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47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6
一种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包括流道内芯及射料机构,特点:流道内芯上构成有流道内芯熔体导引通道,射料机构包括导流套压盘、内层熔体导流套、外层熔体导流套和外导套,导流套压盘与射料推盘驱动机构连接,内层熔体导流套具有内层熔体导流套腔,内层熔体导流套上设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第二纵向导流槽,内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上有内层熔体分流凹道,外层熔体导流套具有外层熔体导流套腔,外层熔体导流套上设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外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上有外层熔体分流凹道,外导套设在射料缸套腔的腔壁与外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之间。能使厚薄均匀度得以显著提高,保障熔坯质量;缩短熔体流动行程而提高熔体流动速度,缩短流动时间,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吹塑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前述的吹塑机是加工中空塑料容器的装备,中空塑料容器诸如用于灌装医药化工原料、油品、各类助剂、各种溶剂、添加剂、危化品包装桶、水箱、油箱特别是车辆的油箱乃至托盘,等等。由于吹塑机的吹塑机理属于公知技术,例如可参见并非限于例举的中国专利CN201941151U(塑料容器全自动中空成型机)和CN202162995U(大型塑料容器全自动中空成型机)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赘述。
[0003]前述的模头结构是吹塑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称为核心部分,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如CN102826765B(IBC内胆吹塑机专用储料缸模头)和CN104191594A(一种双层挤出吹塑机模头),等等。
[0004]从上述双层模头的名词释义便可知道:用于吹制两种不同颜色和/或两种不同原料的中空塑料制品,例如内层为非回收的白色塑料(也称“本色塑料”),而外层可以是各种颜色的回收塑料,具体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双层模头的较为典型的例子如由本申请人提出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6003665B推荐的“吹塑料机的双层导流储料模头装置”,该专利弥补了CN104191594A的两处不足并且如实兑现了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归纳的三个方面的长处。但是,由于该专利针对的是将两种不同的塑料原料实施充分混匀而提出的,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56段,因而从结构上讲,对于旨在形成前述的内层为白色即本色而外层为依需确定的颜色的名副其实的双层熔坯不具有可借鉴的技术启示。
[0005]CN110843190A推荐的“吹塑机的三层导流储料式模头装置”消除了CN202062631U的欠缺,并且客观上体现了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记载的四个方面的技术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憾:由于该专利申请是将熔坯射料机构的结构体系的各个料层套如外层套、中层套以及内层套(专利称“推料缸套”)的壁体上的供熔体的流落的导流槽即熔体导流槽设置为螺旋状,因而仅仅是将熔体流动的路线得到了延长,而并不能将熔体相对均匀地分流,于是难以使熔体在抵达模芯机构与口模机构之间的熔坯出口的过程中获得期望的厚薄均匀化效果,当各层熔体厚薄不足以达到期望的均匀程度时,那么对熔坯的质量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最终使吹胀成型出的中空塑料制品的质量受到影响,例如当成型出外层为红、黄、蓝或绿等色泽,中间层为白色或称本色,内层为黑色的三层结构的中空塑料容器时,有可能会出现色差情形,严重时会产生疵品乃至报废;为了延长熔体在螺旋槽内流动的路径,因而需要确保前述推料缸套的高度方向的尺寸,但是如此结构存在顾此失彼因素,所谓的顾此即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改善熔体的厚薄均匀程度,所谓的失彼即会显著增大各推料缸套的体积,最终致使模头结构的整体体积相应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从内层熔体导流套和外层熔体
导流套的外壁上流落的熔体的各自的厚薄均匀度而得以保障熔坯质量、有利于在较短的熔体流动距离内确保熔体厚薄均匀程度而得以提高熔体流动速度并且有益于保障吹塑机吹制产品的效率的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
[0007]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包括一流道内芯以及一与流道内芯滑动配合的射料机构,流道内芯在使用状态下与进料盘固定并且与进料盘相通,射料机构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射料缸套的射料缸套腔内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射料推盘驱动机构连接,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道内芯上构成有与所述进料盘相通的用于将由进料盘引入的内层熔体以及外层熔体供给所述射料机构的流道内芯熔体导引通道,所述射料机构包括导流套压盘、内层熔体导流套、外层熔体导流套和一外导套,导流套压盘在所述射料缸套腔内与所述射料推盘驱动机构连接,内层熔体导流套具有一内层熔体导流套腔,该内层熔体导流套腔上下移动地套置在所述流道内芯外,该内层熔体导流套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压盘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内层熔体导流套上并且在彼此面对面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内层熔体导流套腔与外界相通的一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以及一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该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以及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与所述流道内芯熔体导引通道相通,在内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上构成有与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相通的内层熔体分流凹道,外层熔体导流套具有一外层熔体导流套腔,通过该外层熔体导流套腔将外层熔体导流套套置在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外,并且该外层熔体导流套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压盘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外层熔体导流套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相通的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在外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上构成有一与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相通的外层熔体分流凹道,外导套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射料缸套腔的腔壁与外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之间并且该外导套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压盘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的下部与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内壁下部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流套内层熔体引出通道,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的外壁的下部与外导套的内壁下部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流套外层熔体引出通道。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流道内芯熔体导引通道包括一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和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该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以及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开设在所述流道内芯的高度方向的上端,并且围绕流道内芯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
而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流道内芯的顶部构成有一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该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与所述进料盘的中央位置固定,并且在该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芯棒让位孔,该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芯棒让位孔与流道内芯的中央位置的流道内芯芯棒腔相对应并且相通,在流道内芯上并且在对应于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的上端的位置配设有一内层熔体导入插套,该内层熔体导入插套的上端与所述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固定,而下端插入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的上端,并且在侧部开设有一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导入孔,该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导入孔通过开设在流道内芯上的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入孔与所述进料盘相通并且还与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相通,在对应于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的下端的位置开设有一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出孔,在流道内芯上并且在对应于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的上端的位置配设有一外层熔体导入插套,该外层熔体导入插套的上端与所述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固定,而下端插入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的上端并且在侧部开设有一流道内芯
外层熔体导入孔,该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导入孔通过开设在流道内芯上的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入孔与所述进料盘相通并且还与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相通,在对应于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的下端的位置开设有一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出孔,开设在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上的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与所述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出孔相通,开设在内层熔体导流套上的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与所述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出孔相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包括一流道内芯(6)以及一与流道内芯(6)滑动配合的射料机构(7),流道内芯(6)在使用状态下与进料盘(4)固定并且与进料盘(4)相通,射料机构(7)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射料缸套(5)的射料缸套腔(51)内并且在使用状态下与射料推盘驱动机构(3)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道内芯(6)上构成有与所述进料盘(4)相通的用于将由进料盘(4)引入的内层熔体以及外层熔体供给所述射料机构(7)的流道内芯熔体导引通道(61),所述射料机构(7)包括导流套压盘(71)、内层熔体导流套(72)、外层熔体导流套(73)和一外导套(74),导流套压盘(71)在所述射料缸套腔(51)内与所述射料推盘驱动机构(3)连接,内层熔体导流套(72)具有一内层熔体导流套腔(721),该内层熔体导流套腔(721)上下移动地套置在所述流道内芯(6)外,该内层熔体导流套(72)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压盘(7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内层熔体导流套(72)上并且在彼此面对面的位置开设有用于使内层熔体导流套腔(721)与外界相通的一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722)以及一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723),该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722)以及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723)与所述流道内芯熔体导引通道(61)相通,在内层熔体导流套(72)的外壁上构成有与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722)相通的内层熔体分流凹道(724),外层熔体导流套(73)具有一外层熔体导流套腔(731),通过该外层熔体导流套腔(731)将外层熔体导流套(73)套置在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72)外,并且该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压盘(7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在外层熔体导流套(73)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723)的位置开设有一与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723)相通的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732),在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外壁上构成有一与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732)相通的外层熔体分流凹道(733),外导套(74)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射料缸套腔(51)的腔壁与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外壁之间并且该外导套(74)的上端与所述导流套压盘(71)朝向下的一侧固定;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72)的外壁的下部与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73)内壁下部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流套内层熔体引出通道(725),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外壁的下部与外导套(74)的内壁下部之间的空间构成为导流套外层熔体引出通道(73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内芯熔体导引通道(61)包括一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1)和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2),该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1)以及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2)开设在所述流道内芯(6)的高度方向的上端,并且围绕流道内芯(6)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
而形成面对面的位置关系,在流道内芯(6)的顶部构成有一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613),该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613)与所述进料盘(4)的中央位置固定,并且在该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613)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芯棒让位孔(6131),该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芯棒让位孔(6131)与流道内芯(6)的中央位置的流道内芯芯棒腔(614)相对应并且相通,在流道内芯(6)上并且在对应于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1)的上端的位置配设有一内层熔体导入插套(615),该内层熔体导入插套(615)的上端与所述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613)固定,而下端插入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1)的上端,并且在侧部开设有一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导入孔(6151),该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导入孔(6151)通过开设在流道内芯(6)上的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入孔(616a)与所述进料盘(4)相通并且还与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1)相通,在对应于内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1)的下端的位置开设有一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出孔(616b),在流道内芯(6)上并且在对应于外
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2)的上端的位置配设有一外层熔体导入插套(617),该外层熔体导入插套(617)的上端与所述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613)固定,而下端插入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2)的上端并且在侧部开设有一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导入孔(6171),该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导入孔(6171)通过开设在流道内芯(6)上的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入孔(616c)与所述进料盘(4)相通并且还与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2)相通,在对应于外层熔体纵向引入孔(612)的下端的位置开设有一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出孔(616d),开设在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72)上的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722)与所述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出孔(616b)相通,开设在内层熔体导流套(72)上的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二纵向导流槽Ⅱ(723)与所述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出孔(616d)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熔体分流凹道(724)包括一内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241)、内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242)、内层熔体第一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243)和内层熔体第二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244),内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241)以及内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242)在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72)的外壁上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722)的上部两侧并且该内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241)与内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242)的相向一端与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722)的上部相通,而内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241)以及内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242)远离内层熔体导流套第一纵向导流槽Ⅰ(722)的一端在对应于内层熔体第一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243)与内层熔体第二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244)之间的位置同时与内层熔体第一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243)以及内层熔体第二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244)衔接并且相通,内层熔体第一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243)以及内层熔体第二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244)围绕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72)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
而呈面对面的状态构成于内层熔体导流套(72)的外壁上并且两者相互连通;所述的内层熔体第一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243)以及内层熔体第二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244)均为呈倒置的人字形分流凹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层熔体分流凹道(733)包括一外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331)、外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332)、外层熔体第一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333)和外层熔体第二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334),外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331)以及外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332)在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外壁上的位置分别对应于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732)的两侧并且该外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331)与外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332)的相向一端与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732)相通,而外层熔体第一分流横凹道Ⅰ(7331)以及外层熔体第二分流横凹道Ⅱ(7332)远离外层熔体导流套导流孔(732)的一端在对应于外层熔体第一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333)与外层熔体第二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334)之间的位置同时与外层熔体第一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333)以及外层熔体第二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334)铰接并且相通,外层熔体第一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Ⅰ(7333)以及外层熔体第二倒人字形分流凹道Ⅱ(7334)围绕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圆周方向彼此相隔180
°
而呈面对面的状态构成于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外壁上并且两者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塑机的双层模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料盘(4)朝向上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613)的位置构成有一进料盘凹腔(41),流道内
芯固定法兰盘(613)在对应于进料盘凹腔(41)的位置通过流道内芯固定法兰盘螺钉(6132)与进料盘(4)固定;在进料盘(4)的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入孔(616a)的位置构成有一进料盘内层熔体进料口(42),该进料盘内层熔体进料口(42)与流道内芯内层熔体引入孔(616a)相通;在进料盘(4)的另一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入孔(616c)的位置构成有一进料盘外层熔体进料口(43),该进料盘外层熔体进料口(43)与流道内芯外层熔体引入孔(616c)相通;在所述导流套压盘(71)上并且围绕导流套压盘(71)的四周间隔设置有外导套固定连接螺钉(711)、外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连接螺钉(712)和内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连接螺钉(713),并且外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连接螺钉(712)位于外导套固定连接螺钉(711)与内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连接螺钉(713)之间,在导流套压盘(71)朝向下的一侧围绕导流套压盘(71)的圆周方向并且在对应于外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连接螺钉(712)的位置构成有一外层熔体导流套上沿探入台阶槽(714),而在对应于内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连接螺钉(713)的位置构成有一内层熔体导流套上沿探入台阶槽(715),在所述外导套(74)的上表面并且围绕外导套(74)的四周间隔开设有外导套固定螺孔(741),所述外导套固定连接螺钉(711)旋入该外导套固定螺孔(741)内,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上沿探入所述外层熔体导流套上沿探入台阶槽(714)内并且在该外层熔体导流套(73)的上沿表面的四周间隔开设有外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螺孔(735),所述的外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连接螺钉(712)旋入该外层熔体导流套固定螺孔(735)内,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72)的上沿探入所述内层熔体导流套上沿探入台阶槽(715)并且在该内层熔体导流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良林一波何建领孙晓东周渊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同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