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512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涉及铜带轧制工艺技术领域,为减少轧制后黄铜铜带边沿的裂纹;所述黄铜铜带轧制工艺包括粗轧、加热后退火、酸洗、中轧、加热后退火和精轧六大部分;六大部分的顺序分别是由粗轧到加热后退火,然后到酸洗,然后中轧,然后再次加热后退火,最后精轧。能够大幅度减小轧制后黄铜铜带边沿的裂纹数量,降低单个裂纹的深度。使得在后续加工步骤中需要切除的铜带宽度较窄,减小了浪费,降低了能耗。降低了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带轧制工艺
,特别是指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铜带轧制是比较成熟的铜带加工方法,但是现有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客户需求的产品厚度不一致,不好统一设定轧制的次数和轧制厚度,导致铜带轧制后,在铜带的两条长边上会产生比较多且有些深度还较大的裂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既能生产不同厚度的产品,也为减少轧制后产生较多裂纹的技术问题。
[0004]基于上述目的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所述黄铜铜带轧制工艺包括粗轧、加热后退火、酸洗、中轧、加热后退火和精轧六大部分;
[0005]六大部分的顺序分别是由粗轧到加热后退火,然后到酸洗,然后中轧,然后再次加热后退火,最后精轧。
[0006]可选的,所述粗轧包括以下步骤:
[0007]步骤一:轧机在工艺润滑的情况下以穿带速度空转10~30分钟;
[0008]步骤二:黄铜的料头开出后经过直头矫直装置矫直,直头矫直装置压下量设定为1.5mm;
[0009]步骤三:打磨去除表面缺陷;
[0010]步骤四:将一定厚度的黄铜带在直线型轧机的轧辊之间往复移动,进而对黄铜带进行轧制,黄铜带每移动一次,调节一次轧辊之间的距离,直到得到设定厚度的黄铜铜带;
[0011]步骤五:在轧制完成后,需对黄铜铜带的两端进行剪切,剪切长度在没有进行轧制带材的长度上增加约10mm以保障轧制后带材两端的厚度公差质量。
[0012]在步骤四中,未进行轧制的黄铜带的厚度为16毫米,若最终目标为厚度3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六次轧制;若最终目标为厚度2.5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七次轧制;若最终目标为厚度2 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八次轧制。
[0013]当最终目标为厚度3毫米的黄铜铜带时,六次轧制后的厚度分别为11.9毫米、8.9毫米、6.7毫米、5.05毫米、3.8毫米和3.0毫米。
[0014]当最终目标为厚度2.5毫米的黄铜铜带时,七次轧制后的厚度分别为11.9毫米、9.1毫米、6.95毫米、5.35毫米、4.15毫米、3.2毫米和2.5毫米。
[0015]当最终目标为厚度2毫米的黄铜铜带时,八次轧制后的厚度分别为11.9毫米、9.1毫米、6.95毫米、5.35毫米、4.15毫米、3.2毫米、 2.5毫米和2毫米。
[0016]可选的,所述中轧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选取粗轧后厚度为2.5毫米的黄铜铜带为初始带材;
[0018]步骤二:将初始带材送入中轧机中多次轧制,获取厚度为0.6毫米的中间黄铜带;
[0019]步骤三:获取中间黄铜带后需对中间黄铜带的两端进行剪切,剪切长度在没有进行轧制带材的长度上增加约10mm以保障轧制后带材两端的厚度公差质量。
[0020]可选的,所述精轧包括以下步骤:
[0021]步骤一:选取中轧后厚度为0.6毫米的黄铜铜带为精轧带材;
[0022]步骤二:将精轧带材送入精轧机中多次轧制,获取厚度为0.15 毫米的目标黄铜带;
[0023]步骤三:获取目标黄铜带后需对目标黄铜带的两端进行剪切,剪切长度在没有进行轧制带材的长度上增加约10mm以保障轧制后带材两端的厚度公差质量。
[0024]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出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能够大幅度减少轧制后黄铜铜带边沿的裂纹数量,降低单个裂纹的深度。使得在后续加工步骤中需要切除的铜带宽度较窄,减小了浪费,降低了能耗。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6]需要说明的是,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中」、「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的方向和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专利技术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27]基于上述目的提供的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包括粗轧、加热后退火、酸洗、中轧、加热后退火和精轧六大部分。六大部分的顺序分别是由粗轧到加热后退火,然后到酸洗,然后中轧,然后再次加热后退火,最后精轧。
[0028]其中粗轧包括以下步骤:
[0029]步骤一:轧机在工艺润滑的情况下以穿带速度空转10~30分钟;以便使轧辊预热,获得均匀的辊型;
[0030]步骤二:黄铜的料头开出后经过直头矫直装置矫直,直头矫直装置压下量设定为1.5mm。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保持矫直辊的清洁工作;
[0031]步骤三:打磨去除表面缺陷;针对铜带表面明显缺陷,需在对铜带表面进行打磨,打磨表面时轧机速度不得高于9米/分钟,以便于表面缺陷消除彻底,非特殊情况(设备故障等)生产过程中不得停机,防止带卷出现公差波动;
[0032]步骤四:将一定厚度的黄铜带在直线型轧机的轧辊之间往复移动,进而对黄铜带进行轧制,黄铜带每移动一次,调节一次轧辊之间的距离,直到得到设定厚度的黄铜铜带;
[0033]步骤五:轧制对表面质量有特殊保护要求的带材时,需在收卷过程中对铜带进行衬纸保护;
[0034]步骤六:在轧制完成后,需对黄铜带的两端进行剪切,剪切长度在没有进行轧制带材的长度上增加约10mm以保障轧制后带材两端的厚度公差质量。
[0035]在步骤四中,未进行轧制的黄铜带的厚度为16毫米,若最终目标为厚度3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六次轧制;若最终目标为厚度2.5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七次轧
制;若最终目标为厚度2 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八次轧制。
[0036]当最终目标为厚度3毫米的黄铜铜带时,六次轧制后的厚度分别为11.9毫米、8.9毫米、6.7毫米、5.05毫米、3.8毫米和3.0毫米。
[0037]当最终目标为厚度2.5毫米的黄铜铜带时,七次轧制后的厚度分别为11.9毫米、9.1毫米、6.95毫米、5.35毫米、4.15毫米、3.2毫米和2.5毫米。
[0038]当最终目标为厚度2毫米的黄铜铜带时,八次轧制后的厚度分别为11.9毫米、9.1毫米、6.95毫米、5.35毫米、4.15毫米、3.2毫米、 2.5毫米和2毫米。
[0039]选择上述轧制后的厚度,是因为如此选择后,铜带的边沿产生裂纹的缺陷的数量最少并且裂纹深度较浅。
[0040]中轧包括以下步骤:
[0041]步骤一:选取粗轧后厚度为2.5毫米的黄铜铜带为初始带材;
[0042]步骤二:将初始带材送入中轧机中多次轧制,获取厚度为0.6毫米的中间黄铜带;
[0043]步骤三:获取中间黄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黄铜铜带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铜铜带轧制工艺包括粗轧、加热后退火、酸洗、中轧、加热后退火和精轧六大部分;六大部分的顺序分别是由粗轧到加热后退火,然后到酸洗,然后中轧,然后再次加热后退火,最后精轧;所述粗轧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轧机在工艺润滑的情况下以穿带速度空转10~30分钟;步骤二:黄铜的料头开出后经过直头矫直装置矫直,直头矫直装置压下量设定为1.5mm;步骤三:打磨去除表面缺陷;步骤四:将一定厚度的黄铜带在直线型轧机的轧辊之间往复移动,进而对黄铜带进行轧制,黄铜带每移动一次,调节一次轧辊之间的距离,直到得到设定厚度的黄铜铜带;步骤五:在轧制完成后,需对黄铜带两端进行剪切,剪切长度在没有进行轧制带材的长度上增加约10mm以保障轧制后带材两端的厚度公差质量。在步骤四中,未进行轧制的黄铜带的厚度为16毫米,若最终目标为厚度3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六次轧制;若最终目标为厚度2.5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七次轧制;若最终目标为厚度2毫米的黄铜铜带,则需要进行八次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黄铜铜带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当最终目标为厚度3毫米的黄铜铜带时,六次轧制后的厚度分别为11.9毫米、8.9毫米、6.7毫米、5.05毫米、3.8毫米和3.0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文志凌王群伍荣达都敏生马子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