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600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除湿机内壳、抽风机、除湿组件、第一降温层、第二降温层、进风管、出风管、冷凝水管、降温出水管、降温回水管和循环水泵装置,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和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和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所述除湿机外壳与所述除湿机内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温层,所述除湿组件的外壳体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除湿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其除湿组件会在机箱内产生较多的热量,在除湿组件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转的冷媒受机箱内温度的影响,导致除湿机整体除湿效果下降,而且冷凝水得不到很好地利用的问题。用的问题。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除湿机


[0001]本技术涉及除湿设备
、水循环利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除湿机。

技术介绍

[0002]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除湿器,一般可分为民用除湿机和工业除湿机两大类,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成员。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
[0003]但除湿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其除湿组件会在机箱内产生较多的热量,而通风管道的设置对机箱内热量的散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致使机箱散热性较差,在除湿组件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转的冷媒受机箱内温度的影响,导致除湿机整体除湿效果下降,而且冷凝水得不到很好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除湿机,以解决除湿机在运行的过程中,其除湿组件会在机箱内产生较多的热量,而通风管道的设置对机箱内热量的散发具有一定的封闭性,致使机箱散热性较差,在除湿组件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转的冷媒受机箱内温度的影响,导致除湿机整体除湿效果下降,而且冷凝水得不到很好地利用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除湿机,包括除湿机外壳、除湿机内壳、抽风机、除湿组件、第一降温层、第二降温层、进风管、出风管、冷凝水管、降温出水管、降温回水管和循环水泵装置,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除湿组件连接,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冷凝水管连接,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和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和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06]所述除湿机外壳与所述除湿机内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温层,所述除湿组件的外壳体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降温层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降温层间隔开后形成不连通的通道,且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组和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泵组设置有若干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组通过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一内连接出水管,所述第一内连接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一内连接回水管,所述第一内连接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出水管包括第一降温出水管和第二降温出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回水管包括第一降温回水管和第二降温回水管,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二内连接出水管,所述第二内连接出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第二内连接回水管,所述第二内连接回水管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组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
[0016]较佳地,所述除湿机外壳一侧设置有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排风管、排风机、受热腔、蒸汽集中腔、通风板、蒸汽水腔和加热腔,所述装置主体最底部设置有所述加热腔,所述加热腔上端设置有所述蒸汽水腔,所述蒸汽水腔上端设置有所述蒸汽集中腔,所述受热腔被蒸汽集中腔环绕,所述受热腔端设置有所述排风机,所述排风机与所述排风管连接,所述蒸汽水腔与所述蒸汽集中腔连接,所述蒸汽水腔与所述蒸汽集中腔的连接处设置有所述通风板,所述通风板设置有若干漏孔,所述漏孔均匀分布,所述加热腔设置有若干加热管。
[0017]较佳地,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连接管、二次水泵和二次水管,所述二次水泵与所述二次水管连接,所述二次水管均与所述第一内连接回水管和所述第二内连接回水管连接,所述二次水泵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蒸汽水腔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新型除湿机通过设置除湿机外壳、除湿机内壳、抽风机、除湿组件、第一降温层、第二降温层、进风管、出风管、冷凝水管、降温出水管、降温回水管和循环水泵装置,使得可以使用冷凝水对除湿组件和箱体内进行有效降温,有效保障除湿组件的良好运行,避免压缩机和热交换器内流转的冷媒受箱体内温度的影响,导致除湿机整体除湿效果下降;还能够很好地把冷凝水重复利用起来,避免能量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除湿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1为除湿机外壳,2为除湿机内壳,3为抽风机,4为除湿组件,5为第一降温层,6为第二降温层,7为进风管,8为出风管,9为冷凝水管,10为循环水泵装置,11为分隔板,12为储水箱,13为循环水泵组,14为循环水管,15为第一内连接出水管,16为第一内连接回水管,17为第二降温出水管,18为第二降温回水管,19为第二内连接出水管,20为第二内连接回水管,21为装置主体,22为排风管,23为排风机,24为受热腔,25为蒸汽集中腔,26为通风板,27为蒸汽水腔,28为加热腔,29为漏孔,30为连接管,31为二次水泵,32为二次水管,33为加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2]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除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除湿机外壳、除湿机内壳、抽风机、除湿组件、第一降温层、第二降温层、进风管、出风管、冷凝水管、降温出水管、降温回水管和循环水泵装置,所述进风管与所述抽风机连接,所述抽风机与所述除湿组件连接,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出风管连接,所述除湿组件与所述冷凝水管连接,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连接,所述循环水泵装置通过所述降温出水管和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第一降温层和所述第二降温层连接;所述除湿机外壳与所述除湿机内壳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降温层,所述除湿组件的外壳体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温层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所述第二降温层间隔开后形成不连通的通道,且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二降温层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降温出水管与所述进水口连接,所述降温回水管与所述出水口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冷凝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循环水泵组和循环水管,所述循环水泵组设置有若干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组通过所述循环水管与所述储水箱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除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泵装置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彬吴勇佳
申请(专利权)人:冯氏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