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017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包括空冷降温装置、连接管组件和脱硝装置,脱硝装置包括箱体、白载体和催化模块,白载体设置于箱体内且位于靠近箱体的进气口端的一侧,催化模块设置于箱体内且位于靠近箱体的出气口端的一侧;空冷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冷却机构、遮雨棚和冷凝水收集器,冷却机构设置于壳体内,冷凝水收集器设置于壳体的下方,遮雨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空冷降温装置与连接管组件的进口端连通,连接管组件的出口端与脱硝装置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能同时解决尾气降温和脱硝,使温度达到适应催化剂的合适温度,相比其他装置可以节省空间,有效解决设备使用、安装空间等问题。安装空间等问题。安装空间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尾气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发电机、引擎等设备在运行时都会产生高温尾气,其温度可达600度以上,传统一般只是通过消声器后就排放出去,此时的尾气温度还有400度左右,排出后的安全隐患很大,既可能烤坏植物,也可能毁坏财物,如碰到人体则会造成人身伤害事故。为此,人们在研究各种办法以尽量降低最后排出尾气的温度,但是,目前柴油机的排气管采用双层管道,排气管外加一层水套的方法进行处理,再通过冷却净化水箱进行降温。由于加水套的方式热交换率低,主要的降温压力交给冷却净化水箱,从而导致冷却净化水箱体积过大,加工和安装都很困难,这类降温装置由于结构设计常规,降温结构并不能使热气与冷空气充分、长时间接触及混合,导致降温效果不好,通常难以实现将尾气温度降到100度以下。
[0003]另外,国内市场在废气处理上诞生了很多尾气处理产品,尤其是在内燃机尾气的处理上由很多产品的诞生。内燃机尾气脱硝一般采用化学反应的方式,化学反应的同时,就必须有合适的反应温度,但是一般内燃机排放的尾气的温度都较高,会超过催化剂发生化学反应的合适温度,不仅减少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还会耗费大量的人工成本,增加了尾气处理的成本,其次,尾气进入脱硝装置内直接与催化层接触,导致催化层局部发生反应,长期使用后局部失效,导致不能对尾气进行脱。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该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能同时解决对内燃机尾气降温,使温度达到适应催化剂的合适温度,同时该一体反应装置相比其他装置可以节省空间,更适合在不同的项目使用,有效解决设备使用、安装空间等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包括空冷降温装置、连接管组件和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包括箱体、白载体和催化模块,所述白载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白载体位于靠近箱体的进气口端的一侧,所述催化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催化模块位于靠近箱体的出气口端的一侧;更优选的,而其中所述白载体是主要以原滑石、粘土、氧化铝或长石中的一种为原料,以堇青石为主晶相的陶瓷载体;
[0006]所述空冷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冷却机构、遮雨棚和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凝水收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遮雨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空冷降温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连接管组件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脱硝装置的进口端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螺纹连接管和测试管段,所述螺纹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空冷降温装置连通,所述螺纹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测试
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脱硝装置连通,所述测试管段的上端面设有贯穿管壁的压力传感器、氮氧传感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尿素喷枪,所述氮氧传感器、尿素喷枪、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依次沿气流走向方向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进气口扩张段、箱主体和第一排气口扩张段,所述第一进气口扩张段与所述箱主体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口扩张段与所述箱主体的出气端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箱主体内设有模块固定架和若干固定滑槽,且所述固定滑槽位于靠近所述第一进气口扩张段的一侧,所述模块固定架位于所述固定滑槽的一侧,所述白载体套设在所述固定滑槽内,所述催化模块固定设置于所述模块固定架内。
[0010]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管道固定架、一组固定网板和若干波节管,所述固定网板上均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固定网板关于管道固定架的中心点对称设置于所述管道固定架的两端,所述波节管均设置于所述管道固定架内,且所述波节管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网板的通孔内。
[0011]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二进气口扩管段、壳主体和第二排气口扩管段,所述第二进气口扩管段设置于所述壳主体的进气口端,所述第二排气口扩管段设置于所述壳主体的排气口端,所述冷凝水收集器设置于所述壳主体的下方;更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包括若干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主体的外侧壁。
[0012]优选的,所述箱主体内模块固定架的一侧还设有备用固定架,所述备用固定架位于靠近第一排气口扩张段的一侧。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气口扩管段与壳主体的连接处,以及第二排气口扩管段与壳主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圈。
[0014]优选的,所述箱主体的内部还设有陶瓷纤维网,所述陶瓷纤维网夹设于模块固定架,且所述陶瓷纤维网位于所述第一排气口扩张段的一侧。
[0015]优选的,所述催化模块上负载有催化剂。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将空冷降温装置和脱硝装置一体化设置形成了集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可同时解决对内燃机尾气降温,使温度达到适应催化剂的合适温度,同时该一体反应装置相比其他装置可以节省空间,更适合在不同的项目使用,有效解决设备使用、安装空间等问题;而其中的,空冷降温装置结构简单、冷却机构设计独特,可通过分流的形式实现多管降温,利用波节管显著增大了尾气与冷空气分段多次降温,并通过连接管组件的调控将尾气降至适应催化剂温度后,通过脱硝装置内白载体初步对尾气中的硅氧烷等杂质颗粒脱除,尾气再流到催化模,可避含硅氧烷的尾气经过催化模块时导致催化模局部发生反应,提高脱销的质量,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脱硝装置的立体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脱硝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脱硝装置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脱硝装置的再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空冷降温装置的立体图;
[0023]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空冷降温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0024]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空冷降温装置的第一分解示意图;
[0025]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空冷降温装置的第二分解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测试管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为:1-空冷降温装置、11-壳体、111-第二进气口扩管段、112-壳主体、113-第二排气口扩管段、114-盖板、12-冷却机构、121-管道固定架、122-固定网板、1221-通孔、123-波节管、13-遮雨棚、14-冷凝水收集器、2-连接管组件、21-螺纹连接管、22-测试管段、221-压力传感器、222-氮氧传感器、223-流量计、224-温度传感器、225-尿素喷枪、3-脱硝装置、31-箱体、311-第一进气口扩张段、312-箱主体、3121-模块固定架、3122-固定滑槽、3123-备用固定架、3124-陶瓷纤维网、313-第一排气口扩张段、32-白载体和33-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冷降温装置、连接管组件和脱硝装置,所述脱硝装置包括箱体、白载体和催化模块,所述白载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白载体位于靠近箱体的进气口端的一侧,所述催化模块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所述催化模块位于靠近箱体的出气口端的一侧;所述空冷降温装置包括壳体、冷却机构、遮雨棚和冷凝水收集器,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冷凝水收集器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下方,所述遮雨棚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空冷降温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连接管组件的进口端连通,所述连接管组件的出口端与所述脱硝装置的进口端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组件包括螺纹连接管和测试管段,所述螺纹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空冷降温装置连通,所述螺纹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测试管段的一端连通,所述测试管段的另一端与所述脱硝装置连通,所述测试管段的上端面设有贯穿管壁的压力传感器、氮氧传感器、流量计、温度传感器和尿素喷枪,所述氮氧传感器、尿素喷枪、流量计、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依次沿气流走向方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第一进气口扩张段、箱主体和第一排气口扩张段,所述第一进气口扩张段与所述箱主体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一排气口扩张段与所述箱主体的出气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空冷降温脱硝一体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主体内设有模块固定架和若干固定滑槽,且所述固定滑槽位于靠近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望汪宏文查道松曾陶才
申请(专利权)人:绿联净化技术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