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跳伞头部护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28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2: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跳伞头部护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跳伞头部护具。该跳伞头部护具,包括外壳、通槽、连接卡带、弧形防护板和防护装置,所述外壳的正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外壳的正表面底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卡带。通过防护装置,承重块受力向下移动,带动活动块移动,第一缓冲弹簧对力进行初级缓冲,同时活动杆的下移,带动第一摆杆靠近支撑架的一侧向下,第一摆杆两外侧受力向上移动,第一摆杆带动第二摆杆向上移动,第二摆杆带动弧形槽内的活动球在弧形槽内滑动,使得外壳有一个向上的反向作用力进行力的抵消,而外壳与弧形防护板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其缓冲余力,并进行力的缓冲与抵消,从而提高了对头部的防护效果。从而提高了对头部的防护效果。从而提高了对头部的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跳伞头部护具


[0001]本技术涉及跳伞头部护具
,具体为一种跳伞头部护具。

技术介绍

[0002]跳伞运动是指跳伞员乘飞机、气球等航空器或其他器械升至高空后跳下,或者从陡峭的山顶、高地上跳下,并借助空气动力和降落伞在张开降落伞之前和开伞后完成各种规定动作,并利用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在指定区域安全着陆的一项体育运动。
[0003]目前在进行跳伞运动时,由于头部在空中缺乏防护,所以极易受伤,而现有防护头盔的防护效果不佳,其次防护装置缺乏对头部后脑勺的防护,而后脑是头部最脆弱的部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跳伞头部护具,具备防护效果好、佩戴方便舒适等优点,解决了目前在进行跳伞运动时,由于头部在空中缺乏防护,所以极易受伤,而现有防护头盔的防护效果不佳,其次防护装置缺乏对头部后脑勺的防护,而后脑是头部最脆弱的部位的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跳伞头部护具,包括外壳、通槽、连接卡带、弧形防护板和防护装置,所述外壳的正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外壳的正表面底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卡带,所述外壳的顶部及内侧安装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内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板。
[0006]所述防护装置包括承重块,所述承重块活动安装在外壳的正上方,所述承重块的底部中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圆周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摆杆,所述第一摆杆相对于活动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摆杆,所述第二摆杆相对于第一摆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的外部圆周活动连接有弧形槽,所述活动杆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外壳的内部圆周上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弧形防护板的内后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条。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卡带的材质为软质布料,且连接卡带的中部设有调节卡头。
[000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外壳的顶部,且活动杆贯穿并活动连接有支撑架,第一缓冲弹簧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承重块,第一缓冲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摆杆的中部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架,且第一摆杆的两端均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槽开设在外壳的顶部两侧,且弧形槽内活动连接有活动球。
[00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内圆周上等距活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缓冲弹簧,且第二缓冲弹簧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防护板。
[0012]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橡胶和软质海绵,且缓冲块正表面为软质海绵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该跳伞头部护具,通过防护装置中承重块、活动杆、第一缓冲弹簧、支撑架、第一摆杆、第二摆杆、活动球、弧形槽、第二缓冲弹簧、支撑条及缓冲块之间的配合设置,在进行跳伞作业时,人的头部比较脆弱,而在空中有可能会遭到物体撞击,而承重块受力向下移动,此时带动活动块移动,第一缓冲弹簧对力进行初级缓冲,同时活动杆的下移,带动第一摆杆靠近支撑架的一侧向下,此时,第一摆杆两外侧受力向上移动,第一摆杆带动第二摆杆向上移动,而第二摆杆带动弧形槽内的活动球在弧形槽内滑动,使得外壳有一个向上的反向作用力进行力的抵消,而外壳与弧形防护板之间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其缓冲余力,并进行力的缓冲与抵消,从而提高了对头部的防护效果。
[0015]2、该跳伞头部护具,通过设置弧形防护板,对头部进行二次防护,提高了安全性,通过在弧形防护板内后端安装有缓冲块,其位置恰好处于后脑勺的位置,其能够保护头部较为脆弱的后脑勺,而橡胶材质提供了缓冲及反弹效果,软质海绵不仅拥有防止作用,而且质地较软,佩戴舒适,提高了佩戴的舒适度,通过防护装置的设置,其体积较小。而且质量较轻,佩戴舒适度及安全性都能得到保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为本技术结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通槽、3-连接卡带、4-弧形防护板、5-防护装置、 501-承重快、502-活动杆、503-第一缓冲弹簧、504-支撑架、505-第一摆杆、506
-ꢀ
第二摆杆、507、活动球、508-弧形槽、509-第二缓冲弹簧、510-支撑条、511
-ꢀ
缓冲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请参阅图1-3,一种跳伞头部护具,包括外壳1、通槽2、连接卡带3、弧形防护板4和防护装置5,外壳1的正表面开设有通槽2,外壳1的正表面底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卡带3,连接卡带3的材质为软质布料,且连接卡带3的中部设有调节卡头,外壳1的顶部及内侧安装有防护装置5,防护装置5内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板4。
[0023]防护装置5包括承重块501,承重块501活动安装在外壳1的正上方,承重块501的底部中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02,活动杆502的顶部圆周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503,活动杆502的底端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摆杆505,第一摆杆505 的中部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架504,且第一摆杆505的两端均通过活动销轴活动连接,第一摆杆505相对于活动杆50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摆杆506,第二摆杆506相对于第一摆杆50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球507,活动球507的外部圆周活动连接有弧形槽508,弧形槽508开设在外壳1的顶部两侧,且弧形槽508内活动连接有活动球507,活动杆50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504,支撑架504
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外壳1的顶部,且活动杆502贯穿并活动连接有支撑架504,第一缓冲弹簧50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承重块501,第一缓冲弹簧50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504,外壳1的内部圆周上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509,外壳1的内圆周上等距活动安装有若干个第二缓冲弹簧509,且第二缓冲弹簧509 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弧形防护板4,弧形防护板4的内后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511,缓冲块511的材质为橡胶和软质海绵,且缓冲块511正表面为软质海绵层,缓冲块5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条510。
[0024]在使用时,通过设置弧形防护板4,对头部进行二次防护,提高了安全性,通过防护装置5中承重块501、活动杆502、第一缓冲弹簧503、支撑架504、第一摆杆505、第二摆杆506、活动球507、弧形槽508、第二缓冲弹簧509、支撑条510及缓冲块511之间的配合设置,在进行跳伞作业时,人的头部比较脆弱,而在空中有可能会遭到物体撞击,而承重块501受力向下移动,此时带动活动块 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跳伞头部护具,包括外壳(1)、通槽(2)、连接卡带(3)、弧形防护板(4)和防护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正表面开设有通槽(2),所述外壳(1)的正表面底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卡带(3),所述外壳(1)的顶部及内侧安装有防护装置(5),所述防护装置(5)内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护板(4);所述防护装置(5)包括承重块(501),所述承重块(501)活动安装在外壳(1)的正上方,所述承重块(501)的底部中端活动连接有活动杆(502),所述活动杆(502)的顶部圆周上套设有第一缓冲弹簧(503),所述活动杆(502)的底端两侧活动连接有第一摆杆(505),所述第一摆杆(505)相对于活动杆(502)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摆杆(506),所述第二摆杆(506)相对于第一摆杆(505)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球(507),所述活动球(507)的外部圆周活动连接有弧形槽(508),所述活动杆(502)的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架(504),所述外壳(1)的内部圆周上活动安装有第二缓冲弹簧(509),所述弧形防护板(4)的内后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块(511),所述缓冲块(51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条(510)。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峻郭建新张青林饶静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赛兰德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