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毅宏专利>正文

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98453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装置包括脱氮机构,混聚反应池,斜板/管沉淀池,以及生物炭滤床,SMBR反应器,还包括溶药配药机构,溶药配药机构包括碱液池、絮凝药液池、助凝药液池三个并列的溶药池,三溶药池分别与吹脱塔进液管上的碱液加药孔、脱氮沉淀水箱与混聚反应池连通管道上的絮凝加药孔和助凝加药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是高效氨氮吹脱塔+旋流网格混凝+斜板(管)沉淀+生物炭滤床+SMBR反应器组成,集结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的优点,解决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费用高的问题,高效氨氮吹脱塔对气体利用率高,新的布气结构提高了能效,具有减少占地面积,降低运行费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激增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的产量日益 增大,垃圾的妥善处置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生活垃圾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卫生填 埋、焚烧、堆肥和综合利用等。其中,卫生填埋法以其管理方便、处理费用低、技术成熟而成 为国内外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我国329个城市垃圾处理场的调查 表明,卫生填埋场占垃圾处理设施的87.5%。垃圾填埋或堆放过程中会产生垃圾渗滤液,这 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如不妥善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它可以污染 水体、土壤、大气等,使地面水体水质恶化、富营养化;使地下水丧失利用价值。地下水一旦 被污染很难净化,造成的影响短则几年,长则几百年;有机污染物进入食物链还将直接威胁 人类健康。据不完全调查,国内几乎所有卫生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均未实现达标排放。因 此,对渗滤液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处理已成为城市环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垃圾渗滤液处理 技术也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之一。 垃圾渗滤液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变化极不稳定等特点,其主要特点如 下①水质波动大渗滤液水质随时间变化较大,渗滤液水质的时变化系数、日变化系数一般 高达200 300%,且老龄填埋场的水质随时间变化相对较大;②生物可降解性(可生化 性)随填埋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③营养元素比例失衡;④金属离子含量高垃圾渗滤液中 含有10多种金属离子,其中铁浓度可高达2050mg/L,铅的浓度可达12. 3mg/L,锌的浓度可 达130mg/L,钙的浓度可达4300mg/L ;⑤氨氮含量高高氨氮浓度是城市垃圾渗滤液的重要 水质特征之一,随着垃圾填埋年数而增加,可以高达1700mg/L,渗滤液中的氮多以氨氮形式 存在,约占TN的70 80% ;⑥填埋时间对渗滤液水质的影响随着填埋场使用年限的延长, 渗滤液的水质量将发生变化。垃圾渗滤液通常可根据填埋场的"年龄"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年轻"的渗滤液,其填埋时间在5年以下,所产生的渗滤液水质特点是pH值较低,C0D。r和 B0D5浓度较高,且B0D5/C0D 的比值亦较高,可生化性较好,另一类"年老"的渗滤液,其填埋 时间在5年以上,所产生的渗滤液的主要水质特点是pH值较接近中性,C0Dcr较高和B0D5 浓度较低,且B0D5/C0D 的比值非常低,可生化性较差,而NH4-N浓度很高。 目前,国内外采用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主要可分为物化法、生物法和土地处理 法三大类。物化法包括混凝、吹脱、活性碳吸附、蒸发法、化学沉淀、离子交换、膜分离等多种 方法。物化法受垃圾渗滤液水质、水量变化的影响小,出水水质稳定,尤其对B0D/C0D较低 而难以生物处理的垃圾渗滤液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物化法处理费用高,一般用于渗滤液 的预处理或深度处理。生物法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大类,好氧处理工艺 有活性污泥法、曝气氧化塘、稳定塘、生物转盘、滴滤池等,厌氧处理工艺有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接触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混合床等。生物法是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类方法,因其运行费用低、处理效率高、不会出现化学污泥等特点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但单独采用生物法难以适应渗滤液水质和水量的变化,尤其是氨氮和重金属浓度高时,对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影响处理效果,使出水难以达标。土地处理法包括慢速渗滤法、快速渗滤法、表面漫流、人工湿地和回灌等,其中人工湿地和回灌应用得较多。土地处理法的投资及运行费用较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同时还能加速填埋场稳定化进程,减少维护费用。但该法受土地资源的限制,且容易使重金属和盐类在土壤中累积,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涌现出许多新的处理技术,如膜生物反应器(MBR)、反渗透(RO)、Fenton、光催化氧化、电解法、超声波、有效微生物(EM)技术等,均取得了一定的处理效果。 综上所述,垃圾渗滤液的处理工艺多种多样,各具优缺点。采用单一工艺处理,往往在某些指标上能取得好的处理效果,而对其它指标的处理效果较差,很难使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必须将处理工艺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通过工艺组合,取长补短,以达到满意的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运营费用低的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种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脱氮机构,混聚反应池,斜板/管沉淀池,以及生物炭滤床,SMBR反应器,脱氮机构、混聚反应池、斜板/管沉淀池、生物碳滤池、膜生物反应池依次连通并分别在其下端设有排污口 ,还包括溶药配药机构,所述溶药配药机构包括碱液池、絮凝药液池、助凝药液池三个并列的溶药池,横向贯穿于三个溶药池内的支撑杆上分别安装有搅拌电机及搅拌叶片,每个溶药池分别配以计量泵,各计量泵的进液管分别与对应溶药池内腔连通;所述脱氮机构包括脱氮沉淀水箱和固定于该水箱上端的吹脱塔,在吹脱塔的进液管上设有碱液加药孔、在脱氮沉淀水箱与混聚反应池连通管道上先后分别设有絮凝加药孔和助凝加药孔,所述各计量泵分别的出液管分别与对应加药孔匹配安装,即碱液池的计量泵出液管与吹脱塔进液管上的碱液加药孔连通、絮凝药液池与所述絮凝加药孔连通、助凝药液池与助凝加药孔连通,所述各溶药池下端设有排污口分别与系统排污管连通。 所述混凝反应池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独立且通过切口连通的的网格池,所述每个网格池包括至少三层网格层,每个网格层之间间隔水平分布固定于网格池内侧壁上,进液口位于偏向网格池侧壁位置安装,使进液产生旋流。 所述网格池为奇数个时,进液口安装于一端的网格池侧壁上部;网格池为偶数个时,进液口安装于一端的网格池侧壁下部。 所述网格池为圆筒形或为椭圆筒形,或者为方筒形。 所述吹脱塔包括塔体和位于塔体上端的出气口、下端的离心风机,并在出气口上固定有防雨罩,在塔体内腔自上向下依次为高效收水器、旋流布水器、球面或多面或多棱或其他填料层,进液管安装与塔体上端与旋流布水器连通,所述离心风机的出气管安装于填料层底部,并在该出气管上设有一定数量的微出气孔。 在斜板/管沉淀池中部安装有弧形翼片斜板或其他斜板(管)组成的除泥层,所述弧形翼片斜板除泥层为一定数量的弧形翼片板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斜板/管沉淀池两侧内侧壁上,并在斜板/管沉淀池底部设有集泥漏斗和排污口 。 所述弧形翼片板,是在平面板的至少一个平面上垂直固定有一定数量的横档板,每个横档板之间彼此平行,在每个横档板的板端边上固定有弧形板,使横当板与弧形板组合形成横截面为"J"型横当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 —体化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有高效氨氮吹脱塔+旋流网格混凝+斜板(管)沉淀+生物炭滤床+SMBR反应器组成,集结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工艺中的优点,解决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费用高的问题。 2.创新了高效氨氮吹脱塔,高效氨氮吹脱塔采用微孔曝气管作为布气装置,布气管位于填料中下部,气体利用率高;降低了设备的高度,改变了以前的挡板反射布气的方法,提高了能效。 3.旋流网格技术是在现有的旋流混凝技术和网格混凝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滤液一体化处理装置,包括脱氮机构,混聚反应池,斜板/管沉淀池,以及生物炭滤床,SMBR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氮机构、混聚反应池、斜板/管沉淀池、生物炭滤床、SMBR反应器依次连通并分别在其下端设有排污口,还包括溶药配药机构,所述溶药配药机构包括碱液池、絮凝药液池、助凝药液池三个并列的溶药池,横向贯穿于三个溶药池内的支撑杆上分别安装有搅拌电机及搅拌叶片,每个溶药池分别配以计量泵,各计量泵的进液管分别与对应溶药池内腔连通;所述脱氮机构包括脱氮沉淀水箱和固定于该水箱上端的吹脱塔,在吹脱塔的进液管上设有碱液加药孔、在脱氮沉淀水箱与混聚反应池连通管道上先后分别设有絮凝加药孔和助凝加药孔,所述各计量泵的出液管分别与对应加药孔匹配安装,所述各溶药池下端设有排污口分别与系统排污管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毅宏弓风莲张春杰王秋慧高静
申请(专利权)人:魏毅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