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双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2060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湿式双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修正方法。随着湿式离合器的使用和磨损,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有效作用半径等会发生变化,相应地就会引起湿式多片离合器压力(P)—扭矩(T)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为了实现对离合器的精确控制,避免整车冲击或者动力中断,就必须重新建立离合器扭矩与压力的对应关系解决整车过程中离合器压力扭矩对应关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冲击或者动力不足现象。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讲述湿式双离合器压力扭矩修正的时机,计算离合器压力扭矩与基础曲线的修正补偿,从而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力扭矩曲线。力扭矩曲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湿式双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离合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湿式双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离合器压力(P)与扭矩(T)曲线的控制,主要是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的处理方法。
[0002]
技术介绍

[0003]随着湿式离合器的使用和磨损,摩擦副的摩擦系数和有效作用半径等会发生变化,相应地就会引起湿式多片离合器压力(P)与扭矩(T)的对应关系发生变化,为了实现对离合器的精确控制,就必须重新建立离合器扭矩与压力的对应关系。
[0004]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P-T直接影响整车驾驶性。如果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P-T不准确,驾驶过程中会感觉冲击,压力跟随差,发动机转速飞等现象。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P-T自适应结果精确,相对没有偏差,整车运行过程中没有冲击,驾驶员感觉舒适。
[0005]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修正方法,解决整车过程中离合器压力与扭矩对应关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冲击 。
[0006]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湿式双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实时计算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和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基于扭矩差模糊计算出修正值,利用修正值实时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解决整车过程中离合器扭矩与压力对应关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冲击 。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湿式双离合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计算条件判断;满足修正条件,进入步骤2);否则,持续步骤1);步骤2)计算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输出扭矩;步骤3)计算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步骤4)计算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与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之间的扭矩差,并对扭矩差进行处理;步骤5)模糊计算压力扭矩修正系数;步骤6)根据压力扭矩修正系数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步骤7)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修正系数有效性检查。
[0009]进一步地,步骤2)中,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发动机燃烧扭矩-发动机摩擦扭矩-惯性扭矩;其中,发动机摩擦扭矩包含空调扭矩、转向扭矩及大灯扭矩。
[0010]进一步地,
步骤3)中,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离心压力产生扭矩)
×
离合器温度补偿系数
×
离合器滑摩补偿系数;其中,离心压力产生扭矩与离合器转速和离合器油液温度相关并通过台架试验获取,离合器温度补偿系数与离合器温度相关并通过台架试验获取,离合器滑摩补偿系数与离合器主从两端转速差相关并通过台架试验获取。
[0011]进一步地,步骤4)中,扭矩差=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端扭矩,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由当前压力扭矩曲线查表得出;扭矩差处理为对扭矩差进行信号滤波或扭矩差置零。
[0012]进一步地,步骤5)中,模糊计算压力扭矩修正系数,包括以下分步骤:51)基于扭矩差、扭矩大小、滑差大小,拟定模糊处理条件为:条件1:扭矩差正,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
ꢀ-ꢀ
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0;条件2:扭矩差负, 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
ꢀ-ꢀ
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0;条件3:滑差不高, 发动机转速
ꢀ-ꢀ
离合器轴转速<第一设定值;条件4:滑差不低, 发动机转速
ꢀ-ꢀ
离合器轴转速>第一设定值;条件5:扭矩不小, 扭矩>第二设定值;52)根据模糊处理条件生成模糊规则为:规则1:扭矩压力曲线正修正;规则2:扭矩压力曲线负修正;规则3:保持扭矩压力曲线修正;规则4:扭矩压力曲线平衡;53)根据模糊规则计算出压力扭矩修正系数的初始值,并对压力扭矩修正系数的初始值进行归一化和滤波处理,得到压力扭矩修正值。
[0013]进一步地,步骤6)中,根据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大小对应的扭矩压力曲线的压力区间,对压力扭矩修正值进行时间积分,不同压力扭矩修正值对应时间积分不同,不同压力区间修正的比例也不同,如下:1)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大于50N.m,时间积分为1s,对该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大于50N.m的压力扭矩曲线的两个端点,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两个端点的压力扭矩修正值与时间积分后的压力扭矩曲线修正值的差值的10%;2)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大于30 N.m小于等于50N.m,时间积分为5s,对该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大于50 N.m的压力扭矩曲线的两个端点,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两个端点的压力扭矩修正值与时间积分后的压力扭矩曲线修正值的差值的10%;3)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大于10 N.m小于等于30 N.m,时间积分为10s,对该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大于50 N.m的压力扭矩曲线的两个端点,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两个端点的压力扭矩修正值与时间积分后的压力扭矩曲线修正值的差值的8%;4)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小于等于10 N.m,时间积分为20s,对该压力扭矩修正值绝对值大于50 N.m的压力扭矩曲线的两个端点,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两个端点的压力扭矩修正值与时间积分后的压力扭矩曲线修正值的差值的5%。
[0014]进一步地,步骤7)中,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修正值有效性检查,对修正后的压力扭矩曲线的单调性及合理性进行检查;若满足单调性且在合理的范围内,数据有效,则对数据进行运用;若不满足单调性或不在合理性范围内或数据无效,则将数据舍弃。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8),对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进行存储和读取;当前驾驶循环下电时,对修正后的压力扭矩曲线进行NVM存储,当下个驾驶循环上电时,对NVM中的压力扭矩曲线进行读取,读取后对其单调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若检查通过,从NVM读取的压力扭矩曲线将作为本次驾驶循环的基础曲线,压力扭矩曲线的修正也基于该基础曲线进行修正;若检查不通过,将系统默认值作为本次驾驶循环的基础曲线,压力扭矩曲线的修正也基于该默认值进行修正。
[0016]进一步地,修正条件为:发动机与离合器轴转速有转速差,并且发动机水温在设定温度范围内,发动机扭矩在设定范围内。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实时计算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和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基于扭矩差模糊计算出修正值,利用修正值实时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解决整车过程中离合器扭矩与压力对应关系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冲击问题 。
[0018]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功能模块架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专利技术流程框图。
[0022]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
[0024]如图1所示,发动机控制单元 ECU实时采集发动机转速信号与计算发动机输出扭矩信号,并通过CAN线将实时的发动机转速信号、发动机输出扭矩信号输出给变速器控制单元TCU。
[0025]如图2所示,变速器控制单元TCU中包括变速器输入处理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湿式双离合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计算条件判断;满足修正条件,进入步骤2);否则,持续步骤1);步骤2)计算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输出扭矩;步骤3)计算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步骤4)计算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与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之间的扭矩差,并对扭矩差进行处理;步骤5)模糊计算压力扭矩修正系数;步骤6)根据压力扭矩修正系数修正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步骤7)离合器压力扭矩曲线修正系数有效性检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式双离合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发动机燃烧扭矩-发动机摩擦扭矩-惯性扭矩;其中,发动机摩擦扭矩包含空调扭矩、转向扭矩及大灯扭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式双离合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发动机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离心压力产生扭矩)
×
离合器温度补偿系数
×
离合器滑摩补偿系数;其中,离心压力产生扭矩与离合器转速和离合器油液温度相关并通过台架试验获取,离合器温度补偿系数与离合器温度相关并通过台架试验获取,离合器滑摩补偿系数与离合器主从两端转速差相关并通过台架试验获取。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湿式双离合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扭矩差=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传递到离合器端扭矩,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由当前压力扭矩曲线查表得出;扭矩差处理为对扭矩差进行信号滤波或扭矩差置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湿式双离合离合器压力与扭矩曲线修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模糊计算压力扭矩修正系数,包括以下分步骤:51)基于扭矩差、扭矩大小、滑差大小,拟定模糊处理条件为:条件1:扭矩差正,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
ꢀ-ꢀ
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0;条件2:扭矩差负, 离合器对应压力产生的基准扭矩
ꢀ-ꢀ
传递到离合器端的扭矩>0;条件3:滑差不高, 发动机转速
ꢀ-ꢀ
离合器轴转速<第一设定值;条件4:滑差不低, 发动机转速
ꢀ-ꢀ
离合器轴转速>第一设定值;条件5:扭矩不小, 扭矩>第二设定值;52)根据模糊处理条件生成模糊规则为:规则1:扭矩压力曲线正修正;规则2:扭矩压力曲线负修正;规则3:保持扭矩压力曲线修正;规则4:扭矩压力曲线平衡;53)根据模糊规则计算出压力扭矩修正系数的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萍银联作赵秋林舒玉春仇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