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毅宏专利>正文

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2050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旨在解决胺化生产废水中甲胺/乙胺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依次连通的胺气化塔、多级冷凝装置、多级负压吸收装置和尾气吸收塔,所述胺气化塔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布液单元和回流单元;回流单元的出口连通多级冷凝装置的入口;多级负压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两个负压吸收机构;负压吸收机构包括吸收罐、循环泵和喷射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操作控制流程简单,易于使用和维护,且能耗节省;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胺化废水的精馏分离、冷凝除水、逐级降温循环吸收,实现对废水中甲胺/乙胺的充分回收及浓度提高,且可与其他相关生产设备及流程无缝衔接,实现循环、清洁生产。洁生产。洁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物回收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甲胺/乙胺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农药、医药、橡胶、皮革等有机化学工业中,易溶于水,其生产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胺废水。如:在离子交换树脂201*7/D201/D301等阴树脂生产过程中,树脂白球经过氯化后需要胺化。橡胶促进剂行业中PZ(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采用一步法或两步法生产原料二甲胺时、ZD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系列生产原料二乙胺时也需要胺化。
[0003]胺化通常采用甲胺/乙胺进行的,胺化后母液中残留甲胺/乙胺含量为0.7~2.0%。其中,三甲胺在有氧高温时分解为二甲胺;而低浓度二甲胺有较难闻的鱼腥臭,浓度较高则会对眼睛及呼吸道造成强烈的刺激。因此,胺化母液若不进行甲胺/乙胺回收,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排入水体,会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导致污水处理系统处理难度增加及资源的浪费,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理和回收措施。
[0004]目前,国内多数采用焚烧法处理甲胺/乙胺废水,但是低浓度甲胺/乙胺水溶液本身不能燃烧,必须为其燃烧提供大量热量,因此燃烧处理方法能耗大、成本高;另外,胺化生产废水燃烧后会产生二氧化氮、一氧化氮、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则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0005]此外,其它处理方法如:汽提法、化学沉淀法、络合萃取法、离子交换法、二甲胺盐酸盐,均存在着回收成本高,投资和运转动力消耗大等缺点,不适合规模化的工业生产处理。
>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以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含胺废水中甲胺/乙胺难以进行低成本的回收利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提供一种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胺气化塔、多级冷凝装置、多级负压吸收装置和尾气吸收塔:
[0009]所述胺气化塔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布液单元和回流单元;所述回流单元的出口连通多级冷凝装置的入口;
[0010]所述多级负压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三个负压吸收机构,所述各负压吸收机构包括吸收罐、循环泵和喷射器,其中,初级负压吸收机构的喷射器吸气口接其前级处理来气,其余各级的喷射器吸气口连通至其前级的吸收罐的排气口;所述各级喷射器的进液口经对应的循环泵连通至其本级吸收罐循环出液口,其出液口连通至其本级吸收罐的进液口。
[0011]优选的:在所述尾气吸收塔内设有尾气循环泵和喷淋单元;所述尾气吸收塔的入
口与末级负压吸收机构中吸收罐的排气口连通。
[0012]优选的:所述喷淋单元上设有补水入口。
[0013]优选的:所述回流单元内设有收水器和回流液的进口,回流液的进口与收水器的底部间距≥3米。
[0014]优选的:所述尾气吸收塔的出液口与末级负压吸收机构中吸收罐的入液口连通。
[0015]优选的:所述负压吸收机构间本级吸收罐的出液口连通上一级吸收罐的入液口。
[0016]优选的:所述多级冷凝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冷凝器。
[0017]优选的:所述多级冷凝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有胺类回收箱,且首级负压吸收机构中吸收罐的出液口连通所述胺类回收箱。
[0018]优选的:所述多级冷凝装置的出液口连通有对应的有机物回收箱;所述回流单元的出液口连通所述有机物回收箱。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20]1. 本技术设备构成精简,投入成本低,且各处理单元配置合理巧妙,操作控制流程简单,易于运营和维护,且能耗节省。
[0021]2. 利用本技术能够有效实现对胺化废水的精馏分离、冷凝除水、逐级降温循环吸收,实现对废水中甲胺/乙胺的充分回收及浓度提高(含甲胺或乙胺10%~20%),使其能够达到回用的标准,且本技术可与其他相关生产设备及流程无缝衔接,实现循环、清洁生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胺化生产废水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0023]图2为第一吸收塔的结构示意图。
[0024]以上图中,1为胺气化塔;11为加热单元、12为布液单元、13为回流单元;2为多级冷凝装置;21为第一冷凝器、22为第二冷凝器、23为第三冷凝器;3为多级负压吸收装置;31为第一吸收塔、311为第一吸收罐、312为第一循环泵、313为第一喷射器、32为第二吸收塔、33为第三吸收塔、34为第四吸收塔;4为尾气吸收塔;41为尾气循环泵、42为喷淋单元、43为补水入口;5为胺类回收箱;6为有机物回收箱;A为废液进口、B为排空口、C为废液出口、D为有机物回收箱上排放至回用点的出口、E为胺类回收箱上排放至回用点的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26]在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仪器设备;所涉及的原材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常规材料;所涉及的处理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7]实施例1:一种胺化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0028]如图1所示:该胺化生产废水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胺气化塔1、多级冷凝装置2、多级负压吸收装置3和尾气吸收塔4。
[0029]胺气化塔1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加热单元11、布液单元12和回流单元13;加热单元11
采用蒸汽加热,加热温度85~105℃;布液单元12设有布液管,其上设有雾化喷嘴,使雾化粒径为100~1000mm;布液单元12底部设有填料层,填料为常规不规整填料,主要是不锈钢拉西环、鲍尔环和阶梯环等耐胺气腐蚀型材料;填料层下部设有冲洗机构,冲洗水采用待处理水,主要通过大流量进行冲洗填料,防治填料长时间运行后堵塞;回流单元13的出口连通多级冷凝装置2;回流单元13内设有S型收水器,能够更好地捕捉小液滴,以便胺蒸汽从排气口排出;回流单元13内还设有回流液的进口,回流液的进口与收水器的底部间距≥3米。
[0030]多级冷凝装置2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冷凝器21、第二冷凝器21和第三冷凝器23;冷凝器上均设有冰水机出口和冰水机入口,使冷凝器内温度控制为0~10℃;冷凝器上还设有回流液出口,回流液出口与回流单元13内的回流液进口连通。
[0031]多级负压吸收装置3包括第一吸收塔31、第二吸收塔32、第三吸收塔33和第四吸收塔34;吸收塔上均设有冰水出口和冰水入口,第一吸收塔31、第二吸收塔32、第三吸收塔33内温度控制为4~10℃,第四吸收塔34内温度控制为0~25℃。
[0032]第一吸收塔31包括第一吸收罐311、第一循环泵312和第一喷射器313;第一吸收罐311上设有进口、入液口、上部排气口和下部出口;第一喷射器313的吸气口连通第三冷凝器23的出气口和第一循环泵312的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胺气化塔、多级冷凝装置、多级负压吸收装置和尾气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胺气化塔由下至上依次设有加热单元、布液单元和回流单元;所述回流单元的出口连通多级冷凝装置的入口;所述多级负压吸收装置包括至少三个负压吸收机构,各所述负压吸收机构包括吸收罐、循环泵和喷射器,其中,初级负压吸收机构的喷射器吸气口接其前级处理来气,其余各级的喷射器吸气口连通至其前级的吸收罐的排气口;各级所述喷射器的进液口经对应的循环泵连通至其本级吸收罐循环出液口,其出液口连通至其本级吸收罐的进液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尾气吸收塔内设有尾气循环泵和喷淋单元;所述尾气吸收塔的入口与末级负压吸收机构中吸收罐的排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甲胺/乙胺回收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单元上设有补水入口。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毅宏魏源吴新平陈宥霖
申请(专利权)人:魏毅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