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电路、液晶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363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被供给输入电源电压而供给用于驱动显示元件的第1~第N(N*4)电位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包含于上述输入电源电压中的高电位一侧的第1输入电位作为上述第1~第N电位中的第G(1<G<N)电位供给的装置; 将包含于上述输入电源电压中的低电位一侧的第2输入电位作为上述第1~第N电位中的第J(1<J<N)电位供给的装置; 根据所给定的时钟进行充电·抽运工作,直接地或通过调整装置供给高电位一侧的上述第1电位的充电·抽运电路; 根据所给定的时钟进行充电·抽运工作,直接地或通过调整装置供给低电位一侧的上述第N电位的充电·抽运电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电路、包含该电源电路的液晶显示装置和包含该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作为第1
技术介绍
,使用图48说明用于1行线顺序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电路。该图与特开平2-150819号公报的图3基本上相同。在这里,V0~V5具有VD=V0-V1=V1-V2=V3-V4=V4-V5的关系,在例如1/240负载的情况下,VD约为1.6V。从外部输入到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压是以GND为基准电位的用于驱动器IC的逻辑部分的VCC和用于形成液晶面板驱动电压的VEE。VEE比VCC高很多,在例如1/240负载的情况下,约为20V~25V。在V0~V5中,将VEE原封不动地用作V0,将GND原封不动地用作V5。剩下的V1~V4使用由运算放大器OP1~OP4对由电阻R1~R5将VEE-GND分压后的电压进行低阻抗变换后的电压。OP1~OP4用VEE系统的电压进行工作,VCC与面板驱动电压本身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以下将扫描线一侧用Y来表示,将数据线一侧用X来表示,就消耗功率的情况进行叙述。例如面板的扫描线电极用Y电极来表示,驱动Y电极的驱动器IC用Y驱动器来表示,面板的数据电极用X电极来表示,驱动X电极的驱动器IC用X驱动器来表示。加在非选择的Y电极上的电压是V1或V4。而且非选择的Y电极的电压是V1时,加在X电极上的电压是V0或V2,非选择的Y电极的电压是V4时,加在X电极上的电压是V3或V5。在1/240负载时,选择状态的Y电极只是1行,而剩下的239行全部是非选择状态。因此,X电极与选择状态的Y电极间流动的充放电电流比X电极与非选择状态的Y电极间流动的充放电电流小很多。即,X电极与非选择状态的Y电极间流动的充放电电流占液晶面板本身的消耗电流的大部分。因此,在这里只着眼于在X电极与非选择状态的Y电极间流动的无放电电流。例如考虑非选择的Y电极的电压为V1时X电极的电压从V0变化到V2的情况。此时,如将X-Y电极间的液晶层的容量设为Cpn,则在X电极的电压从V0变到V1时,Cpn×(V0-V1)的电荷从V0流出,流入到V1(参照图48的D)。其次,X电极的电压从V1变到V2时,Cpn×(V1-V2)的电荷从V1流出,流入到V2(参照E)。在这里,因为V0-V1=V1-V2,故流入到V1的电荷与从V1流出的电荷相等。因而,电荷向V1的流出和流入的差值为零,结果Cpn×(V0-V2)的电荷从V0流出,流入到V2(参照F)。该电荷通过运算放大器OP2最终向GND流入(参照G)。但是,该电荷在OP2中移动到GND的路径上不起有效的作用,只是单纯地产生热损耗使OP2发热。如将此时的面板充放电电流设为Ipn及GND=0的话,由该Ipn引起的消耗功率为Ipn×VEE。而且从图48的G可看得很清楚,该Ipn的有效利用率为(V0-V2)/VEE。在1/240负载的情况下,由于V0-V2约为2×1.6V而VEE为20V~25V,故有效利用率为16%以下。作为第
技术介绍
说明用于4行同时选择驱动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电源电路。在文献1(A GENERALIZED ADDRESSING TECHNIQUEFOR RMS RESPONDING MATRIXLCDS.1988INTERNATIONALDISPLAY RESEARCH CONF.的讲演集80~85页)或USP5,262,881中记述了同时选择多个Y电极(行电极)的驱动方法(MLS驱动)的基本概念。用单纯的1行线顺序驱动而加快液晶的响应时,对比度的降低成为一个问题,但如采用MLS驱动则可解决该问题。在用MLS驱动同时选择L行(L是大于2的正整数)时,在Y电极上必须有VM以及以该VM为中央电位的VH与VL总计3个电平的电位。在这里,VM在非选择电位处使用,VH、VL在选择电位处使用。此处在X电极上必须有以VM为中心(L+1)个电平的电位。随L的变大,驱动Y电极的电压幅度VH-VL变小,相反,驱动X电极时必须有大的电压幅度。图49中示出了考虑到使用4行同时选择法时的电源电路的一例。驱动面板所必要的电压是作为Y电极的选择电压的VH和VL、作为Y电极的非选择电压的VM及作为X电极的驱动电压的Vx0~Vx4。VM是加在面板上的电压的中央电位,VH-VM=VM-VL,Vx0-Vx1=Vx1-Vx2=Vx2-Vx3=Vx3-Vx4的关系成立。此外X电极侧的中央电位Vx2与VM等电位。例如在与1/240负载相当的面板中VH-VL约为25V,Vx0-Vx1约为1.6V。从外部输入到液晶显示装置的电压是以GND为基准电位(0V)用于驱动器IC的逻辑部分的VCC和用于作为液晶面板驱动电压的VEE(=VH-VL),如上所述VEE是比VCC大很多的高电压。再者,在图49中VDDy和VSSy是Y驱动器的逻辑部分的电压,将VCC和GND以原有状态进行连线。此外,VDDx和VSSx是X驱动器的逻辑部分的电压,GND=0V,VDDx-VSSx=VCC。X驱动器方面必要的耐压为Vx0-Vx4,例如在与1/240负载相当的面板中,约7V就可以。分别将VEE和GND原封不动地用作VH和VL。Vx0~Vx4和VSS使用由运算放大器OP1~OP6对由电阻R1~R6将VEE-GND间分压后的电压进行低阻抗变换后的电压。此外为了使VDDx-VSSx=VCC的关系成立,设定R7~R10的电阻值使得R7=R8,而且R9=R10。OP1~OP6用VEE系统的电压工作,VCC与面板驱动电压本身的形成没有直接关系。以下说明使用图49中示出的电源电路时的消耗功率。在非选择时加在Y电极上的电压是VM,加在X电极上的电压是Vx0~Vx4。与上述的1行线顺序驱动时的情况相同,液晶面板本身的消耗电流的大部分是X电极与非选择状态的Y电极间流动的充放电电流。由面板的充放电电流Ipn引起的消耗功率在GND=0时为Ipn×VEE。但如上所述,Vx0~Vx4与VM的电压差比VEE-GND间的电压差小很多。因而Ipn的有效利用率极低,大部分在运算放大器中移动到GND的路径上只是单纯地变成热损耗,使运算放大器发热。再者,如将在X驱动器的逻辑部分等处的消耗电流设为IXD,则由此产生的消耗功率不是IXD×VCC而是IXD×VEE。IXD×(VEE-VCC)的部分仍然在运算放大器中移动到GND的路径上只是单纯地变成热损耗,使运算放大器发热。如采用多行同时选择法的话,可使X驱动器的工作电压幅度变小,但在该
技术介绍
中设有能将该优点充分地利用到降低消耗功率上来。作为第3
技术介绍
说明使用了2端子型非线性开关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电源电路。在特公平5-34655中记述了这种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此外,作为在这种情况中使用的电源电路,有在特公平5-46954或USP5,101,116中记述的电源电路.以下使用图50(借用USP5,101,116的图1A中记述的驱动电压波形)和图51(借用同一文献的图2B中记述的电路),说明该电源电路的工作和结构。在图50中TPy(y=1,2,…,n)是驱动Y电极的电压波形,VD2是正侧的选择电压,VS2是负侧的选择电压,VM+是选择了VD2后的非选择电压,VM-是选择了VS2后的非选择电压。VD2-VS2约40V,VD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崎卓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