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82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历史预存的村综合规划数据和规划图层数据导入数据库,对村综合规划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S2,将坐标系转换后的村综合规划数据,提取新增的建设用地,计算建设用地相交面积;S3,将规划图层数据与新增建设用地的图层进行匹配重叠,得出规划图层数据综合优化成果。划图层数据综合优化成果。划图层数据综合优化成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理信息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大数据的应用不断深化和推广,任何领域都在将相应的数据上传云端大数据平台进行智能技术,但是现有技术中涉及地理信息的相应数据,无法做到精确匹配用地信息,尤其在对村镇进行土地规划过程中,并不能快速准确的进行土地的合理使用以及村镇土地规划数据的快速展示以及合理使用,这就亟需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
[0004]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S1,将历史预存的村综合规划数据和规划图层数据导入数据库,对村综合规划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
[0006]S2,将坐标系转换后的村综合规划数据,提取新增的建设用地,计算建设用地相交面积;
[0007]S3,将规划图层数据与新增建设用地的图层进行匹配重叠,得出规划图层数据综合优化成果。
[0008]优选的,所述S1包括:
[0009]S1-1,村综合规划数据为村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FA和村规划成果数据FB;将村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FA和村规划成果数据FB进行坐标系转换,对村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FA通过地理坐标系转换,形成村土地利用变更投影坐标系FA-PCS,对村规划成果数据FB通过地理坐标系转换,形成村规划成果变更投影坐标系FB-PCS,
[0010]S1-2,根据村筛选标准筛选村土地利用变更投影坐标系FA-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A-PCS-C,对村规划成果变更投影坐标系FB-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B-PCS-C。
[0011]优选的,所述S2包括:
[0012]S2-1,在FA-PCS-C中,筛选提取农用地与未利用地,结果为村土地利用变更投影坐标系FA-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A-PCS-C的农用地与未利用地区域FA-PCS-C-A,
[0013]S2-2,在FB-PCS-C中,筛选建设用地,结果为村规划成果变更投影坐标系FB-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B-PCS-C的建设用地区域FB-PCS-C-B;
[0014]S2-3,将农用地与未利用地区域FA-PCS-C-A与建设用地区域FB-PCS-C-B进行相交,得到区域重叠层F_inter,建立区域重叠层字段Field1用于计算F_inter区域面积,筛选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阈值,作为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
[0015]优选的,所述S1中历史预存的规划图层数据包括:四山禁建区图层数据FC、城镇控规图层数据FD、交通规划图层数据FE、电网规划图层数据FF、文化名村图层数据FG、历史建筑图层数据FH、文物保护单位图层数据FI、山系水系绿系规划图层数据FJ、地质灾害图层数据FK。
[0016]优选的,所述S3包括:
[0017]S3-1,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四山禁建区图层数据FC进行边框裁剪,获得四山禁建区结果图层为FC-A,然后新增四山禁建区字段FieldFC计算FC-A面积;
[0018]S3-2,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城镇控规图层数据FD进行边框裁剪,获得城镇控规结果图层为FD-A,然后新增城镇控规字段FieldFD计算面积,得到FD-A所在地块编号与面积;
[0019]S3-3,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交通规划图层数据FE进行边框裁剪,获得交通规划结果图层为FE-A,该结果包括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的交通规划结果数据;
[0020]S3-4,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电网规划图层数据FF进行边框裁剪,获得电网规划结果图层为FF-A,该结果包括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的电网规划结果数据;
[0021]S3-5,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文化名村图层数据FG进行边框裁剪,获得文化名村结果图层为FG-A,然后新增文化名村字段FieldFG计算FG-A面积;
[0022]S3-6,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历史建筑图层数据FH进行边框裁剪,获得历史建筑结果图层为FH-A,然后新增历史建筑字段FieldFH计算FH-A面积;
[0023]S3-7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文物保护单位图层数据FI进行边框裁剪,获得文物保护单位结果图层为FI-A,然后新增文物保护单位字段FieldFI计算FI-A面积。
[0024]优选的,所述S3还包括:
[0025]S3-8,在山系水系绿系规划图层数据FJ中分别筛选一级支流FJ-1、二级支流FJ-2和三级支流FJ-3;
[0026]S3-9,对FJ-1建立第一缓冲区,第一缓冲区图层结果为FJ-1-BUFFER;
[0027]S3-10,对FJ-2建立第二缓冲区,第二缓冲区图层结果为FJ-2-BUFFER;
[0028]S3-11,对FJ-3建立第三缓冲区,第三缓冲区图层结果为FJ-3-BUFFER。
[0029]优选的,所述S3还包括:
[0030]S3-12,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第一缓冲区图层FJ-1-BUFFER进行边框裁剪,获得第一缓冲区结果图层为FJ-1-A,然后新增第一缓冲区字段FieldFJ1计算面积FJ-1-A;
[0031]S3-13,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第二缓冲区图层FJ-2-BUFFER进行边框裁剪,获得第二缓冲区结果图层为FJ-2-A,然后新增第二缓冲区字段FieldFJ2计算面积FJ-2-A;
[0032]S3-14,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地质灾害位置图层数据FK进行边框裁剪,获得地质灾害位置结果图层为FK-A,该结果包括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中存在的灾害点;
[0033]S3-15,将综合优化成果以Python处理的JSON文件返回到空间大数据库。
[0034]优选的,所述农用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果园、茶园、其他园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农村道路、坑塘水面、沟渠、设施农用地、田坎。
[0035]优选的,所述未利用土地包括: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沿海水面、内陆滩涂、冰川及永久积雪、其他草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
[0036]优选的,所述建设用地包括:村产业用地、村公共服务用地、村居住用地、公路用地、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0037]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38]通过图形叠拼能够快速获取不同区域的不同缓冲区和土地使用情况,如果发现异常占用情况,快速进行匹配操作,并发出异常警报,对村镇规划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建造,保证不越红线。
[0039]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历史预存的村综合规划数据和规划图层数据导入数据库,对村综合规划数据进行坐标系转换;S2,将坐标系转换后的村综合规划数据,提取新增的建设用地,计算建设用地相交面积;S3,将规划图层数据与新增建设用地的图层进行匹配重叠,得出规划图层数据综合优化成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包括:S1-1,村综合规划数据为村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FA和村规划成果数据FB;将村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FA和村规划成果数据FB进行坐标系转换,对村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FA通过地理坐标系转换,形成村土地利用变更投影坐标系FA-PCS,对村规划成果数据FB通过地理坐标系转换,形成村规划成果变更投影坐标系FB-PCS,S1-2,根据村筛选标准筛选村土地利用变更投影坐标系FA-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A-PCS-C,对村规划成果变更投影坐标系FB-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B-PCS-C。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S2-1,在FA-PCS-C中,筛选提取农用地与未利用地,结果为村土地利用变更投影坐标系FA-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A-PCS-C的农用地与未利用地区域FA-PCS-C-A,S2-2,在FB-PCS-C中,筛选建设用地,结果为村规划成果变更投影坐标系FB-PCS中村庄C的规划区域FB-PCS-C的建设用地区域FB-PCS-C-B;S2-3,将农用地与未利用地区域FA-PCS-C-A与建设用地区域FB-PCS-C-B进行相交,得到区域重叠层F_inter,建立区域重叠层字段Field1用于计算F_inter区域面积,筛选区域面积大于设定阈值,作为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历史预存的规划图层数据包括:四山禁建区图层数据FC、城镇控规图层数据FD、交通规划图层数据FE、电网规划图层数据FF、文化名村图层数据FG、历史建筑图层数据FH、文物保护单位图层数据FI、山系水系绿系规划图层数据FJ、地质灾害图层数据FK。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利用大数据进行村规划成果优化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S3-1,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四山禁建区图层数据FC进行边框裁剪,获得四山禁建区结果图层为FC-A,然后新增四山禁建区字段FieldFC计算FC-A面积;S3-2,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城镇控规图层数据FD进行边框裁剪,获得城镇控规结果图层为FD-A,然后新增城镇控规字段FieldFD计算面积,得到FD-A所在地块编号与面积;S3-3,使用新增村规划建设用地NCL沿着交通规划图层数据FE进行边框裁剪,获得交通规划结果图层为FE-A,该结果包括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成军廖小莉李柏林万斯奇侯伟李翔李晶张建周安强陈萃刘佳川杜康马小明胡源郭云龙黎欢黄凯徐放周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信息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