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54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设置在一排袜机的上方,包括行车轨、滑动适配在行车轨上的行车、吸尘器、集尘盒、吊架、转动机构、吸气罩以及吹气管,所述吸尘器设置在行车上,所述吊架位于袜机的侧部,且通过硬质的吸气管与吸尘器相连,所述吸尘器的吸气端、吸气管、集尘盒、吸气罩依次相连。用于吸尘的吸气罩在行车的带动下来回在袜机的两侧移动进行吸尘作业,由于行进轨迹固定,吸气罩并不会触碰到袜机本体;当遇到工人或障碍物时,障碍物检测模块会检测到障碍信号,并通过控制器驱动转动机构,吸气罩会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朝着远离障碍物的一侧转动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吸尘
,具体为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自动制袜机在编织袜子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从而导致整个制袜车间粉尘弥漫,影响车间的整洁度,同时工作人员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也会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0003]目前处理袜机车间吸尘作业通常的做法是,人工手推吸尘器会吸尘车对车间对面进行吸尘作业,但是由于袜机车间较为狭小,吸尘车在吸尘过程中容易碰到工人、袜机或障碍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设置在一排袜机的上方,包括行车轨、滑动适配在行车轨上的行车、吸尘器、两个集尘盒、两个吊架、两个转动机构、两个吸气罩以及吹气管,所述吸尘器设置在行车上,两个所述吊架分别位于袜机的两侧,且通过硬质的吸气管与吸尘器相连,所述吸尘器的吸气端、吸气管、集尘盒、吸气罩依次相连,所述吹气管与吸尘器的出气端相连,两个所述转动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吊架上,所述吸尘罩竖直设置在转动机构的底部,所述转动机构能够带动吸尘罩朝着左右两个方向转动90
°

[0008]还包括控制器、用于检测行车轨极限位置端部的限位模块、用于检测障碍物的障碍物检测模块以及用于检测吸气管内压力的气压检测模块,所述限位模块设置在行车上,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设置在吸气管上,所述气压检测模块设置在吸气管内,所述限位模块、障碍物检测模块、气压检测模块、转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两块底板、支撑板、两根转轴、两个气缸一、两个气缸二,所述底板与吊架相连,两根转轴横向设置在支撑板的两端,每根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扇形齿轮,每块底板上沿着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适配有齿条,两根转轴两端上的扇形齿轮分别啮合在两块底板上的齿条的顶部,所述支撑板位于两块底板之间,所述底板上位于转轴的下方设置有半圆槽,所述转轴适配在半圆槽上,所述半圆槽的底部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贯穿滑动连接有导杆,所述导杆的两端设置有压块,所述导杆两端的两个压块可交替覆盖对应的半圆槽顶部,所述气缸一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板上且与齿条相连,所述气缸二沿着滑轨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底板上且与导杆相连,吸气罩竖直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部中心,所述气缸一、气缸二均与控制器相连。
[0010]优选的,所述吸气罩的顶部通过软性可伸长的伸缩管与集尘盒相连。
[0011]优选的,所述限位模块为激光传感器,所述激光传感器设置在行车上。
[0012]优选的,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为安全扫描仪,所述安全扫描仪设置在吸气管上。
[0013]优选的,所述气压检测模块为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吸气管内。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用于吸尘的吸气罩在行车的带动下来回在袜机的两侧移动进行吸尘作业,由于行进轨迹固定,吸气罩并不会触碰到袜机本体;当遇到工人或障碍物时,障碍物检测模块会检测到障碍信号,并通过控制器驱动转动机构,吸气罩会在转动机构的带动下朝着远离障碍物的一侧转动90
°
,使其避开工人或者障碍物,防止触碰到工人或者障碍物,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转动机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左侧遇到障碍物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右侧遇到障碍物示意图。
[0022]图中:1袜机、2行车轨、3行车、4吸尘器、5集尘盒、6吊架、7转动机构、8吸气罩、9伸缩管、10吹气管、11障碍物、12底板、13控制器、14限位模块、15障碍物检测模块、16气压检测模块、17激光传感器、18安全扫描仪、19压力传感器、20吸气管、70支撑板、71转轴、72扇形齿轮、73齿条、74滑轨、75气缸一、76半圆槽、77导杆、78压块、79气缸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如图1-5所示,设置在一排袜机1的上方,包括行车轨2、滑动适配在行车轨2上的行车3、吸尘器4、两个集尘盒5、两个吊架6、两个转动机构7、两个吸气罩8以及吹气管10。行车轨2安装在车间的顶梁上,行车3与行车轨2为现有技术。吸尘器4设置在行车3上,行车3带动吸尘器4行走。两个吊架6分别位于袜机1的两侧,且通过硬质的吸气管20与吸尘器4相连,吸尘器4的吸气端、吸气管20、集尘盒5、吸气罩8依次相连,灰尘从吸气罩8被吸入并收集在集尘盒5内,该技术为常规的吸尘器4技术,为现有技术。吹气管10与吸尘器4的出气端相连。
[0024]如图1所示,两个转动机构7分别设置在两个吊架6上,吸尘罩8竖直设置在转动机构7的底部,转动机构7能够带动吸尘罩8朝着左右两个方向转动90
°

[0025]本装置还包括控制器13、用于检测行车轨2极限位置端部的限位模块14、用于检测障碍物11的障碍物检测模块13以及用于检测吸气管20内压力的气压检测模块16。限位模块14设置在行车3上,限位模块14为激光传感器17,激光传感器17设置在行车3上。激光传感器17用于监测行车3是否到达两端的极限位置,当遇到极限位置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3。
[0026]障碍物检测模块13设置在吸气管20上,障碍物检测模块15为安全扫描仪18,安全扫描仪18设置在吸气管20上。在吸尘器每侧吸气管20上,分别安装两套安全扫描仪18,用于
检测是否存在障碍物11,当遇到障碍物11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13。
[0027]气压检测模块16设置在吸气管20内,气压检测模块16为压力传感器19,压力传感器19设置在吸气管20内。在吸尘器4两侧的吸气管20内,各安装一套气压传感器19,用于实时监测气压值大小,当气压值小于设定阈值时,控制器13发出报警指令。
[0028]限位模块14、障碍物检测模块13、气压检测模块16、转动机构7均与控制器13相连。
[0029]用于吸尘的吸气罩8在行车3的带动下来回在袜机1的两侧移动进行吸尘作业,由于行进轨迹固定,吸气罩8并不会触碰到袜机1本体;当遇到工人或障碍物11时,障碍物检测模块15会检测到障碍信号,并通过控制器13驱动转动机构7,吸气罩8会在转动机构7的带动下朝着远离障碍物11的一侧转动90
°
,使其避开工人或者障碍物11,防止触碰到工人或者障碍物11,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
[0030]如图2所示,转动机构7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设置在一排袜机(1)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轨(2)、滑动适配在行车轨(2)上的行车(3)、吸尘器(4)、集尘盒(5)、吊架(6)、转动机构(7)、吸气罩(8)以及吹气管(10),所述吸尘器(4)设置在行车(3)上,所述吊架(6)位于袜机(1)的侧部,且通过硬质的吸气管(20)与吸尘器(4)相连,所述吸尘器(4)的吸气端、吸气管(20)、集尘盒(5)、吸气罩(8)依次相连,所述吹气管(10)与吸尘器(4)的出气端相连,所述转动机构(7)设置在吊架(6)上,所述吸尘罩(8)竖直设置在转动机构(7)的底部,所述转动机构(7)能够带动吸尘罩(8)朝着左右两个方向转动90
°
;还包括控制器(13)、用于检测行车轨(2)极限位置端部的限位模块(14)、用于检测障碍物(11)的障碍物检测模块(13)以及用于检测吸气管(20)内压力的气压检测模块(16),所述限位模块(14)设置在行车(3)上,所述障碍物检测模块(13)设置在吸气管(20)上,所述气压检测模块(16)设置在吸气管(20)内,所述限位模块(14)、障碍物检测模块(13)、气压检测模块(16)、转动机构(7)均与控制器(13)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织袜车间吸尘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两块底板(12)、支撑板(70)、两根转轴(71)、两个气缸一(75)、两个气缸二(79),所述底板(12)与吊架(6)相连,两根转轴(71)横向设置在支撑板(70)的两端,每根所述转轴(71)的两端均设置有扇形齿轮(72),每块底板(12)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晖应伟军刘海军俞伟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