篷主体内为正压环境,使得外部环境中的气体仅能通过正压进气系统才能进入帐篷主体内,使得帐篷主体内空气始终保持一个洁净的环境,从而使得该充气帐篷满足医疗环境的要求。
[0008]优选的,所述气柱框架包括底框柱体和设置在底框柱体上的若干骨架柱体,所述骨架柱体与底框柱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骨架柱体具有拱形篷顶和位于拱形篷顶两端的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和充气拉筋墙体上设置有进气接口、放气阀和溢流阀,所述进气接口连接有用以向支撑柱体和充气拉筋墙体内进行充气的充气装置。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当中的气柱框架或充气拉筋墙体充满气体后内部压力为15Kpa,充气工作压力为5Kpa,充气成型时间5~8min,回收吸气时间8~10min,成型和收纳时间快速,适合移动野外施工,突发灾害的应急救援。同时溢流阀的设置,在充气达到设定压力时,气体通过该溢流阀持续放气,使得气柱框架内的压力能够始终保持在一个稳定工作压力,进而提升气柱框架的整体的安全使用性能;同时气柱框架作为帐篷主体的骨架,可进一步提升帐篷主体整体的强度。
[0010]优选的,所述充气装置包括电动充排气泵和钢储气瓶充气系统,所述电动充排气泵和钢储气瓶充气系统皆通过快速接头与所述进气接口可拆卸连通,所述电动充排气泵设置有自动充气系统。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该帐篷主体在充气时,可选用钢储气瓶充气系统快速对气柱框架或充气拉筋墙体进行快速的充气成型;随后在该帐篷主体使用过程中,将电动充排气泵与充气口之间相互连接,并通过自动充气系统,在气柱框架或充气拉筋墙体内的压力较低时,能够自动开启电动充排气泵对气室进行补充气体,从而保证充气帐篷能够始终保持较佳的工作状态。
[0012]优选的,所述帐篷主体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溢流阀包括安装在帐篷主体开口上的溢流套筒,所述溢流套筒内设置有用以封堵开口的封堵头,所述封堵头背离开口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溢流套筒内同轴设置有一限位环板,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环板的中部并与限位环板滑移连接,所述限位杆上套接有用以顶持封堵头朝向开口移动的顶持弹簧,顶持弹簧位于限位环板和封堵头之间,且所述限位环板上开设有用以气体通过的通孔。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对进气口进行充气时,若帐篷主体的气室内的气压大于顶持弹簧的弹力时,此时气体会顶持封堵头远离开口,使得顶持弹簧进行收缩的弹性形变,此时气室中的气体会从开口和通孔流出气室,从而实现对气室内气压的平衡作用;在气室内的气压小于顶持弹簧的弹力时,封堵头会在顶持弹簧的顶持下,压紧开口,从而防止气体的溢出。
[0014]优选的,所述自动充气系统包括用以检测支撑柱体或充气拉筋墙体内部气压的压力传感器、用以接收压力传感器传出的感应信号并将感应信号处理为执行信号的处理器、用以接受处理器传出的执行信号并执行相应动作的执行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力传感器用以检测支撑柱体或充气拉筋墙体内部气压,当气压低于设定压力时,压力传感器将感应信号传递给处理器,处理器将感应信号处理成执行信号,执行器接收到执行信号之后将开启电动充排气泵对支撑柱体或充气拉筋墙体补充气体,到达设定压力时电动充排气泵自动关闭,使得支撑柱体或充气拉筋墙体内的气体压力始终保持在设定压力,从而使得帐篷主体始终保持在一个良好的刚度,确保充气帐篷的正常使用。
[0016]优选的,所述充气拉筋墙体上设置有若干透明窗和充气平开门,所述充气平开门的四周设置有用以将相邻的两个帐篷主体连接的快速连接通道,所述快速连接通道包括设
置在充气墙体上的连接布,相对的连接布之间通过防水密封拉链相互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通过连接布将多个充气帐篷之间相互连接,形成多种形式的组合帐篷群,可形成模块化多功能用途的移动医院帐篷群或灾难指挥所。
[0018]优选的,所述帐篷主体内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空气净化装置可对帐篷内的空气进行进一步的净化,从而使得帐篷内的空气更加符合医疗所需的气体环境。
[0020]优选的,所述帐篷主体内设置有无菌医用内衬,所述帐篷主体的外侧设置有防紫外线外罩,所述气柱框架的底部设置有防水底布。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菌医用内衬不仅使得充气帐篷内能够产时间保持一个较佳的医用环境,而且在充气帐篷使用完毕后,还可将医用级无纺布制成的无菌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包括帐篷主体(1)和设置在帐篷主体(1)一侧的正压进气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主体(1)包括气柱框架(4)和设置在气柱框架(4)上的充气拉筋墙体(5),所述气柱框架(4)和充气拉筋墙体(5)为TPU复合气密材料热合成型的多层加强结构,所述充气拉筋墙体(5)内设置有拉筋布料,拉筋布料将充气拉筋墙体(5)内部分为若干个气室,且若干个气室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正压进气系统(2)包括正压式空气输入装置(21)和设置在正压式空气输入装置(21)朝向帐篷主体(1)内部的空气过滤装置(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柱框架(4)包括底框柱体(41)和设置在底框柱体(41)上的若干骨架柱体(42),所述骨架柱体(42)与底框柱体(41)之间相互连通,所述骨架柱体(42)具有拱形篷顶(421)和位于拱形篷顶(421)两端的支撑柱体(422),所述支撑柱体(422)和充气拉筋墙体(5)上设置有进气接口(6)、放气阀(7)和溢流阀(8),所述进气接口(6)连接有用以向支撑柱体(422)和充气拉筋墙体(5)内进行充气的充气装置(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装置(9)包括电动充排气泵(91)和钢储气瓶充气系统(92),所述电动充排气泵(91)和钢储气瓶充气系统(92)皆通过快速接头(93)与所述进气接口(6)可拆卸连通,所述电动充排气泵(91)设置有自动充气系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正压充气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主体(1)上开设有开口(18),所述溢流阀(8)包括安装在帐篷主体(1)开口(18)上的溢流套筒(81),所述溢流套筒(81)内设置有用以封堵开口(18)的封堵头(82),所述封堵头(82)背离开口(18)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杆(83),所述溢流套筒(81)内同轴设置有一限位环板(84),所述限位杆(83)穿过限位环板(84)的中部并与限位环板(84)滑移连接,所述限位杆(83)上套接有用以顶持封堵头(82)朝向开口(18)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凡于凤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兵救援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