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色器及其方法和液晶板技术

技术编号:272146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含有衬底和衬底上树脂层的滤色器,该树脂层包含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已着色部分和未着色部分。(*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于能用在彩电、个人电脑或类似物中的彩色液晶显示的滤色器,制造这种滤色器的方法,和装有滤色器的液晶板。更特别地,它涉及用于通过利用喷墨记录技术制造的液晶显示器的滤色器,制造这种滤色器的方法,以及装有该滤色器的液晶板。在近几年中,已有趋势表明随着个人电脑,特别是便携式个人电脑的发展,对液晶显示器,特别是彩色液晶显示器的需求在增加。然而,由于液晶显示器的进一步拓展,有必要降低它们的成本,特别是考虑到占有每台显示器成本很大一部分的滤色器,更要求降低它的成本。为了满足滤色器所需要的特征,并且满足上述要求,迄今已进行过各种偿试,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找到能满足所有需要的特征的任何方法。一些制造滤色器的方法将在下面描述。最常用的第一种方法是染色法。该染色法包含有用要被染色的含水聚合物涂在玻璃衬底上,用影印法处理将该物质形成所需的形状,然后将这样得到的图案浸在染池中以得到着色了的图案。这种操作反复进行三次以形成红(R)、绿(G)和蓝(B)的着色层。目本专利申请号为5-288913的出版物已描述了这种染色法的另一个例子,它包含有形成感光层,通过图案将其曝光,使未暴光部分染色,然后反复进行这种操作以制造具有R、G和B三种颜色的滤色器。第二种方法叫色散法,它现在已被上述染色法取代。这种色散法包含有首先在衬底上形成一种颜料在其中扩散的感光树脂层,然后摹制树脂层以得到单色图案。接着,重复这种过程以形成具有R、G和B三种颜色的着色层。第三种方法叫电镀法,该方法包含有首先将透明电极摹制在衬底上,然后将它浸在含有颜料、树脂、电解质及类似物的电镀溶液中以电镀成第一种颜色。将这一过程重复三次以形成R、G和B三色层,而且在最后一步中,将这些层焙烧。第四种方法叫印刷法,该方法包含有使颜料在热固性树脂中扩散,反复进行印刷操作三次以用R、G和B颜色涂覆,然后使着色了的树脂层热固以形成着色层。在这些方法的每一种中,着色层上通常有保护层。对于这些方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相似的过程要重复三次以得到R、G和B三种颜色,这就增加了成本。此外,这些方法有许多导致产量下降的步骤。进一步地,在电镀法中,能形成的图案有限,因此,这就难以通过已有的技术将这种方法应用到TFT上。印刷法有分辨特性和平滑性不好的缺点,这样它也不能用作形成具有细间距的图案。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开发了用于通过使用喷墨系统制备滤色器的技术,这些技术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59-75205,63-235901和1-217320中得到了描述。然而,完全满意的方法还没有得到。在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以低成本制备滤色器的方法,在这种滤色器中,用普通方法得到的象阻热、阻溶和分辨特性这样必需的特性保留下来,喷墨适度性是满意的,而且它的制备过程缩短了;一种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高度可靠的滤色器;和一种装有上述滤色器的液晶板。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要为液晶提供一种高精度和高可靠度的滤色器,当通过使用喷墨系统进行着色而使墨滴喷出时它能避免颜色混淆和颜色遗漏;和一种制造该滤色器的方法。上述目的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实现,如下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指的是包括衬底和衬底上的树脂层的滤色器,树脂层含有许多具有不同颜色的着色部分和没有着色的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指的是包括具有阴影部分和能透光部分的衬底以及在衬底上的树脂层的滤色器,在阴影部分上的树脂层包含有着色部分和未着色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是指用于制造含有通过喷墨系统将着色剂分布在衬底的滤色器上的方法,所述方法的特征包括(1)在衬底上形成能通过光辐照或光辐照和加热结合固化的树脂层以减少该层吸墨性的步骤,(2)通过光辐照或光辐照和加热结合使树脂层部分固化的步骤,(3)通过喷墨系统向树脂层的未固化部分提供着色剂的步骤,(4)通过光辐照和/或加热来使树脂层的未着色部分固化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是指含有上述滤色器的液晶板,贴在滤色器上的衬底,以及包在两块衬底之间的液晶体。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方面是指包含有一个上述滤色器,具有在与滤色器相对的位置上排列的成型部分的衬底,以及包在滤色器与衬底之间的滤晶合成物的液晶板。本专利技术的第六个方面是指一种制造滤色器的方法,它包含有通过喷墨系统在衬底上分布着色剂,所述方法其特征包括(1)在衬底上形成有能吸墨的树脂组合物层的步骤,其中通过光辐照或光辐照与加热结合减少光辐照部分亲水组合物的残留物,(2)使树脂层部分经受光辐照或光辐照与加热的结合处理的步骤,(3)通过喷墨系统将着色剂喷到树脂组合物层的未辐照部分的步骤,以及(4)通过光辐照和/或加热使树脂组合物层的着色部分固化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七个方面是指包含具有能透光部分的衬底和在衬底上有已着色能透光部分的树脂层,该树脂层特征至少包括(a)包含由下式(I)表示的结构式的单体的均聚物和/或上述单体和另一种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和(b)从卤化三嗪化合物、二苯碘盐衍生物和三苯磺酸盐衍生物中选择的一种化合物 其中R1是氢或甲基;而R2是氢原子或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本专利技术的第八个方面是指一种制造滤色器的方法,它包括用喷墨系统在具有阴影部分的衬底上分布着色剂,所述方法包括(1)在衬底上形成含有具吸墨性组合物层的步骤,其中在经过光辐照或光辐照与热处理结合处理的组合物部分吸墨性降低,(2)使衬底上的组合物层部分遭受光辐照或光辐照与热处理结合处理以降低被辐照部分的吸墨性的步骤,(3)用喷墨装置喷出墨滴以使组合物层的未处理部分着色的步骤,和(4)使组合物层遭受光辐照和/或热处理以使该组合物层固化的步骤,所说的树脂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a)含有下式(I)所示的结构式的单体的均聚物和/或上述单体与另一种乙烯基单体的共聚物,和(b)从卤化三嗪化合物、二苯碘盐衍生物和三苯磺酸盐衍生物中选出一种化合物 其中R1是氢或甲基;和R2是氢原子或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本专利技术的第九个方面是指含有在第八个方面所述的滤色器,装在与滤色器相对位置上的衬板,以及包在滤色器和衬底之间的液晶成分的液晶板。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个方面是指一种制造滤色器的方法,它包含有用喷墨装置将着色剂分布在具有透光部分的衬底上,所说方法其特征包括(1)在衬底上形成能够通过光辐照或光辐照与加热结合而得到具有吸墨性的树脂层的步骤,(2)通过光辐照或光辐照与加热结合向衬底上的树脂层提供可吸墨性的步骤,(3)用喷墨装置将着色剂喷到树脂层的可吸墨部分的步骤,和(4)通过光辐射或光辐照与加热的结合来使树脂层的已着色部分固化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一个方面是指按第十个方面所述的方法制造滤色器。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二个方面是指含有衬底的滤色器和在衬底上具有已着色透光部分的树脂层,所说树脂层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a)有着按下式(V)所示结构式的丙烯酸树脂和(b)从卤化三嗪化合物,二苯碘盐衍生物和三苯磺酸盐衍生物中选出的化合物 其中R1是氢或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R2是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撑基或苯撑基;R3是具有1至5个碳原子的烷基,烷基置换的甲硅烷基,苯基或置换了的芳香基。本专利技术的第十三个方面是指一种制造滤色器的方法,它包含有用喷墨装置将着色剂喷到衬底上,所述方法包括(1)在衬底上形成包含有在层的已处理部分通过光辐射或光辐射与热处理相结合能改进吸墨性的组合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含有衬底和衬底上的树脂层的滤色器,该树脂层含有许多着有不同颜色的部分和未着色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芝昭二佐藤博城田胜浩横井英人柏崎昭夫村井启一宫崎健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