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373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燃油切换设备和温度调节设备,切换控制方法包括:S1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S2判断是否要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一切换模式,若否,则回到S1;S3第一切换模式中,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或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温度调节设备,使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和燃油进机粘度处于预定范围,当燃油进机温度和燃油进机粘度满足第二工作模式的条件时,进入第二工作模式;S4以第二工作模式运行。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切换控制方法,避免切换过程因燃油温度变化造成燃油粘度出现波动和对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防止出现设备卡死、损伤等问题。损伤等问题。损伤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动力装置配套
,特别涉及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中规定,在排放控制区内使用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排放控制区外使用含硫量≤3.5%的船用燃油,以及2020年1月1日以后,排放控制区外使用含硫量≤0.5%的船用燃油。因此低硫油是指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高硫油是指含硫量>0.1%的船用燃油。
[0003]出于对全球大气环境保护以及满足世界各国家地区、海域的相关排放要求,低硫油在实船当中的应用已势在必行。并且,为适应硫排放法规的要求的同时满足船舶营运的经济性,在排放控制区使用低硫油而在非排放控制区使用高硫油成为了船东的一种选择。目前,船用燃料中,排放控制区外使用最多的是HFO(Heavy Fuel Oil,重油),排放控制区内使用最多的是硫含量小于0.1%的MGO(Marine Gas Oil,船用轻柴油)。
[0004]据调查,自2010年以后新建的国际无限航区船舶,绝大部分均设置了低硫油燃烧及转换系统,老旧船舶也准备逐步考虑通过旧船改造,实现低硫油的应用。但在高低硫油切换过程中,大部分通过手动调整三通阀来实现高低硫油切换,由于切换控制不当,导致燃油温度剧烈变化,对机器设备及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并且会出现较大的粘度波动,会导致柴油机高压油泵、喷油器等设备出现拉伤、卡死等问题。
[0005]国外部分公司都有较成熟的船舶高低硫油切换控制解决方案,并已得到较多应用,但限于商业秘密,国外未见公开发表的相关技术文献,仅见各大公司描述性介绍资料。
[0006]因此,需要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和高低硫油切换装置,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8]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所述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燃油切换设备和温度调节设备,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S1: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0010]S2: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一切换模式,若否,则回到所述S1;
[0011]S3:在所述第一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或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
度均处于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0012]S4: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运行。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基于粘度与温度联合控制燃油的加热或冷却速度,有效避免了高低硫油切换过程中因燃油温度剧烈变化造成的燃油粘度出现波动和对燃油系统造成热冲击,防止设备出现卡死、损伤等问题。
[0014]进一步地,所述S4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5]S5: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所述第二切换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4;
[0016]S6:在所述第二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或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0017]S7: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运行。
[0018]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复位步骤:根据使用者指令进入所述S1或所述S4。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换控制方法,系统复位能够快速使高低硫油切换装置返回初始工作模式。
[0020]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控制方法还包括粘度边界控制步骤:
[0021]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小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下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冷却燃油;和/或
[0022]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大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加热燃油。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切换控制方法,粘度边界控制能够防止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因加热或冷却调节不足而导致燃油进机粘度超出预定范围。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一个为高硫油工作模式,另一个为低硫油工作模式;
[0025]在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0026]在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
[0027]进一步地,从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0028]S3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加热状态;
[0029]S3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0030]S3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加热状态转换为冷却状态,若是,则转换为冷却状态,若否,返回所述S32;
[0031]S3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冷却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0032]S3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
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34。
[0033]进一步地,从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切换模式包括:
[0034]S61: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处于冷却状态;
[0035]S62: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冷却速度;
[0036]S63:判断所述温度调节设备是否需要从冷却状态转换为加热状态,若是,则转换为加热状态,若否,返回所述S62;
[0037]S64:所述温度调节设备转换为加热状态,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
[0038]S65:判断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是否满足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的条件,若是,则进入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64。
[0039]进一步地,所述燃油进机粘度的数值的所述预定范围是2cSt~20cSt,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的所述预定范围是小于或等于2℃/min。
[0040]进一步地,所述切换模式中的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转换条件为燃油进机温度为35℃~50℃,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低硫油切换装置的切换控制方法,所述高低硫油切换装置包括燃油切换设备和温度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以第一工作模式运行;S2: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一切换模式;若否,则回到所述S1;S3:在所述第一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燃油进机温度或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S4:以所述第二工作模式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后还包括以下步骤:S5:判断是否需要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若是,则进入第二切换模式;若否,则返回所述S4;S6:在所述第二切换模式中,所述燃油切换设备工作,并根据所述燃油进机温度或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温度的所述变化速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当所述燃油进机温度和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均满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预设条件时,进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S7:以所述第一工作模式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位步骤:根据使用者指令转到所述S1或所述S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度边界控制步骤: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小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下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冷却燃油;和/或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大于所述预定范围的上限时,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以最大速度加热燃油。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切换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中的一个为高硫油工作模式,另一个为低硫油工作模式;在所述高硫油工作模式中,根据所述燃油进机粘度控制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加热速度,以使得所述燃油进机粘度处于所述预定范围内;在所述低硫油工作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富周晓洁刘晶晶王金亭朱端祥蔡衡汪亚楠郭丰泽陆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