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364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属于遥感影像的微波遥感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目标区域的航空或航天合成孔径雷达影像、轨道数据及目标区域的DEM数据;(2)、SAR影像多视,DEM根据多视SAR影像的采样间隔重采样;(3)、逐像元计算目标回波强度,生成地理坐标系下的仿真影像;(4)、将地理坐标系下的仿真影像采样到影像坐标系下;(5)、采用相关函数法配准仿真影像与真实影像配准,获得方位向偏移量和距离向偏移量;(6)、根据方位(距离)向偏移量和方位向(距离向)采样频率,计算方位向时间误差并修正及计算距离向时间延迟误差并修正。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控制点数据,能够有效提高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参数的精度。何参数的精度。何参数的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遥感影像的数字摄影测量领域,特别涉及合成孔径雷达影像的几何定位和正射校正;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观测过程种各种误差的存在,利用SAR数据自带的系统的参数进行几何定位精度不高,必须对系统参数进行定标。定标是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的控制点,基于有理多项式模型、距离-多普勒模型(Range-Doppler,R-D)或距离-共面模型等几何模型,建立影像与地面点之间的联系,求解系统参数的改正数。
[0003]根据对控制点的需求,SAR影像定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实测控制点,另一类是从DEM中提取控制点。
[0004]实测控制点是通过野外实地测量、高精度的航空摄影测量等手段获取地面点的坐标,并通过人工判读定位在SAR影像上。将控制点的地理坐标和影像坐标带入上述几何模型中,求解对应的几何参数,从而完成定标过程。
[0005]从DEM中提取控制点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提取DEM的格网点或某些特征点将其定位在SAR影像上作为控制点实用。首先,利用DEM与SAR天线之间的几何关系,计算仿真SAR影像;其次,通过仿真SAR影像与真实SAR影像之间的匹配,将DEM的格网点或特征的定位在真实SAR影像中,作为控制点;第三,从DEM中读取控制点的地理坐标,与影像坐标一起带入上述几何模型中,求解对应的几何参数,从而完成定标过程。
[0006]此外还有一种基于DEM的方法可以提高几何精度,但不涉及参数校正。在R-D模型的基础上,从DEM格网点读取地理坐标并计算其影像坐标,从而建立地理坐标与影像坐标之间的映射关系,即查找表。通过仿真影像与真实影像的配准,使用配准结果修正查找表,提高正射校正的精度。
[0007]实地测量控制点方法精度最高。但是在山区等复杂地形条件下,获取控制点成本高、难度大。特别是在快速的应急应用中或在境外,无法获取控制点。从DEM中提取控制点的方法虽然避免了实地测量,但是提取的点精度较低,特别是在山区往往存在数十米的高程误差,定标过程复杂,容易出现误差累积。而使用查找表的方法则逐点记录了地理坐标与影像坐标的对应关系,没有对几何参数进行定标。

技术实现思路

[0008]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该方法直接使用仿真影像与真实影像的匹配结果标定几何参数,无需测量或从DEM中提取控制点;并且在配准过程中,得益于采用较大的匹配窗口,所获取的结果具有很高的精度和鲁棒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DEM的匹配结果标定方位向时间和距离向时间,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
如下:
[0010]步骤(1.1)、获取目标区域的航空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POS观测值,或航天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轨道位置、速度信息,以及目标区域的DEM数据;
[0011]步骤(1.2)、SAR影像多视,DEM根据多视SAR影像的采样间隔重采样;
[0012]步骤(1.3)、根据雷达天线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DEM中每一个像元的回波强度,从而生成地理坐标系下的仿真影像;
[0013]步骤(1.4)、根据R-D模型和DEM中的高程信息,将地理坐标系下的仿真影像采样到影像坐标系下;
[0014]步骤(1.5)、在影像中心取较大窗口,采用相关函数法配准仿真影像与真实影像配准,获得方位向偏移量和距离向偏移量;
[0015]步骤(1.6)、根据方位向偏移量和方位向重复采样频率,计算方位向时间误差并修正,根据距离向偏移量和距离向采样频率,计算距离向时间延迟误差并修正。
[0016]进一步的,在步骤(1.2)中,SAR影像多视以降低斑点噪声,DEM数据根据多视后SAR影像进行重采样,使采样间隔与多视后SAR影像相似;
[0017]其中,SAR影像的方位向为天线飞行方向,距离向垂直于飞行方向指向目标;
[0018]方位向多视数M
az
和距离向多视数M
r
由影像的方位向采样间隔σ
az
、距离向采样间隔σ
r
、影像中心视角θ和多视后分辨率σ共同决定,其公式如下:
[0019][0020]式中,[
·
]表示四舍五入取整,令σ
max
=max(σ
az

r
),σ由下式设定:
[0021][0022]当DEM的采样间隔不大于2σ时,不对DEM重采样;DEM的采样间隔大于2σ时,将DEM重采样至2σ采样间隔。
[0023]进一步的,在步骤(1.3)中,对重采样后的DEM或原始DEM中的每一个格网点计算回波强度;其解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4](a)、计算天线指向目标位置的视向量L;计算DEM格网点的空间三维坐标P,并根据距离-多普勒模型计算该点的影像坐标(row,col):
[0025][0026]式中,S表示天线相位中心,P表示目标位置,r表示天线相位中心到目标的距离,f
dop
表示多普勒频率,v表示天线飞行速度,λ表示载波波长;其中,波长λ、速度v和多普勒频率f
dop
从参数文件中读取;由行坐标row计算对应时刻并从内插出该时刻的天线相位中心S,计算视向量:
[0027]L=P-S
[0028](b)、计算目标位置的局部法向量N;读取DEM中目标位置附近的格网点,计算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的梯度矢量r
ew
和r
ns
,局部法向量为二者叉乘:
[0029][0030](c)、按照朗伯余弦定理计算仿真回波强度;漫反射强度为法线方向回波强度与本地入射角余弦的乘积:
[0031][0032]式中,I
N
表示多视SAR影像的平均散射强度;
[0033]对DEM中每一个格网点进行上述计算,获取地理坐标系下的SAR仿真影像。
[0034]进一步的,在步骤(1.4)中,将步骤(1.3)中获取的SAR仿真影像由地理坐标重采样至影像坐标系;首先,读取步骤(a)中计算出的每一个DEM格网点的影像坐标(row,col);其次,按照影像坐标逐像元进行内插,插值半径一般选择2-4像元,权重一般选择反距离加权或反距离平方加权;逐像元进行内插处理,完成仿真影像由地理坐标向影像坐标的重采样。
[0035]进一步的,在步骤(1.5)中,选择大窗口配准,以提高配准的精度和可靠性;
[0036]配准窗口中心选择真实影像中心,配准窗口大小为满足下列条件的最大值:
[0037][0038]式中,W
win
表示配准窗口宽度,H
win
表示配准窗口高度,W
img
表示真实影像宽度,H
img...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DEM的匹配结果标定方位向时间和距离向时间,其具体操作步骤包括如下:步骤(1.1)、获取目标区域的航空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POS观测值,或航天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和轨道位置、速度信息,以及目标区域的DEM数据;步骤(1.2)、SAR影像多视,DEM根据多视SAR影像的采样间隔重采样;步骤(1.3)、根据雷达天线与目标的相对位置关系,计算DEM中每一个像元的回波强度,从而生成地理坐标系下的仿真影像;步骤(1.4)、根据R-D模型和DEM中的高程信息,将地理坐标系下的仿真影像采样到影像坐标系下;步骤(1.5)、在影像中心取较大窗口,采用相关函数法配准仿真影像与真实影像配准,获得方位向偏移量和距离向偏移量;步骤(1.6)、根据方位向偏移量和方位向重复采样频率,计算方位向时间误差并修正,根据距离向偏移量和距离向采样频率,计算距离向时间延迟误差并修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2)中,SAR影像多视以降低斑点噪声,DEM数据根据多视后SAR影像进行重采样,使采样间隔与多视后SAR影像相似;其中,SAR影像的方位向为天线飞行方向,距离向垂直于飞行方向指向目标;方位向多视数M
az
和距离向多视数M
r
由影像的方位向采样间隔σ
az
、距离向采样间隔σ
r
、影像中心视角θ和多视后分辨率σ共同决定,其公式如下:式中,[
·
]表示四舍五入取整,令σ
max
=max(σ
az

r
),σ由下式设定:当DEM的采样间隔不大于2σ时,不对DEM重采样;DEM的采样间隔大于2σ时,将DEM重采样至2σ采样间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DEM匹配的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几何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3)中,对重采样后的DEM或原始DEM中的每一个格网点计算回波强度;其解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天线指向目标位置的视向量L;计算DEM格网点的空间三维坐标P,并根据距离-多普勒模型计算该点的影像坐标(row,col):
式中,S表示天线相位中心,P表示目标位置,r表示天线相位中心到目标的距离,f
dop
表示多普勒频率,v表示天线飞行速度,λ表示载波波长;其中,波长λ、速度v和多普勒频率f
dop
从参数文件中读取;由行坐标row计算对应时刻并从内插出该时刻的天线相位中心S,计算视向量:L=P-S(b)、计算目标位置的局部法向量N;读取DEM中目标位置附近的格网点,计算东西方向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花奋奋于洋王树果陈炳乾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