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站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94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8
本申请涉及一种全站仪,属于测绘设备,包括安装台和电子经纬仪,电子经纬仪设置在安装台上,安装台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上均沿滑动套设有用于扩大支撑面积的支撑板,支撑杆上设置于用于驱动支撑板在支撑杆上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当全站仪的工作地形的地表较为松软的时候,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支撑板朝向地面运动,当支撑板的底部与地表接触之后,扩大了全站仪与地表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因为工作人员的触碰而导致的全站仪的倾斜,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调平的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测绘效率。高了测绘效率。高了测绘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站仪


[0001]本申请及测绘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站仪。

技术介绍

[0002]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相比,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呆滞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误差的产生。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616100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站仪,包括安装台、摄于安装台上方的机身、设置于安装台上方的机身、设置于安装台下方的三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筒和下支筒,所述上支筒上设有调节槽,所述下支筒沿调节槽做靠近或远离安装台的运动;当工作人员实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的时候,将三个支撑杆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打开并支撑在地面上,通过调节下支筒对全站仪进行调平,当调平完成之后,即可开始进行地形测绘。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保证全站仪的稳定性,全站仪的支撑杆的底端设置为尖头,当全站仪的工作地形较为松软时,尖头会插入地表之下,且地面的松软程度并不是处处一致,当一处测量完进行下一处测量时,因为尖头插入地面的深度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对全站仪进行调平,非常的不方便,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高全站仪的测绘效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全站仪。
[0006]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全站仪,包括安装台和电子经纬仪,所述电子经纬仪设置在安装台上,所述安装台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支撑杆,每个所述支撑杆上均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套设有用于扩大支撑面积的支撑板,每个所述支撑杆上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支撑板连接,所述支撑杆上设置于用于驱动滑块在支撑杆上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全站仪的使用过程中,当全站仪的工作地形的地表较为松软的时候,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块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朝向地面运动,支撑板在滑块的带动下朝向地面运动,当支撑板的底部与地表接触之后,扩大了全站仪与地表的接触面积,在工作人员通过全站仪进行测绘操作的时候,因为全站仪与地表之间的接触面积扩大,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因为工作人员的触碰而导致的全站仪的倾斜,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调平的时间,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测绘效率。
[0008]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杆上均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外壁与支撑板连接。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全站仪的工作环境中有大量的烟尘,套筒的内壁与滑块
连接,套筒的外壁与支撑板连接,套筒对滑槽与全站仪的工作环境进行了分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地粉尘对滑槽的侵蚀,提高了滑槽和滑块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实用性。
[0010]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供支撑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转轴与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槽内设置有用于驱使支撑板朝向远离安装台转动到与支撑杆垂直的第一弹性件。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在滑块的带动下与地面接触之后,因为支撑杆并不是垂直于地面,所以支撑板也不是与地面平行的,当支撑板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之后,支撑板在地面的作用下绕转轴的轴线转动,转轴的转动对第一弹性件进行挤压,第一弹性件储存弹性势能,随着滑块在驱动组件的带动下继续朝向地面运动,支撑板的底部最终与地面贴合,起到增大支撑面积的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壁上沿套筒的径向开设有转槽,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转槽内,所述转轴上安装套设有防脱台,所述转槽的槽口处固定设置有挡边,所述挡边的内壁与防脱台的外壁抵接。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全站仪的工作环境中有较大量的烟尘和沙砾,防脱台的外壁与挡边的内壁抵接,有效地减少了灰尘和沙砾进入转槽内的可能性,进而避免了在转轴转动的过程中,灰尘和沙砾对转轴与第一弹性件的磨损,有效地提高了转轴和第一弹性件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修和更换成本。
[0014]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杆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之间以条形孔相连通,所述条形孔内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滑块连接。
[001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杠和把手,所述丝杠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转动穿设在支撑杆内,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于丝杠上,所述把手转动设置在支撑杆上,所述把手与丝杠传动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支撑板在支撑杆上的位置的时候,转动把手,把手带动丝杠转动,丝杠的转动带动螺纹套设在丝杠上的连接杆沿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上下运动,继而带动滑块运动,最终带动支撑板与地面贴合,通过丝杠来带动支撑板朝向地面运动驱动精准,通过把手来驱动丝杠转动,操作简单,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7]优选的,每个所述滑块靠近条形孔的侧壁上均沿滑槽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缓冲槽,每个所述缓冲槽内均滑动设置有缓冲块,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用于驱使缓冲块朝上运动的第二弹性件。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把手,把手带动丝杠转动,继而带动连接杆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朝下运动,当支撑杆的一端与地面接触之后,支撑杆带给套管一个朝上的力,套管与连接杆作用挤压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储存弹性势能,因为全站仪的工作环境有很多扬尘,当支撑板与套管的连接处填充有粉尘,导致支撑板转动不便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支撑板与套管的连接处产生更大的磨损,保护了装置。
[0019]优选的,每个所述支撑杆上均安装套设有防尘套,所述套筒沿支撑杆的长度方向同轴滑动穿设在防尘套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全站仪的工作环境经常会有较多的扬尘,为尽量避
免过多的扬尘通过滑槽进入支撑杆的内部,对内部的丝杠和连接杆等传动组件产生侵蚀和磨损,通过防尘套将滑槽与外界进行分隔,有效地降低了扬尘进入支撑杆内部的几率,提高了丝杠和连接杆等传动组件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了成本。
[0021]优选的,所述套筒包括安装套和活动套,所述安装套同轴滑动穿设在防尘套内,所述活动套螺纹连接在安装套远离防尘套的一端。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板上沾染了过多的泥土和扬尘之后,支撑板的底部会变得凹凸不平,此时继续使用支撑板会导致全站仪调平困难,通过将活动套拆卸下来,进行清洗维修或直接更换,提高了支撑板的实用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本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一、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块朝向地面运动,支撑板在滑块的带动下运动,当支撑板的底部与地表接触之后,扩大了全站仪与地表的接触面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少了因为工作人员的触碰而导致的全站仪的倾斜,减少了工作人员进行调平的时间,提高了测绘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站仪,包括安装台(1)和电子经纬仪(2),所述电子经纬仪(2)设置在安装台(1)上,所述安装台(1)的底壁设置有三个支撑杆(11),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杆(11)上均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滑动套设有用于扩大支撑面积的支撑板(12),所述支撑杆(11)上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4),每个所述滑槽(4)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41),所述滑块(41)与支撑板(12)连接,所述支撑杆(11)上设置于用于驱动滑块(41)在支撑杆(11)上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运动的驱动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撑杆(11)上均沿支撑杆(11)的长度方向滑动套设有套筒(3),所述套筒(3)的内壁与滑块(41)远离滑槽(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套筒(3)的外壁与支撑板(12)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外壁上转动设置有转轴(34),所述支撑板(12)上开设有供支撑杆(11)穿过的通孔(121),所述转轴(34)与通孔(12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套筒(3)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支撑板(12)保持与支撑杆(11)垂直的第一弹性件(3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3)的外壁上沿套筒(3)的径向开设有转槽(33),所述转轴(34)转动设置在转槽(33)内,所述转轴(34)上固定设置有防脱台(341),所述转槽(33)的槽口处固定设置有挡边(331),所述挡边(331)靠近转槽(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西洋黄树金何奎丁素琼李代雄曾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宝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